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章 卖身
    “...依主子吩咐,已将庄子上能腾出来的牛乳悉数送过来,每日约有十三四斤不定,姑娘您看,可还满意?”

    魏府的庄子管家是个四十几的中年男人,很是客气。

    牛乳被装在一带盖的木桶中,沈云姝自是没有意见。

    “没问题,劳烦管家了。”

    “那从明天开始,我每日晨间派人送来。”

    “好。”

    虽说魏骁那边不肯收钱,办事的这头沈云姝还是要给点辛苦费的。然而管家却坚决推拒,沈云姝只好将早上做的核桃桃酥装了一些,好歹是收了。

    如此,每天的牛乳供应就算解决了,还得解决一下容器问题。

    烤制蛋挞温度很高,用铸铁模具自然最好。然而按照铁匠铺的效率,一炉几十个模具怕又要做上半个月,费用也不少。于是下午沈云姝拉上杜锦香满城找瓷器铺子,挑挑拣拣,终于找到了大小合适,厚度也能耐得住窑炉温度的小瓷碗。

    瓷器也不便宜,五六十个小瓷碗也花去了三两多。至此,沈云姝在这场对福祥记的反击中已经投入了将近二十两银子。

    而福祥记最近却靠着茶点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天冷了以后,吃点心的人多了,平日里进出的客人也多起来。每回史掌柜站在门口那得意的样子,沈云姝想起来就辣眼睛。

    幸好,很快他就该笑不出来了。

    晚上,沈云姝洗了澡,和王氏商量蛋挞上架的事。

    “这么一来,咱们就得快些把馍塔的生意交一些出去,否则肯定忙不过来。张牙人怎么说?辉县那里可有问题?”

    王氏替她通着头发,道:“下晌张牙人来了,说在辉县打听了个遍,以前确实一直卖馒头,生意还不错。街坊邻居也说夫妻俩本分勤快,家里没什么腌臜事,就连口角也很少。儿子生病的事也是真的,当时在县里瞧遍了大夫,听说屋子都典卖了,夫妻俩连馒头摊子都不出了,这事人人都知道。”

    “这么看来,倒是可信。”沈云姝想了想,“娘,我看就他们吧,先做上一两月看看。”

    这几天,那对夫妻,丈夫照顾孩子,妻子每天主动来铺子里帮忙,替王氏把前头铺面打扫地干干净净,两个水缸也装得满满的。灶房里做馒头和厢房沈云姝教魏姠上课的地方则是从来不去,勤快又有眼力见。

    王氏也是满意的,只是想起福祥记的事多少有些膈应。但其他来应聘的人未必心里就没有打其他算盘。若不是田叔村子里暂时没有合适的,她们怎么也不会考虑外头的人。

    “行,明儿让张牙人问问他们乐不乐意。”

    “对了,娘,你猜咱们现在账上有多少银子了?”沈云姝忽然神秘一笑。

    “多少?”

    如今铺子生意多,记账的事都交给杜锦香和沈云姝,王氏已经很久不看了。

    沈云姝伸出两根手指,得意地笑了笑:“二百九十八两七钱!”

    王氏激动地手抖了一下:“多少?都有快三百两了?”

    沈云姝点点头。

    茶点加上十月份的预收款就有接近两百两的利润,花饽饽也有一百三十两,就连刚开始不到一个月的席面生意也分到了五六两银子。

    扣除日常开支,各项添置还有交的税,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铺子都是极高的了。

    “嗯,娘,再有一两个月,咱们就能接爹和大哥回来了!”

    “快,让娘看看,真有这么多?”

    王氏大喜过望,拿过钱匣,数了数里头银票和银锭,确认了自己没听错。

    “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咱们总算要熬出头了!”

    “嗯,娘,等咱们一攒够银子就去矿场接他们回来。”

    一天都不要再多等了!

    当夜,母女俩都有些亢奋,没怎么睡就起身去铺子了。

    刚到门口一看,那对夫妇竟都等在了门口,还告诉了她们一个惊人的决定。

    “......签卖身契?”

    等王氏听明白他们的来意,惊讶地半晌说不出话。

    沈云姝也有些难以理解。

    “签了卖身契,即便是活契,也意味着除了生死,你们的一切我们都可以决定,你们真的想清楚了?”

    妇人眼圈微红:“大姑娘,我们说的是真心话。昨儿医馆来了个老神医,给大槐扎了针,晚上就能下床了。大夫说了,每旬去一趟,平时再好好将养,总有能走能动的那一天。我和他爹就大槐这一个儿子,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只是老神医扎一回针便要小半两银子,我们夫妻昨儿想了一夜,就算卖身为奴,也得替大槐治好这病。”

    大槐父亲是个瘦高的中年男子,眉心有深深的皱纹,比前几日看起来又多了几分沧桑。

    “咱们前头做了错事,大嫂子不止不怪咱们,还给咱们银钱,我和大槐娘心里愧得很。大嫂子如今铺子里既然缺人,我们夫妻没别的本事,和面揉面还是做惯了的。签了这契,大嫂子也不用担心我们起什么别的心思。左右咱们也没了别的出路,大槐的病不能耽搁。”他毅然决然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沈云姝听明白了。

    原本先前也让张牙人寻过合适的人手买回来,只是哑娘来了后,这事就没再提。若是有卖身契,那么她和王氏的顾虑就可打消了。

    “这是大事,你们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眼前虽有困境,但总有亲人朋友可以拉一把,未必要走到这份上。”沈云姝道。

    “姑娘好意我们明白,这事我们已经想好了,只盼着姑娘不嫌弃,愿意给咱们一个机会。”

    沈云姝和王氏对视一眼,都看出来对方的意思。

    两厢都愿意,事情就办的很快。

    张牙人收到消息虽惊讶,但也觉得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不错的方式。

    “大嫂子不是苛待人的,你们跟着她,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往后在这好好干吧。”

    张牙人带着大槐爹娘和王氏走了趟衙门,为了以防万一,特意把那夫妻之前和福祥记签的契约拿去府衙请了师爷过目,确认为真后,重新拟了份卖身契,并在府衙入了档。

    王氏比照市价的卖身银子补足到二十五两给了夫妻俩。

    “往后就是一家人了,拿去给孩子看病,再找个暖和点的地方住,大冬天的别再冻坏了。”

    “短租即可,过阵子咱们会另外租个铺子,到时候你们就搬过去。”沈云姝道。

    夫妻俩拿着沉甸甸的银子,俱是落了泪,说着感谢的话,回去安排了一番,下晌就赶过来帮忙。

    头一次上工,沈云姝只让他们揉面。

    揉面对于做花饽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揉的面团状态决定了蒸出来后的质地和表面状态。

    陈氏夫妻俩做了十几年馒头,手感本就异常熟练,再加上前面在福祥记已经钻研了不少时日,沈云姝稍稍指点,揉出来的效果便可以过关了。

    接下来就是表面装饰,第一阶段,沈云姝只打算把贴字馒头教给他们。

    看着沈云姝迅速地把红色面团切条,叠放,做出极其工整的喜,福,寿,三字,大槐娘又是赞叹又是佩服。

    “姑娘做的就是好看,我与他爹拼了这么多回,就是看着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这样?那你做一个我瞧瞧。”

    沈云姝让到一边,等他们做好一个寿字造型后,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她的寿字是仿毛笔字,有很明显的棱角和笔锋,不会写字的人不注意这些,做出来就是味道不对。

    “这个地方要留出个小角,这里尾巴要拉的长而细,这个提勾最下方要顶一下,压一丝平实。”

    云姝指了几个细节告诉他们,两人连连点头。

    “一个字都有这么多讲究,其他那些花样只怕更是麻烦。姑娘每日要做这么多,真是不容易。”大槐娘感叹道。

    沈云姝笑了笑,暂时没把模具拿出来。

    让他们通过练贴字找找基础面塑的手感也是必要,正好她也观察一下两人接受速度和干活效率。

    头一天,夫妻俩全心投入,到下晌晚些时候,几个贴字就做的八九不离十了。

    这比沈云姝预计的要快,当下心里也有些高兴。

    这样一来,学个几天能上手了,她就能抽出时间干别的事了。

    果然到第二天,沈云姝又加了另外几个贴字馒头让他们自己琢磨,这回俩人掌握了些诀窍,仔细观察字体细节,一天之内也成功做了出来。

    待到第三天,夫妻俩正期待着沈云姝会拿什么东西出来让他们练习,却见她从盒子里取了个木块,再擀好摊开的面团上压了压,标准到一丝不差的喜字就被刻出来了。

    夫妻两人的神情从不可置信到震惊赞叹,再到无比佩服。

    “这真是...就算让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个法子,福祥记的算盘可要落空了!”陈叔说着,颇有几分解气。

    “可不是?昨儿那史掌柜瞧见我进咱铺子,就跟大白天见到鬼似的。就他那心术不正的,再换一百个人也是一样做不出来!”

    陈婶如今提起史掌柜就恨得牙痒痒。当初看他们救子心切,欺负他们老实不识字,骗他们签了那契约,后来新的师傅来了,就把他们踢出去,也不管天寒地冻,他们带着孩子有没有活路。

    如果可能的话,陈婶恨不得一下子咒死他。

    “这东西是咱们铺子最重要的秘密之一,千万不可泄露,更不可以带出这个院子。”沈云姝嘱咐道。

    “明白,咱们一定不给姑娘惹麻烦。”陈叔忙道。

    虽然签有卖身契,他们之间的信任依旧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建立。夫妻俩也明白这个道理。

    模具的使用非常简单,他们很快就可以操作自如。福袋葫芦等造型交给了廖歆儿她们,沈云姝的工作量就只有几个主造型馒头,终于有时间着手蛋挞的准备了。

    ? ?抱歉,晚了点。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