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3章 会馆即将乱了起来
    京中流言四起,若无藩王势力推波助澜,实难如此汹涌。

    而在众多藩王之中,最不可忽视的,莫过于宁王梁炽、晋王梁煜和齐王梁煊三人。

    宁王梁炽的封地在宣府。

    距离京城最近,那里是抵御蒙古的第一道铁壁。

    这位藩王骁勇善战,在军中威望极高,可以说是藩王中最有实力的。

    他率领的骑军,常年保持战备,机动迅疾。

    倘若自宣府出兵,一日内便可兵临京城。

    可以说威胁极大。

    晋王梁煜则镇守太原。

    山西地势险要,素称天下雄镇。

    虽不在最前线,却是战略总枢。

    多年经营之下,晋王一系家底殷实,财力在诸藩中最为雄厚。

    至于齐王梁煊,则据守青州。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拥有精锐水师,又临江南漕运北上的要冲,能随时牵制漕运命脉。

    这三位藩王无论兵权、财力还是地理优势,都极具威慑力。

    也是皇长孙梁文基继承大统道路上,最大的潜在威胁。

    如今京城风声鹤唳,背后是否已有他们暗中较量或者联手,段昊初此刻也无从分辨。

    

    会馆内风声鹤唳,外头的情势同样不容乐观。

    京城各处的守卫骤增,巡逻人手来回穿梭,街头巷尾笼着一股肃杀气。

    米价、盐价连日上涨,市井里已隐隐透出囤货与恐慌的迹象。

    此时城门早就戒严,盘查的比较仔细。

    原先还能靠着举人名头出城,如今倒是不行了。

    更别说把物资运出去了。

    两人索性在院里多留了一天,林向安、王和信二人又在小院四周,布置了几个简易的陷阱,把要紧的银钱与物资小心伪装藏好。

    第四日寅正前后,正是夜色最沉、街巷最静的时分。

    两人悄悄摸黑绕路往会馆而去。

    这几日,他们除了忙着囤货,也不时探路,踩好了几条相对安全的路径。

    一路上,他们避过更夫的灯笼声,屏息藏身暗影,又绕开巡逻的甲胄声。

    终于,他们终于顺利在会馆后墙下,停住脚步。

    墙高而沉,内里却生着一株老槐。

    在此居住期间,林向安对会馆布局倒是铭记于心。

    知晓这一处可翻。

    趁夜色掩护,他悄然攀上,手指攥着粗枝缓缓爬下。

    墙内寂静,只有风声卷过树叶沙沙作响。

    这个点是守值人员最乏,也是松懈的时间。

    小心一点就能避开。

    偷偷摸回院子,平常开着的院子侧门,被紧紧关上了。

    林向安无法,让王和信在下面放风,他翻墙进去。

    幸亏练过身手,不然得费些功夫了。

    林向安进去后,轻轻把院门打开。

    随后将院门关上,结果王和信不小心,弄出一点动静。

    两人立马警惕,缓了一下。

    随后才走到屋檐下,抬手敲了三下门。

    声响极轻,却在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屋里立刻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

    随即,一个压低的声音传来。

    “谁?”

    林向安心口一紧,低声应道:“我。”

    门缝缓缓被拉开,林远探出半个身子,手里紧握着一根木棍,目光锐利。

    见清是林向安,他这才吐出一口气,把门打开。

    然而林向安一脚跨进门,便看到段昊初与段茗一左一右守在门旁,一个匕首寒光点点,一个斧头沉沉在手,杀气逼人。

    他怔了一下,心里微微一囧,却还是压低声音问道::

    “至于么?你们干嘛这么紧张?”

    王和信一进来,林远立刻将门掩好。

    林向安、王和信在外面冻得浑身僵硬,屋里炭火还烧着,两人便急忙挨着烘笼坐下,手脚渐渐回了点暖意。

    段昊初这才挪过来,压低声音道:

    “这几天会馆里的气氛很不对,不得不这样防备……唉,好在你们回来了。”

    林向安抬头:“出了什么事?”

    段昊初神色苦恼,叹了口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几日物价疯涨,会馆也撑不住了,每人每日也就勉强给上一碗粥。

    偏偏这样,馆里小偷却多了起来。”

    当初他们几人入住时,花了钱要了单独的小院,在旁人眼里无疑是最肥的羊。

    为了防着盗贼,段昊初只好将值钱东西尽数搬到这边,与林远、段茗轮流守夜。

    夜里若无人值守,根本睡不踏实。

    听到这里,林向安心里一沉。

    会馆里敢下手的,怕不是普通窃贼。

    举人们碍于名声,不会亲自动手,但若与外头的地痞流氓勾连,不仅能撇清自身,还能趁乱捞上一笔。

    除非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举人才会动手。

    局势越乱,便越有人铤而走险。

    林向安眉心微蹙,开口问道:

    “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段昊初便把陈启泰鼓动大家联名请愿、周文焕威逼利诱,以及官府安抚的事,一一说了个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这里,段昊初神色愈发阴沉:

    “最要紧的,是有人放出风声,说有门路能带人安全出城,但得拿出大笔钱。

    还有人劝大家把家产都尽数变卖,换成现银。

    于是这几日,不光是小偷多了,连屋里屋外的闲话也乱成一片。

    白日里还好,一到夜里,就能听见各处低声嘀咕。

    谁在打算盘,谁在暗中勾连,谁又悄悄与人见面……

    是真是假说不清,但整座会馆都被搅得人心惶惶。”

    林远这时也开口:

    “昨夜三更,我去后院解手,路过廊下,

    听到脚步声,窸窸窣窣的,

    好像有人藏着不敢现身。

    我追过去时,影子早没了。”

    段茗也点了点头,补充道:

    “后来隔壁院子有人惊叫,说是遭了贼。

    我们提灯赶过去,什么人都没抓到,

    只见屋里翻得乱七八糟,银钱不翼而飞。

    如今人人自危,见谁都带着防备的眼神。”

    话音落下,屋里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炭火偶尔炸裂,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众人对视一眼,心头都笼着一股沉重,说不清是恐惧还是压抑。

    林向安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一冷,低声道:

    “看来,这会馆怕是安生不了了。

    咱们得格外小心,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咱手里有粮。

    天还没亮,你们先歇下,我守着。

    具体怎么安排,等白天再说。”

    他话音落下,才留意到段昊初、林远、段茗三人眼底的血丝与倦意。

    显然这些日子一直绷着神,几乎没睡过安稳觉。

    “行,你能回来,我就踏实多了。”

    段昊初说完,也没推辞。

    便在林向安的床上倒下,没多久便沉沉睡去。

    林远与段茗对视一眼,也不再强撑,合衣挤在侧屋床上休息。

    林向安又劝王和信去休息。

    王和信原本还想坚持,但这几日被惊扰得心神不宁,如今回到熟悉的人身边,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些。

    也有些犯困,便和林远、段茗挤作一处。

    天冷,人多些也能添点暖意。

    屋里渐渐静下来,只余炭火轻微的噼啪声。

    林向安独自坐在一旁,目光在昏暗火光里沉沉凝着,心思却翻涌不休。

    会馆局势已乱,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他必须得尽快拿定主意。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请大家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