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诚自己经历和认知的缘故,张村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氛围。对企业责任、企业福利方面强调的挺多。工伤事故之类的赔偿就超过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主家。
李灵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和计算,认为这种工伤赔偿和抚恤,能缩短双方不断沟通的时间、减少处理这些事务的人力,从而节省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巩邑的工厂有大量福利和保障制度,让巩邑在用工选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总能选到最好的,几方面综合计算,巩邑的用工收益比其它地区的类似工坊的收益要高得多。
“你不要一知半解就胡说八道,我们收益高得多靠的是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而不是什么抚恤金和工人福利。”张诚觉得李灵是倒因为果,先开枪后画靶子。
“但是我们工人的忠诚度高,熟练工人占比就大啊!”李灵反驳。
这句话张诚就没有反驳。巩邑的用工相当稳定。虽然诚记和巩侯并没有做出什么终身雇佣的立法和承诺,但是大多数工坊还是愿意和工人一直签约。类似退职金的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这让巩邑的工人很难被别人挖走。工人的技术也几乎没有外流。
图纸、配方之类的是技术,工人操作经验、操作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很多工件的制作,需要熟练工人的经验来完美实现。这些工人是工业企业的财富。
虽然有说法认为通过流水作业可以尽可能避免人力差别对产品的影响。但是实际经营中,包括锻造、车床、焊接等等岗位,还是证明,技术高的工人就是财富,你不可能使用一百个流水线的工人来取代一个高技术工人,哪怕你考虑到所有的标准化作业的分解,都做不到这一点、
能为火箭雕刻固体火药药柱的,就只有有限的几个大国工匠。
“抚恤的事情要做好。不是因为这样用工成本高或者低,而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是巩邑的一份子,都是巩邑的最小社会单元。一个家庭失去了至亲的亲人,又失去了经济来源,这一家人就不能安定,极端情况下就会铤而走险。所以要有制度、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用工厂自身的利润来解决,就要好得多。办工厂的人因此能安心,死者家属因此也能安生。”张诚还是对李灵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李灵点点头。
“所以抚恤的事情你要亲自跟进。不要让任何一个家庭感到不舒服、不要让任何一个家庭更乱。”
但是已经有人抢先到李灵前面了。就是化名为牛冢的朱家。
在一位遇难工友的家里,朱家给未亡人送上了一袋子铜钱,声称自己曾经和你家李大哥一起喝过酒,李大哥遇难,小弟责无旁贷。自己势必要给李大哥讨一个公道。
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起子厂长、工坊主什么的都是黑透心肝的人。什么赔偿抚恤,不过是惺惺作态。什么?给未亡人和父母子女每个月发放抚恤金?那才给几个钱?至少得翻倍。钱能买回来我家李大哥吗?什么?只能给李大哥子女成年后才安排工作?那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等子女成年那还得多久,到时候你们不认账怎么算?先给娘家哥哥安排个工作,子女也要安排。
葬礼必须得风光大葬,车间主任和厂长要披麻戴孝。
给未亡人说的一愣一愣的——牛家叔叔,你这未免太难为人家了吧?厂子给的已经算是优厚了,这巩邑上上下下的工坊,又有几家如钢厂这般厚道的?平时钱不少给,死伤也有抚恤,咱们差不多就行了!
哎呀李家嫂嫂,话不是这么说。李家大哥不在,你们以后的日子艰难着呢,咱可得现在就努力争取,你不争取,能得到啥啊!这样,全交给小弟了,小弟来帮您争取。
得到李家未亡人的点头,朱家就赶往下一个遇难者的家:哎呀陈大嫂,我和陈大哥是多年的至交酒友……
三十多个遇难者,朱家倒和二十多家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取得了人家的同意,就要去和工厂理论。
又在脚行扯了一块白麻布挂成横幅,说是为遇难的工友募捐,为他们的悲苦的妻儿们讨说法,求钱粮。
码头多是仰仗巩邑生活的商家,听说巩邑的工人们遇难,那还不多多捐赠,讨好一下巩邑的工坊?
脚行门口的一排竹编大筐很快就填满。不得不拖到屋子里换上新筐。
脚行的掌柜对朱家说:没想到这个募捐比脚夫来钱快。朱家也是冷笑。
等到钢铁厂厂长再次去和遇难者家庭见面,准备落实之前的补偿和抚恤方案的时候,朱家作为某家的大舅哥、很多家庭的死鬼的生前好友就蹦跶出来,面对厂长,叫嚣说我要一个公道,你们的抚恤一点诚意都没有,我们什么都不要,我要我们家男人回来。
事情一度陷入僵局。
朱家又把一部分募捐得来的铜钱分给死者亲属们。手中暂时有铜钱,就有底气继续耗下去、总之,只要不点头,抚恤就没法最后落地。而抚恤只要一天还没法,那就有更多的可能……万一能多给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李灵得知这个事情,李灵穿着公大夫的全套袍服,腰间挂着铜钮印章和绶带,出现在遇难家属面前。
“听说你们要讲道理。厂子很为难。请我来出面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呢,确实有讲道理的办法和不讲道理的办法。”李灵嘴角翘起。
“不讲道理的办法,就是遇难的工友也是我们厂方的家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兄弟不在,兄弟的家人我们自当照料,就按照之前的抚恤标准,都是从优提出的,总不会让兄弟的父母妻儿日子难过,以后工厂也要对遗族多多探视。这个没有道理可讲。”
“那你说说什么是讲道理的办法!”朱家问。
李灵看着这个五短身材的男子,冷笑医生:“讲道理的办法就是告状到官府,我们工坊按照律令标准进行验勘调查。然后按照律令规定赔偿一笔谷米,以后我们就各奔阳关道,两不相干。”
秦律已经有对工伤的详细规定,调查、责任认定、赔偿抚恤的标准也都有,但是没诚记和巩邑这么厚道。但是对事故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就大很多倍,
朱家还在卡巴眼睛。
李灵已经把利弊对未亡人们详细说清,真诚的眼睛,让女人们信任,最终纷纷在赔偿书上花押认可。
没有达成目的的朱家恨恨的离开现场,却又被李灵叫住:我记得你的脸了,你最好以后规矩一点。不要惹事。
朱家默不作声点点头,和李灵擦肩而过。
======
感谢喜欢青果的裘子戚的3个赞。感谢我是小嘀咕的赞和胶囊。
今天看阅兵,稿子写的比较晚,抱歉!
阅兵好看。
我喜欢光棱坦克(激光炮)、维修工厂(联勤保障车辆)、无人潜艇、红旗29。
话说,什么飞机需要使用红旗29那么粗那么长的管子去捅?是要打复联四的空天航母吗?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