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2章 昆嘉山柳氏(十)
    “柳林伐木场?”

    张瑜听到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这伐木场,应该是你柳氏一族的产业之一吧?”

    提到柳林伐木场,柳德希的语气明显多了几分自豪,腰杆也下意识挺直了些:“是的,贵客。这伐木场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扩建,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流水线,每年能为族里带来不少收入,算是我们柳氏一族最稳定的资金来源之一。”

    “从地图上看,柳林伐木场到你们村落的直线距离不算太远,也就十公里左右。”

    张瑜的目光落在脑海中逐渐清晰的立体图上,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将 “村落” 与 “伐木场” 的位置标记出来,

    “可这条通道却要从昆嘉山的地下穿过去,绕这么大的圈子…… 开辟通道的人,难不成是把昆嘉山的地下挖成了马蜂窝?”

    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玩味。

    要知道,即便以现在蓝星的科技水平,想在山体中挖掘一条十公里长的隧道,也需要动用大型盾构机,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投入的资金更是天文数字。

    而且从利益角度来看,这种工程完全是 “吃力不讨好”—— 这里既不是旅游景点,也不是交通要道,挖空山腹难道仅仅是为了避难?这理由显然站不住脚。

    “贵客说得是,我和哥哥柳德洪也一直想不通这点。”

    柳德希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疑惑,

    “我们翻遍了族里的族谱和老人口中的记载,都没有关于这条通道的只言片语,就像是凭空出现在地下一样。”

    就在这时,柳德希的目光突然一凝,看向下方的通道深处:“贵客小心,前方的路要变窄了。”

    张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下方的隧道如同一个倒立的三角形,越往下,两侧的岩壁便越向中间收拢。

    借助灯光,能清晰看到最窄处的宽度恐怕只有四十厘米左右,仅够一个人侧着身子通过。

    而在张瑜脑海的芯片画面里,这一段通道的结构更是一目了然 —— 就像一个漏斗,上半部分还算宽敞,到了中间位置,突然变得狭窄细长,如同瓶颈一般。

    不过,柳德希倒并不着急。

    他们才刚刚进入隧道不到半小时,距离井中之人所说的 “未开发区域”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他定了定神,继续和张瑜聊着,语气里多了几分恳切:“贵客,再往下走,通道里的空气会越来越稀薄。我们虽然都带了便携式氧气瓶,但如果中途遇到什么危险,还得麻烦您出手相助。”

    “这个自然,既然答应带你们到达山脚,我不会坐视不管。”

    张瑜点头应下,话锋却微微一转,

    “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携带充足的水和食物?从现在的进度来看,想走完这条通道,没个十几小时恐怕不行。”

    “贵客放心,出发前我已经用喇叭通知过所有人了。”

    柳德希连忙解释,

    “每个人的背包里都装了三天分量的压缩饼干和高浓度补水液,足够支撑我们走到伐木场了。”

    张瑜当然知道这件事 —— 出发前在柳德希家的院子里,他清晰听到了那声喇叭通知。

    但他还是刻意提醒了一句:毕竟,柳德希带着他来这里,目的是将他引到“未开发区域”,谁也不能保证,之后事情的发展。

    不过现在毕竟没翻脸,该做的表面工作,张瑜还是会做的。

    脑海中的芯片画面里,通道立体图的细节还在不断完善。

    几处标注着 “未开发区域” 的位置已经清晰呈现:有的是通道侧壁上一道隐蔽的暗门,有的是石阶下方一处突然拓宽的空洞。

    只是 “希望之光号” 的探测波暂时没有传回异常信号,张瑜只能先将这些区域一一标记,同时通过芯片将立体图同步给章琰,让其分析这些未开发区域可能通向的地方,以及潜在的风险。

    柳德希的脚步还在继续,石阶上的潮气越来越重,灯光下能看到岩壁上凝结的水珠。

    身后的人群,起初还夹杂着零星的议论,或是对未知前路的揣测,或是对脚下湿滑台阶的抱怨,可随着通道不断向下延伸,那细碎的声响渐渐被沉重的呼吸和鞋底摩擦石阶的 “咯吱” 声取代。

    台阶越来越陡峭,部分地段还覆着一层经年累月凝结的薄霜,稍不留神脚掌就会打滑,整个人便有朝着下方漆黑深渊坠落的风险。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弯腰俯身,双手死死抠住两侧粗糙的岩壁,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脚下每一步的落点上。

    柳德洪的身影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挺拔,即便前路难行,他依旧保持着沉稳的步伐,只是紧蹙的眉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他身后半步之遥,柳树言始终紧紧跟随,目光牢牢锁在前者的背影上,不敢有丝毫偏移。

    两人自踏入这幽深通道后,便再无多余交流,唯一的互动,是刚进入通道入口时那短短五秒的对视 —— 彼时柳德洪转过头,眼底翻涌的不满如同淬了冰,即便没有只言片语,柳树言也瞬间读懂了那眼神中的斥责与警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对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柳树言来说,绝非什么好消息,他暗自攥紧了拳头,心中越发忐忑。

    通道下方,张瑜正通过芯片屏幕,实时监控着队伍中每个人的动向。

    屏幕上的画面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个人的表情与动作,当他的目光扫到最后进入通道的柳海司时,嘴角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只见柳海司在经过通道入口处的灯光总开关时,趁众人不注意,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透明尼龙线,一端缠在开关的旋钮上,另一端则顺着岩壁的缝隙,悄无声息地向后延伸,直至融入身后的黑暗中。

    张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已然明了:这家伙绝对没安好心,这根细线,恐怕就是他为后续计划埋下的伏笔。

    根据芯片中存储的通道地图显示,再往前行走三公里,便是一处开阔的地底空地,那里留存着几处残破的房屋结构,而此次探索的第一个未开发区域标记,就在那片空地附近。

    张瑜的目光在屏幕上的房屋画面中停留许久,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墙体上残留着模糊的彩绘,地面散落着破碎的陶片,墙角甚至还能看到些许碳化的木柴痕迹 —— 这些都清晰地表明,这里曾有人长期居住。

    他结合飞船系统对陶片年代的初步分析,以及墙体风化程度的测算,很快得出结论:这些房屋存在的时间,至少已有上百年。

    “在地底深处生活,没有阳光照射,连最基本的粮食和水源都需要从外部运送,这一切未免太过不合理。”

    张瑜手指轻轻敲击着芯片屏幕,眉头微蹙地思索着,

    “更何况,根据之前探测的数据,这个村庄所在的区域,温度常年维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完全是适居范围,他们为何要放弃地面的生活,偏要躲在这不见天日的地底?”

    他试图从这些残留的痕迹中寻找更多线索,可目前掌握的信息太过有限,只能暂时将这份疑惑压在心底。

    一旁的柳德希见张瑜陷入沉思,没有再追问,便主动开口,继续介绍着通道内的情况,

    “贵客,您看通道两侧这些灯,都是之前我们第一次探查时,让人特意装上去的。都是些旧灯,好在数量足够多,能勉强照亮前路。只是…… 再往前,灯光的密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半程,就彻底没有引路的灯光了。”

    喜欢末日:极端高温我捡到了一艘飞船请大家收藏:()末日:极端高温我捡到了一艘飞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