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3章 反正我的心不善
    晚饭时,炊事班加了个菜。

    油炸花生米。

    易扬抓了一把放在口袋里,走到王鹏他们班的板房。

    几个年轻士兵正围着看照片,见营长进来,赶紧把照片藏起来。

    “藏什么?我看看。”

    易扬笑着坐下,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分给大家。

    照片上是王鹏和一个姑娘的合影,背景是老家的油菜花田。

    “是对象吧?”易扬拿过照片,“挺漂亮的,啥时候结婚?”

    王鹏红着脸挠挠头:“说好了,等我维和回去就办婚事。”

    “那更得好好干,”易扬拍了拍他的肩膀,“平平安安回去,给她一个交代。”

    窗外的月光透过铁丝网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远处的难民营一片寂静,只有岗哨的探照灯还在黑暗中移动。

    易扬望着窗外,突然想起刚到这里时,周建明说的那句话:“在这里,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

    第二天去联南苏团总部开会,会议室里坐满了各国军官。

    易扬注意到尼泊ěr营长的胳膊上缠着绷带,一问才知道,昨天他们的巡逻队遇袭了,伤了两个士兵。

    “那些武装分子越来越嚣张了,”尼泊ěr营长咬牙切齿地说。

    “上周抢了我们的粮食运输车,这周又伏击巡逻队,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埃sài俄bi亚营长摇了摇头:“我们试过武力威慑,但越打越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易扬翻开笔记本:“我建议加强联合巡逻,咱们三个营轮流派人,增加巡逻频次,同时跟当地部落首领沟通,让他们约束自己的人。”

    联南苏团的协调官是个fǎ国人,听完后点了点头:“易营长的建议很好,就按这个方案执行,从明天开始,由华国营先牵头。”

    散会时,尼泊ěr营长握着易扬的手说:“明天我派一个排跟你们巡逻,让那些家伙看看,联合国部队不是好惹的!”

    回程的路上,赵磊看着窗外掠过的难民营:“营长,联合巡逻风险不小啊,万一遇袭,三个国家的部队不好协调。”

    易扬望着远处武装人员的岗哨:“越是难协调,越要一起干。”

    他指了指车窗外正在田埂上劳作的难民,“你看他们,不管昨天多危险,今天该种地还得种地。”

    “咱们这些穿军装的,更得给他们点盼头。”

    防雷车驶过那口老井时,易扬让司机停了下车。

    井口已经盖了块木板,旁边还插着根竹竿,上面系着块红布。

    几个孩子正在不远处玩耍,看见防雷车,都笑着挥手。

    “走吧。”易扬对司机说。

    车重新启动,后视镜里,那口老井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尘土中。

    易扬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在这里待了这么几天,都快累成神经病了。

    他感觉自己现在有点精神衰弱了。

    如果当时能不接这个任务。

    他现在还坐在自己办公室里当土皇帝呢。

    可惜他没有选择。

    参加维和固然是一项重要的履历。

    可是那哪有命重要啊!

    ………………

    营地的轮廓出现在前方,蓝色的板房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易扬拿起对讲机:“通知各连,明天早上七点集合,准备联合巡逻。”

    对讲机里传来整齐的回应。

    第二天……

    清晨七点的营区,露水还凝在铁丝网的尖刺上。

    易扬站在队列前,看着士兵与尼泊ěr士兵混编站成方阵,蓝色贝雷帽下,肤色不同的脸庞上都带着同样的凝重。

    “记住巡逻规程,”易扬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队列,“遇袭时先掩护平民,再按火力配置反击。

    我们是联合巡逻队,要让当地人看到,联合国部队是一个整体!”

    尼泊ěr排长萨米尔举着步枪喊:“华国兄弟放心,我们尼泊ěr廓尔喀兵的弯刀,可不是吃素的!”

    他腰间果然别着把弧形弯刀,刀鞘上镶着黄铜饰件。

    三辆防雷车和两辆装甲输送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营区。

    刚过12号难民营,就见昨天救上来的那个孩子正趴在母亲背上,远远看见车队就挥手。

    易扬让司机放慢速度,从车窗里递出袋饼干。

    孩子的母亲接过饼干,突然朝着车队跪下磕头。

    萨米尔透过翻译问清缘由,对着易扬竖大拇指:“你们华国人,心善。”

    易扬笑了笑,指着远处的武装检查站:“前面该他们表演了。”

    检查站的红贝雷武装人员见车队过来,立刻端起枪。

    萨米尔让翻译喊话,说这是联合国联合巡逻队。

    武装人员嘀咕了几句,慢吞吞地挪开路障,眼神里满是警惕。

    “他们好像不太高兴。”赵磊举着望远镜观察,“刚才有个人在打电话,会不会是报信?”

    易扬让车队加快速度:“不管是不是,保持警戒。告诉后面的车,子弹上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车队在炼油厂附近停下。

    这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布满了弹壳和爆炸留下的焦黑痕迹。

    易扬和萨米尔下车勘察地形,发现几处新的轮胎印,花纹和红贝雷武装的皮卡一致。

    “他们昨天来过。”

    萨米尔蹲下身,用手指抠起一块焦土,“有爆炸物残留,可能在这里埋了地雷。”

    易扬立刻让工兵班上前排查。

    士兵们趴在地上,用探雷器一点点扫描。

    金属探测器的“滴滴”声在寂静的旷野里格外刺耳。

    突然,探雷器发出急促的警报,一个士兵立刻举手:“发现疑似地雷!”

    所有人都往后退了十米。

    易扬用望远镜观察,那是颗锈迹斑斑的反坦克地雷,露出地面的引信已经锈蚀。

    “标记位置,”他对工兵班长说,“通知联南苏团排爆队,我们先绕路走。”

    萨米尔看着地雷,眉头紧锁:“这些人疯了,在必经之路埋地雷,就不怕炸到自己人?”

    “他们现在是鱼死网破。”

    易扬望着炼油厂的方向,厂房的铁皮屋顶已经锈成红褐色,“粮仓被抢后,红贝雷的给养断了,估计想靠这个逼联南苏团谈判。”

    绕过雷区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侦察兵的声音:“营长,西北方向发现十多个武装人员,正朝我们这边移动!”

    易扬立刻让车队组成防御阵型:“萨米尔,让你的人守住左翼,我们负责右翼!”

    萨米尔拔出弯刀,对着尼泊尔士兵喊了句。

    士兵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枪口一致对准西北方向。

    远处的土坡上,十几个穿迷彩服的人影正快步移动,手里的ak-47在阳光下闪着光。

    “是绿头巾的人!”赵鹏认出他们头巾的颜色,“他们跟红贝雷是死对头,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易扬突然反应过来:“不好,他们可能是来报复红贝雷的,咱们正好撞上了!”

    他抓起对讲机,“所有人注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打信号弹警告!”

    三发红色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

    绿头巾武装人员明显愣了一下,停下脚步观察。

    为首的一个壮汉举起望远镜,看清车队上的联合国旗帜后,骂了句脏话,挥手让手下撤退。

    “他们走了!”萨米尔松了口气,把弯刀插回鞘里,“这些人跟疯狗一样,见谁咬谁。”

    易扬却没放松警惕:“让车队提速,尽快离开这片区域。我担心他们去而复返。”

    回程时,车队特意绕到12号难民营的粮仓。

    这里的围墙已经被炸开个大洞,地上散落着粮食袋,几只野狗正在啃食撒落的大米。

    易扬让士兵下车查看,发现粮仓里几乎空了,只剩下几个破麻袋。

    “看来红贝雷是真没粮了。”赵鹏捡起个麻袋,上面有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标志,“要不要上报联南苏团,再调拨一批粮食?”

    “已经报了,但最近的粮库在朱巴市区,运输需要时间。”易扬望着难民营里的炊烟,“让炊事班多做些馒头,明天送过来。”

    萨米尔突然指着远处:“看,那些孩子在捡地上的米粒。”

    十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正趴在地上,用手指把散落的米粒一点点捏起来,装进破布包里。

    一个小女孩被野狗抢走了布包,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易扬让士兵打开野战炊事车:“煮一锅大米粥,给孩子们分了。”

    大米粥的香气很快吸引了更多孩子。

    士兵们用军用水壶当碗,给每个孩子盛粥。

    那个掉了布包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伸出手。

    易扬蹲下来喂她喝粥,温热的米粥滑过孩子干裂的嘴唇,她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彩。

    “这些孩子,一天没吃东西了。”萨米尔的声音有些沉重,“我们国家以前也打仗,我小时候,也这样抢过吃的。”

    易扬递给萨米尔一壶粥:“会好起来的。”

    “只要我们守住这里,他们就有饭吃,有学上。”

    离开难民营时,夕阳正落在炼油厂的铁皮屋顶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回到营地,通信员送来份加急电报。

    易扬拆开一看,眉头立刻皱起来。

    联南苏团通知,朱巴市区的粮库被武装分子袭击,运输计划要推迟一周。

    “推迟一周?”刘锐急了,“难民营的存粮最多撑三天,这可怎么办?”

    易扬在房间里踱了几步,突然停下:“把我们的储备粮匀出三分之一,先送过去。”

    “那我们够吃吗?”赵鹏有些犹豫,“咱们的补给也要两周后才能到。”

    “省着点吃,够的。”易扬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总不能看着他们挨饿。”

    晚饭时,士兵们发现馒头比平时小了一圈,玉米糊也更稀了。

    王鹏刚想问,就看见易扬端着碗,正和大家一样喝着稀粥,啃着小馒头。

    “都听说了吧?”易扬扬了扬手里的馒头,“从今天起,咱们每天少吃一口,让难民营的老百姓多吃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