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章 黔首岂无泪(下)
    蒙武话音刚落,郑国与李明衍的脸色同时一变。

    "永安里?那不是距离工段北侧的大村吗?"李明衍迅速在脑海中搜索地图信息,"那里有数百户人家,若真闹起来,影响甚大。"

    蒙武点头,铠甲在烛火下发出冷冽的金属撞击声,声声如利刃出鞘:"正是此地。据探报,如今聚众已近千人,正在破坏第三段渠道坝基"

    "千人!"李明衍倒吸一口凉气,"怎会聚集如此之多?"

    "非止一村之民。"蒙武眸中杀气渐盛,"据报,已有十数个村寨的人被裹挟至永安里,气焰嚣张,手持农具刀兵,妄言'修渠夺水,害我苍生',已将北段工地占据,驱逐工匠,毁坏工具。"

    郑国站起身来,神情凝重:"此事蹊跷。永安里位于渠道上游,引水只会使他们受益,何来'夺水'一说?定有人从中挑拨。"

    楚铁此时大步踏入帐中,脸上尽是风尘。这位魁梧的助手一身劲装,腰间佩着一柄短刀,目光炯炯:"大人,我已探得消息。为首者称张耳,武艺高强。他带有数十名游侠,各有异能,说什么'义不容辱,当为黔首请命'。这帮人煽动村民们说渠道取水会使上游干涸,致使农田绝收。"

    李明衍眉头紧锁,"布衣游侠,聚众闹事,必有所图。"他望向蒙武,"将军可有打算?"

    蒙武冷冷一笑,手抚剑柄:"游侠素来与各国贵族多有往来,其背后可能另有主使。我已调集百名精锐,只待天明便可出发讨伐。"

    "贸然动武,只会激化矛盾。村民被裹挟也是受害者,若酿成流血事件,只怕更难收场。"李明衍眉头紧锁。他知晓战国游侠非同小可,他们多是亡国遗民或脱籍贵胄,交游广阔,视死如归,他们结交权贵,挟贫结富,甚至能左右一地政治。如若贸然动武,极可能激化矛盾,使得千百无辜百姓被卷入漩涡。

    蒙武不悦道:"李水官此言差矣。游侠恃强凌弱,不服王法,不动武如何平息?难道任由他们毁我工程,损我秦国国体?"

    帐内一时陷入沉默。

    "李水官之忧不无道理。"郑国忽然开口,"今有两难:若轻率用兵,恐有误伤;若不施强力,又恐助长乱势。不如折中而行——李水官先行一步,与游侠周旋,蒙将军暗中率军埋伏。如谈不拢,再行强制。"

    蒙武皱眉思索片刻,终于勉强点头:"也罢,就依郑先生所言。我率精锐埋伏村外,若见举火为号,定当火速救援。"

    "楚铁,魏般,随我即刻启程。"李明衍唤来两名亲信,"蒙将军,烦请您晚我们半个时辰出发,免得打草惊蛇。"

    永安里浸在惨白月色中,泾水支流的呜咽声更添萧索。永安里比想象中的大许多,数百间屋舍沿山势而建,村前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绕村而行。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关中平原上。李明衍三人纵马疾驰,很快便看到远处村落的轮廓。永安里比想象中的大许多,数百间屋舍沿山势而建,村前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绕村而行。此时溪边已聚集了大批人群,黑压压一片,喧嚣声远远传来。

    李明衍勒马停在溪边小桥前,仔细观察。只见村前空地上,数百名衣着各异的村民围成一圈。数十余汉子或倚树或踞石,虽身形各异,却皆着葛麻短褐——这是战国游侠最常见的装束。楚铁眯眼细察,低声给李明衍介绍:“他们的武器形制透各不相同,有人腰悬楚式青铜短剑,剑鞘以木胎裹漆,绘有玄鸟纹;有人背负韩地铁脊弓,弓身缠着防滑的蓼草绳;有人足踏齐纨织履,却以秦式绑腿束紧裤脚”

    魏般点头:"看那挎赵臂鞲的,怕是长平败军之后。"

    李明衍默然。这些游侠绝非寻常匪类,而是被时代巨轮碾碎的各国碎片。他们以"任侠"之名聚啸,实则是天下剧变催生的怨气凝结。

    正思忖间,那群游侠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到来。

    "来者何人?"一个腰佩鱼肠剑的短须大汉厉声喝问,剑柄在月下反射出寒光。

    李明衍不卑不亢:"下官李明衍,负责水渠修建。闻听贵方挟持三老、欲阻工程,特来一见。"

    大汉面露讶色,转身向村内疾呼:"禀报张君!秦吏来使!" 话音未落,村中忽传来木铎清响,伴着沙哑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伴着歌声,一名头戴鹖冠、身着褪色玄端深衣的青年缓步而出。腰间青铜剑鞘刻有"公子无忌赐"。

    李明衍心头凛然。眼前人不过二十三四岁年纪,面庞还带着未褪的青涩,但眉宇间已凝着孤傲。魏般小声说道“这就是张耳。”

    "李水官不愧是秦王钦点的水利大才,连夜赶来,足见胆识。"张耳语气陡然沉重,眼中锋芒毕露:"然秦政暴虐,刑罚过重,今又征发十万黔首筑渠,鞭子底下筑长渠,断人骨头通流水!百姓有口难言,我辈见不得。"

    李明衍不为所动,镇定自若:"张侠士慷慨陈词,可否容我一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耳挑眉示意。

    李明衍不卑不惧,从容答道:"张侠士此言差矣。此次修渠,民生为重。渠修成后,旱涝无忧,千里良田化沃土,利及万民百世。至于征发民夫,我等并非不顾百姓死活。每段工程皆经详细规划,物料调度、人力安排、赔偿补助,无不考量周全。前日在青林里,我已向百姓详解利弊,他们皆已理解"

    "哈哈哈!"张耳仰天大笑,"那帮老实巴交的黎民黔首,哪懂你们这些纵横家的巧言令色?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他们晕头转向,不过是哄骗之术!"

    "容我直言,"李明衍目光如水,平静却深邃,"张侠士与诸位兄弟来自他国,为何不远千里赶来'为民请命'?若真有冤情,自有官府处理,何必纠集百人,持械闹事?"

    张耳年轻的脸庞上掠过一丝怒意,随即爽朗大笑:"好个李水官,倒是不拐弯抹角!"他接过身边豪侠的酒杯,举杯相对,一饮而尽,双目灼灼生辉:"我辈游侠,四海为家,天下为任,岂分国界?更何况,秦法如铁,暴政日甚,总有人要站出来说个'不'字!"

    李明衍被张耳豪气感染,正思索如何回应,忽听村内角落传来一阵急促的拍击声,紧接着,一道赤红的烽火自村后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照亮了半边夜空。

    "什么人?"张耳剑眉一挑,目光如电,在场中巡视。

    李明衍心头一沉。那烽火分明是约定的紧急信号,蒙武看到必会以为谈判已破,李明衍遇险!

    果然,远处山脊上顿时响起三声短促的牛角号,铿锵有力,直透夜空。紧接着,连排火把如同流星坠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永安里。甲胄碰撞声,马蹄轰鸣声,令人毛骨悚然。

    张耳脸色陡变,眸中寒芒闪烁,盯着李明衍:"好一个秦国李水官,口蜜腹剑,借谈判之名,行包围之实!"

    "非也!"李明衍心急如焚,知道事态已然脱离掌控,"大侠听我解释,这信号并非——"

    "住口!"张耳眼中已尽是冷厉杀机,手中长剑瞬间出鞘,一道寒光带着锐啸掠过李明衍耳际,"尔等以诡道取胜,枉我张耳一片赤诚。兄弟们,结阵!"

    数十名游侠瞬间组成一个松散却又统一的阵势,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清一色拔出兵刃,有的张弓搭箭,有的长刀出鞘,战意凛然。

    "大侠且慢!"李明衍急欲阻止这场误会引发的冲突,却在此时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断喝:

    "叛逆听令!"

    蒙武率三百军士自山坡冲下,黑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胯下骏马嘶鸣长啸。他右手擎起一柄青铜剑,剑尖在月下反射出慑人寒芒,左手高擎重弩,神情冷峻如铁:"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蒙将军且慢——"李明衍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却淹没在轰然而起的喊杀声中。

    张耳在刹那间做出决断,长啸一声,曳袖舞剑,长剑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完美弧线:"尔等尽管来战!我张耳纵横江湖,何曾惧过王侯将相?"

    他身后一名锦衣游侠手执雕弓,搭箭如电,弦响箭出,正中一名秦军前锋的咽喉。鲜血喷涌,那秦卒尚未落马,便已气绝身亡。

    "杀!"蒙武暴怒,青铜剑指向前方,三百甲士策马而下,如千军万马奔涌,声势骇人。

    永安里刹那间化为修罗场。秦军与游侠缠斗,短兵相接,金铁撞击声不绝于耳。游侠们虽人数不多,却个个骁勇善战,身法灵动,与训练有素的秦军竟斗得旗鼓相当。

    李明衍被几名游侠围住,楚铁和魏般挡在他身前,却无力扭转乾坤。混战中,村民们陷入恐慌,不少人被裹挟入战场,惨叫声此起彼伏。

    "撤!往村后撤!"李明衍当机立断,伏低身形,带着两名助手穿过混乱的人群,冲向一座石屋,堪堪避开一轮箭雨。

    石屋木门紧闭,楚铁一脚踹开,扶着李明衍闪入。三人刚喘匀气,忽听屋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显然是有一队骑兵自村后绕行而来。

    "包围圈合拢了!"楚铁低声道,手按刀柄,神情警觉。

    李明衍凑到窗缝前,借着外面的火光勉强看清远处景象。只见张耳带领十余名游侠精锐杀出一条血路,直奔村后。他坐下一匹黑鬃骏马,手中长剑上已沾满鲜血,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将身后的弓箭手逐个射倒,箭无虚发,端的是一身绝艺。

    "长剑挂满秦军血,壮士还乡更堪悲!"张耳一声长啸,纵马飞驰,几名游侠精锐紧随其后,在夜色中很快消失不见。更令李明衍惊讶的是,他们临走时竟还挟持了数十名村民,逼迫他们跟随。

    "这下麻烦了,"楚铁咬牙道,"张耳若借此事煽动四周乡里,恐怕会引起更大动乱!"

    李明衍正要回应,忽听石屋顶上传来"咚"的一声闷响。三人警觉抬头,只见屋顶的石板被掀开一角,露出一张沾满血污的稚嫩面孔。

    "救命救命啊"那是个七八岁的小童,身上的布衣已被血浸透,脸上血与泪混杂,眼中满是惊恐,"大人救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