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3章 令牌谜纹
    皇城司值房内,烛火通明。赵明烛与陈砚秋相对而坐,中间案几上摊放着那枚从火场夺下的令牌拓印。纸张上的纹路错综复杂,在跳动的烛光下更显神秘。

    “这纹样绝非寻常装饰。”陈砚秋凝视图案,手指轻轻描摹着其中一条曲线,“看这笔势,既有古篆的筋骨,又似星象的轨迹,定有深意。”

    赵明烛点头,从怀中取出那半块在琉璃官窑发现的腰牌,与拓印并置:“这两者虽材质迥异,但纹饰风格颇为相似,或许出自同源。”

    陈砚秋接过腰牌细看,只见破损处隐约可见细微的刻痕,与令牌上的某些符号如出一辙。他闭目凝神,脑海中浮现出在崇文院见过的无数典籍档案。

    “我依稀记得,在某本关于前朝典制的残卷中,似乎见过类似纹样。”陈砚秋忽然睁眼,“但那书似乎不在常用书目之中,需去秘阁查找。”

    赵明烛立即起身:“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崇文院秘阁。”

    夜色中的崇文院静谧异常,火灾后的焦糊味尚未完全散去。二人持皇城司令牌,径直来到秘阁——这里收藏着更为珍稀的典籍,平日即便是官员也难以入内。

    秘阁看守老吏验过令牌,颤巍巍地打开铜锁:“大人请便,只是有些古籍年久脆弱,还请小心翻看。”

    阁内烛光昏暗,书架林立,弥漫着陈年纸张与防蛀药草的特殊气息。陈砚秋如鱼得水,凭借超凡记忆,很快定位到可能相关的区域。

    “应当是在丙字号架,关于前朝礼制与符号学的部分。”陈砚秋精准地抽出一本厚厚典籍,《周礼异注疏》。

    他快速翻阅,忽然停在一页:“看这里!”

    书页上绘着几种奇异符号,与令牌纹样确有几分神似,旁注小字:“古祭祀用符,源出清河,以通天地。”

    “清河!”赵明烛眼中闪过锐光,“又是这个名称!”

    陈砚秋继续翻找,又从相邻书架上取下一本《天官星象秘录》,其中记载着各种星官符号与祭祀仪式的关系。

    “这些符号似乎与文曲星有关联。”陈砚秋指着书中一页,“但比常见文曲星符号更加复杂,似是某种变体。”

    二人正研究间,忽闻门外有轻微响动。赵明烛警觉地按剑悄步至门边,猛地拉开门,却只见一只黑猫窜过走廊,并无人影。

    “或许是错觉。”赵明烛蹙眉,但仍命随行亲信加强四周警戒。

    回到阁内,陈砚秋已找出更多相关资料。他将几本书并置案上,对比研究,渐渐理出些头绪。

    “这些符号似乎是一种密码文字。”陈砚秋眼中闪着兴奋的光,“看,这个弯曲的符号代表'文',这个星点组合代表'曲',而这个复杂的图案”他指着令牌拓印中心的神秘花纹,“可能代表'社'或'团'的意思。”

    赵明烛凝视图样:“文曲社?文曲团?这与科举有何关联?”

    陈砚秋沉吟道:“文曲星主宰文运功名,若有什么组织以文曲为名,其志恐怕不小。”

    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薛冰蟾匆匆赶来:“听说你们在查符号?我或许能帮上忙。”

    她展开带来的卷轴,上面绘着各种机关图谱和奇异符号:“这是我师父传下的《机关要略》,其中记载了许多古老符号的应用。看这个——”她指着一个与令牌纹样极为相似的图案,“这是一种古老的机关锁密钥符号,常用于秘密结社的身份验证。”

    赵明烛急忙问:“可知其含义?”

    薛冰蟾摇头:“师父未曾详解,只说这些符号与一个古老学派有关,那学派信奉通过掌控知识来掌控天下。”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师父还说过,这些符号有时会隐藏在寻常物事之中,需用特殊方法才能显现。”

    “特殊方法?”陈砚秋若有所思,“比如火光?”

    薛冰蟾点头:“有些特殊墨迹遇热显形。或许可以试试。”

    赵明烛立即命人取来烛台,将令牌拓印纸小心在火上烘烤。片刻后,奇迹发生了——原本空白的图案边缘,渐渐显现出数行细小文字!

    “果然有隐藏信息!”陈砚秋惊叹。

    文字极为细小,且是用一种变体古篆书写,三人仔细辨认,勉强解读出部分内容:“辰科及第龙门之钥清河不灭”

    “丙辰科!”陈砚秋猛然抬头,“与我们在金井巷发现的残片一致!”

    赵明烛面色凝重:“龙门之钥这让我想起一个传说。据说通过某种秘法,可以操纵科举结果,决定谁跃过'龙门'。”

    薛冰蟾轻抚令牌图案:“这些符号的排列方式,很像一种机关锁的密钥。或许这令牌本身就能打开什么重要之物?”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亲信急匆匆进来禀报:“大人,我们在秘阁外抓住一个形迹可疑的小吏,他正试图偷听!”

    赵明烛眼神一冷:“带进来!”

    被押进来的是个中年文吏,面色惶恐却强作镇定:“下官只是路过,并非有意偷听,大人明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明烛打量此人:“你是哪个衙门的?为何深夜在此?”

    文吏答:“下官是崇文院编修李文,因白日有事告假,故夜晚前来整理书稿。”他袖中似乎藏着什么,手臂微微颤抖。

    陈砚秋眼尖,突然指着他袖口:“那是什么?”

    亲信上前搜查,从文吏袖中搜出一本薄册子,封面无字,内页却绘着各种符号,与令牌纹样极为相似!

    李文见状面色惨白,浑身发抖。

    赵明烛厉声问:“这是何物?从实招来!”

    李文扑通跪地:“大人饶命!这这是一个陌生人给我的,说若在秘阁见到有人研究特殊符号,就记录下来报给他,每次给十两银子”

    “陌生人?什么样貌?”赵明烛追问。

    “总是夜间相见,披着斗篷,看不清面容。”李文颤声道,“只记得他手背上似乎有道疤痕,状如新月”

    赵明烛与陈砚秋对视一眼,又是新月疤痕!

    “你们如何联络?”赵明烛继续问。

    “通常是他找我,在 different 地方留记号。”李文从怀中掏出一张小纸片,上面画着个奇特符号,“若看到这个符号,就表示当晚子时在老地方见。”

    赵明烛接过纸片,只见上面所画符号竟与令牌上某个部分完全一致!

    “老地方是哪里?”

    “汴河岸边的第三棵柳树下。”

    赵明立即命亲信暗中前往汴河岸边布置,同时继续审问李文。

    陈砚秋则翻看那本无字册子,发现其中几页用极淡的墨迹写着些人名和日期,似乎是一些会面记录。

    “看这里,”陈砚秋指着一处,“三月初五,贡院西街;三月十二,相国寺后巷这些都是科举相关场所。”

    赵明烛审视记录,忽然道:“这些日期都在近年科举前后不久。他们在科举期间频繁会面,所图必然不小。”

    薛冰蟾则对册子中的符号更感兴趣:“这些符号的绘制方式很特殊,看笔势的起落转折,似乎隐含另一种信息。”她取来纸笔,临摹数个符号,忽然道:“这像是一种地图!”

    她将几个符号以特定方式组合,果然呈现出一幅简略的巷道图,中心点似乎是某个宅院。

    赵明烛立即认出:“这是金井巷那片区域!中心点就是我们发现的那处宅子!”

    一切线索似乎都在指向一个庞大的网络,而令牌上的符号则是解开这个网络的关键。

    此时,前往汴河岸边布置的亲信回报:柳树下并无异常,但他们在附近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标记,似乎是新刻上去的。

    赵明烛决定将计就计,让李文按照约定方式前去会面,皇城司暗中布控。

    子时将至,汴河岸边静悄悄的,只有流水声潺潺。李文按约定站在第三棵柳树下,忐忑不安地四处张望。

    暗处,皇城司的人马早已埋伏就绪,赵明烛亲自带队,眼睛紧盯着河面方向。

    忽然,一艘小船悄无声息地靠岸,船上下来一个披着斗篷的人影,快步走向柳树。

    就在那人接近李文,即将交谈的刹那,赵明烛一声令下,埋伏的人马一拥而上!

    那人大惊,猛地推开李文,向河边狂奔。皇城司众人紧追不舍,眼看就要将其合围,忽然从河面上射来数支冷箭,阻挡了追兵。那人趁机跃上小船,迅速驶离岸边。

    赵明烛怒极,命人放箭追击,但小船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可惜!”赵明烛扼腕叹息。

    回到岸上,李文早已吓得瘫软在地。亲信从地上拾起那人在推搡中掉落的一件物品——又是一块令牌,与之前那块极为相似,但纹样略有不同。

    赵明烛接过令牌,就着火光细看,只见令牌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丙”字。

    “丙”陈砚秋沉思道,“或许代表丙辰科?或者是一种等级标识?”

    薛冰蟾检查令牌后提出新发现:“这令牌的材质很特殊,似乎含有某种磁性。看——”她取来一根细针,靠近令牌,针头果然微微偏转。

    “有磁性的令牌”赵明烛若有所思,“或许这是一种身份验证的装置,需要与某种特定机关配合使用。”

    陈砚秋忽然道:“我记得在崇文院见过一种前朝设计的磁性锁,需要特定磁石钥匙才能开启。或许这令牌就是钥匙之一?”

    赵明烛眼神锐利起来:“若真如此,那么这令牌能打开的东西,必定藏有重大秘密。”

    次日,赵明烛请来将作监的匠作大家,验证令牌的磁性特性。经确认,令牌确实含有特殊磁石,且磁性分布有特定规律,极可能是某种精密机关的密钥。

    与此同时,对李文的进一步审讯得知,那个神秘人曾无意中提及“清流社”三字。陈砚秋立即查阅典籍,发现历史上确有“清流社”的记载,那是一个由士大夫组成的清议团体,但在真宗朝后期逐渐消失。

    “清流社清河学派”陈砚秋喃喃自语,“这两者必有关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