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8章 初见薛宝钗
    马车里,林如海目光如炬,紧紧地锁定在女儿黛玉那娇弱的身躯上,眼眸深处满是无法掩饰的关切与不舍。

    他一双眼睛,犹如探照灯一般,仔仔细细在黛玉全身上下扫视了个遍,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伤痕的细微之处,只盼能确认她真的毫发无损。

    女儿此次执行的任务凶险异常,这让他这两日来都心绪难宁,夜晚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每当闭上眼睛,他的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黛玉浑身是血、无助挣扎的骇人画面,每一次都让他心如刀绞,几乎要窒息。

    今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便收到了卫四等人执行任务后回宫复命的消息。

    一向以尽忠职守、严谨不苟着称的他,竟破天荒地第一次不顾规矩,未先上衙门处理日常事务,而是直接从御史台匆匆入宫,只为亲眼看看女儿是否安然无恙。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

    尽管他一路紧赶慢赶,却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

    黛玉已禀报完抓捕暗影阁匪徒的惊险经过,随后便被琳琅小公主拉着,两人一同去了御花园。

    圣上与他也算相知甚深,情谊笃厚,非同一般。

    眼见林如海急得额头冒汗,圣上非但没有丝毫怪罪他擅离职守之意,反倒神色中满是欣慰与赞赏,夸赞他养育了一位武功高强、智勇双全、出类拔萃的好女儿。

    也正是他这女儿,替他解除了一个长久以来悬而未决、令他忧心忡忡的心腹大患,实在是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林如海面带忧色,心中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问起黛玉的伤情。

    圣上已得知卫三与卫四在执行任务时相继受伤的事,并让太医细心诊治。

    然而,在几人前来复命之时,对于黛玉是否也在这次行动中受了伤,却无人主动提及。

    何况,圣上曾仔细端详过黛玉的神色与举止,只见她容颜依旧清丽脱俗,气质温婉如初,并不像是经历过伤痛折磨的样子。

    于是,圣上爽朗一笑,神色中满是宽慰,对林如海和颜悦色地道:“爱卿大可放心,令爱如今活蹦乱跳的,精神饱满,健康平安着呢,丝毫未见受伤之态。”

    林如海见此,虽然没再说什么,默默告辞出来。

    但他未曾亲眼目睹黛玉安然无恙,心里的担忧与牵挂,始终难以完全放下。

    一颗心便如巨石般悬在半空,忐忑不安,难以平复。

    直至黛玉亲自前来,笑靥如花,接他下衙,亲眼见到她安然无恙,林如海这才长舒一口气,将那颗悬着的心缓缓放回肚子里。

    此时,林如海凝视着女儿那张莹润生辉、满是稚气却又分外灵动的小脸,心中五味杂陈。

    想到她今天刚刚踏进京城,与他团聚还不到半日,明日却又将踏上遥远的旅途,再次离家远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不舍。

    而且这次出去,不仅是因为目的地遥远,需跨越千山万水,途中还可能遭遇各种未知的挑战和意外情况,比如恶劣的天气、崎岖的地形或是突如其来的状况,这些都会大大增加行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因此,即便是以最乐观的估计来计算,路上来回少说需要耗费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一想到这些,林如海心中就涌动着万分的不舍,眼神中满是眷恋。

    女儿太有本事了,小小年纪便能独当一面,这让他既感骄傲又添愁绪。

    做父亲的,既盼着她能展翅高飞,又担忧她在外受苦受累,这份复杂情感,实在难以言表。

    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亲事却迟迟没有着落,这便成了林如海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心病。

    他知道,出生在他们这样的家庭,凡是疼女儿的人家,一般像她这么大年纪的女儿,早已被父母精心挑选,与门当户对的人家订了亲。

    否则,若是蹉跎了时日,订迟了,那些有出息、品貌兼优的好男儿都被旁人捷足先登,订了去。

    哪像自己的掌上明珠,因她母亲去世,现在还孤零零地待字闺中,这让他怎能不焦急、不忧虑?

    先前也曾仔细斟酌,考虑将她嫁入荣国公府,毕竟是她外祖家,以为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归宿。

    哪曾想,荣国公府表面光鲜,实则暗流涌动,是个不折不扣的虎狼窝,绝非良缘之选。

    后来遇到北静王,他也曾隐隐透露出结亲之意。

    那北静王人品贵重,门第显赫,若是未曾娶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他早已有了王妃,故而被他毫不犹豫地婉拒了。

    后来细细思量,卷入皇室纷争,并非他们父女所愿,后果也非他们能承受,故而被他完全抛到了脑后。

    可是,这段时日以来,北静王竟时不时地到他面前晃悠几圈儿,那眼神、那举止,显然是贼心不死,仍对他的女儿存有觊觎之心。

    虽说,今时不同往日,北静王妃已然没了,王府中空缺了正妃之位。

    但即便如此,他林如海也断不能将自己捧在手心、视若珍宝的女儿,随随便便地送出去给人做续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女儿才情出众,品貌兼优,凭什么要受这等委屈?

    林如海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回去就在脑海里扒拉他这些年见过的同僚家中,那些年纪与黛玉相仿、又颇有出息的青年才俊。

    他打算好好打听打听他们的品行才学,再从中挑出几个出类拔萃的,安排黛玉见见。

    毕竟,女儿家的亲事宜早不宜迟,能早些定下来,还是定下来的好,也免得夜长梦多,再生出什么变故来。

    而与林如海同车而坐的黛玉,此刻却全然不知自己的父亲,正满心盘算着要给她订下亲事。

    她一脸好奇,兴致勃勃地趴在车窗边,向外张望着街上的热闹景象。

    正好看到街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肩上扛着个草把子,那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红艳艳的糖葫芦。

    有山楂串成的,晶莹剔透,红得诱人;还有山药豆串的,金黄中透着点点红,看着一串比一串更加诱人。

    黛玉见了,眼眸一亮,连忙叫停了马车。

    她飞快地跳下车,几步走到那小贩面前,仔细挑选了两串最诱人的糖葫芦,一串山楂的,一串山药豆的,准备带回家给小宇轩一个惊喜。

    刚想转身回马车,身后突然响起一个既熟悉又惊喜的声音:“林妹妹!”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欢喜。

    黛玉闻言,不由自主地回身望去,就见宝玉一脸兴高采烈地从旁边一座雕梁画栋的酒楼里跑了出来,似是生怕与她错过,连撞到楼门口的小二都顾不得理会。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行人。

    那是……薛宝钗,还有薛蟠,以及几个常跟着他们的下人。

    这一世,黛玉是首次与薛宝钗相见。

    薛宝钗身着一件蕊红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衣裳上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云雁真的要振翅高飞。

    她下着绣碧霞云纹西番莲连珠孔雀纹锦鲜红长裙,裙摆轻轻摇曳,好似孔雀开屏般绚烂。

    外罩一件米黄镶领墨绿底子黄玫瑰纹样印花缎面对襟褙子,更显其端庄大方。

    头戴鎏金掐丝点翠转珠凤步摇,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黛玉微微眯眼。

    薛宝钗还是如前世那般明眸善睐,眼神中透露出聪慧与温婉;顾盼之间,神飞色舞,自有一股说不尽的风流态度。

    想起前世她表面对自己和善,总是笑语盈盈,背地里却不动声色地算计着那些事儿,黛玉的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要知道,曾经有那么一阵子,她是真心实意地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姐姐来看待,对她掏心掏肺,无话不谈。

    可如今想来,那些看似亲密无间的时光,竟藏着如此多的算计与隐瞒,怎能不让她心生感慨,心绪难平。

    只不过,这一世……幸好自己还来不及与她相处,便已搬离了荣国公府。

    想必,此后也不会有太多的交集。

    思及此,黛玉迅速敛了心神,不愿再让过往的阴霾影响此刻的心情。

    她假装没看到正快步走来,企图与她寒暄的薛宝钗,只是将目光投向宝玉。

    对宝玉微微施了一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语气淡淡地道:“表哥万福,父亲还在车里等我,不便久留,我先告辞了。”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宝玉急忙欲拦,心中焦急万分,急切间却寻不到一个合适的由头来留住黛玉。

    就在这时,他眼角余光瞥见身边多了抹人影,原来薛宝钗已悄然走近。

    他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地拉住了薛宝钗的袖子,上前一步,又伸手欲去拉黛玉的手,满脸急切地道:“林妹妹,你别急着走,我给你介绍,这是刚从京陵来的宝姐姐,你们还没见过面呢,何不借此机会相识一番?”

    黛玉无奈,脚步只得停下,缓缓回身。

    她不动声色地挥手拂开了宝玉伸过来的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随后,她冲薛宝钗轻轻施了一礼,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语气中既客气,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薛姑娘好!初次见面,本应多聊几句,只是我此刻确有急事在身,不便久留。你们请随意,恕我不能奉陪了。”

    言罢,她的目光只是礼貌性地掠过薛宝钗,并未过多停留,便已轻盈地转过身,准备离去。

    薛宝钗见状,连忙回了一礼,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不解。

    她轻声细语地道:“林姑娘慢走,改日有机会再叙。”

    说实在话,未见面前,她对宝玉口中频繁提及的“林妹妹”十分好奇。

    这个呆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十句话里头,必定有五句是离不开他的“林妹妹”。

    林妹妹长,林妹妹短的,仿佛他的世界里就只有这么一个人似的。

    她听得多了,耳朵都快被这“林妹妹”三个字磨出茧子来了。

    可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忍不住想要瞧瞧,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能让宝玉如此念念不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