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57章 天命昭昭
    长安城,未央宫东南角的灵台观星台上,两位身着深蓝官袍的天文官连滚带爬地冲下了石阶。

    太史令的冠冕歪斜,花白的胡须随着急促的喘息不停颤抖。

    灵台丞更是狼狈,下台阶时险些被自己的衣摆绊倒,幸好扶住了身旁的青铜天文仪。

    “快!快!”太史令的声音嘶哑,抓住年轻同僚的胳膊,“必须立刻禀报尚书台!”

    两人穿过宫道时,巡逻的羽林卫险些将他们当作刺客。

    待看清来人身份后,卫队长连忙派兵士为两人开道。

    只见太史令苍老的脸上满是惊惶,不时抬头望向东南方的天际,嘴唇不住哆嗦。

    尚书台值房内,六十三岁的尚书右仆射王允正伏案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章。

    王老头精神矍铄,运笔如飞,几乎是文不加点。

    每当批完一份奏章,便会有侍从轻手轻脚地送入新的文书。

    “砰”的一声,值房大门被猛地推开。

    极其重视规矩的王允皱眉抬头,正要呵斥。

    却见太史令扑跪在地,官帽滚落一旁,花白的发丝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头上。

    “明公!天象大变!”太史令的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尖利刺耳,“帝星黯淡无光,摇摇欲坠!东南有异星勃发,光耀夺目,直冲北斗!其位正当淮南分野,这、这是天命转移之兆啊!”

    王允手中的朱笔一顿,鲜红的墨点滴在精致的文书上,缓缓晕开。

    他缓缓起身,绕过案几走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

    寒风瑟瑟中,东南天际一颗异常明亮的星辰正散发着刺目的白光。

    而原本应该最为璀璨的帝星,此刻却黯淡得几乎难以辨认。

    老臣的瞳孔微微收缩,淮南……袁术僭越称帝,大将军刘昆正率朝廷大军平叛。

    尚书台每隔三日必能收到淮南捷报,最近一封更是传来大将军率二十万大军会师寿春的消息。

    以汉军之精锐,刘昆与皇甫嵩等名将之能,断无兵败的道理。

    那么……王允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

    若是袁术覆灭,淮南已定,传国玉玺岂不落入了刘昆手中?

    莫非这天象异变,正是玉玺认主之时所生?

    老臣猛地转身,衣袂带起一阵风:“来人!”他低声吩咐急匆匆赶来的侍从,“速请卢植、马日磾、黄琬三位大人过府一叙,就说……吾有大事相商。”

    侍从领命而去后,王允这才对仍跪在地上的太史令和灵台丞官员道,“此事不得外传,你二人且回灵台,继续观测天象。”

    说罢,王允匆匆出了未央宫,车驾早已备好。

    坐在微微晃动的马车中,老臣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王府大堂内,香炉青烟袅袅。

    王允安然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烹煮着香茶。

    这茶据说是刘昆的爱妾蒙夫人家乡特产,叶片细长,冲泡后清香扑鼻,乃是刘昆特意赏赐给他们这些重臣的。

    不多时,卢植、马日磾、黄琬等一众老臣陆续赶到。

    众人寒暄间都带着几分疑惑,不知王允此次紧急相邀所为何事。

    “诸位请随我来。”王允说罢,便引着众人登上府中最高的观星台。

    当看到天际异象时,老臣们顿时哗然。

    卢植猛地抓住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马日磾喃喃自语,不知道他在呢喃着什么。

    黄琬则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王允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悠长:“看来……天命已有归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面容,“按天象所示,当应在刘孟光身上。刘孟光虽非宗室最正支,然亦是汉室宗亲。今日天降异象,传国玉玺认主,其乃天命之人。为天下苍生计,为免再造兵燹,或许……我等当顺天应人。”

    这老家伙表面叹息,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

    这天象来得正是时候,给了他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人群中,有人暗自腹诽:王允你个老家伙,怕是早就死心塌地投靠刘昆了吧!

    但此刻目睹天象,原本还在犹豫的几位老臣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遥远的江东吴郡,一处隐秘的道观内。

    一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猛地睁开双眼,身形如鬼魅般闪至庭院中央。

    他死死盯着那颗刺目的异星,手指飞快掐算,脸色越来越难看。

    “砰”的一声巨响,身旁的青石桌竟被他一掌震碎:“可恶!竟是此子!”

    老道眼中闪过狠厉的寒光,咬牙切齿地说道:“这异星如此勃发,如此霸道!老道断不能容你再猖獗了!哼!”

    与此同时,益州汉中天师殿中。

    大殿之中,一位身着玄色法衣、须发皆白、气息渊深的老道人也凝望着这一天象。

    老天师面色凝重,对身旁几位同样身着天师道袍的花甲老道沉声道:“此异星光芒霸道无匹,主杀伐。恐将来天下征伐不断,兵连祸结。”

    他转向站在恭敬地侍立一旁的一名中年道士说道:“孙儿,汝如今放开手脚,迅速扩充实力,以待天时……”

    中年道士惊讶地看向老天师,旋即重重点了点头。

    其他老道齐齐颔首,原本散发的飘逸出尘气质陡然一变,殿内气氛顿时肃杀了起来。

    而在寿春皇宫大殿内,冲天的碧光正在缓缓收敛。

    一道道帝王虚影依次融入刘昆体内,传国玉玺逐渐恢复温润质朴的质感,但那磅礴的力量感却深深烙印在刘昆的每一寸血肉中。

    他感受到体内奔腾的力量远超从前,重伤前他是炼髓境后期五重“叠劲”,如今竟直达八重境界。

    每一处经脉都充盈着澎湃的内力,五脏六腑仿佛被重新淬炼过,五感也变得异常敏锐。

    他能清晰地听到殿外猎猎作响的风声之中,夹杂着无数蚁虫振动翅膀的嗡鸣音,甚至还能感知到远处淮水流动的韵律。

    刘昆缓缓举起传国玉玺,目光如电般扫过脚下跪伏的群臣。

    玉玺在残存的微光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泽。

    “天命昭昭,神器更易!”他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自今日起,本侯承天受命,当扫平奸佞,重定乾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将军万年!万年!万年!”群臣的欢呼声震耳欲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敬畏与虔诚。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