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这运气不就来了
    紧接着,按住男人的工作人员从他兜里搜出一把手枪,候车的乘客吓得纷纷躲开,只有余墨还愣在原地,不是不想动,实在是太意外了。

    还有点小激动,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现场体验港台片,自己成了警匪片的一份子。

    片刻骚动后,工作人员很快安抚好乘客,大厅渐渐恢复秩序。

    余墨直到之前的警务员带着一个人过来,她才回神。

    警务员笑着问:“小同志,吓到了吧。”

    余墨也忙顺势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啊……是有点。”

    警务员赶紧介绍:“这位是国安局的张同志,刚刚抓捕的是他们追查很久的特务,一共三人。”

    余墨惊讶道:“不是人贩子啊。”

    姓张的工作人员接过话:“余同志,这次多亏你细心。

    那个女人其实也是他们的同伙,是男扮女装。我们跟这伙人交锋好几次了,他们伪装得很隐蔽,这次因为其中一人生病,才冒险扮成女人,昨天上午还让他们跑了,幸亏你及时报信,不然我们还有的找。”

    他顿了顿,又问:“余同志家是哪里的?有介绍信吗?我们需要登记你的信息,之后会给你发感谢信——这次你帮我们抓特务,可是立了大功。”

    “有的。”余墨赶紧从包里拿出工作证明和介绍信。

    这年头,表扬信不仅是荣誉,还能在很多地方加分,可不能错过。

    张同志一看证明,赞许道:“哟,是去海岛部队的啊,好样的。”

    余墨跟着两人去警务室登记完信息,眼看自己的车次快到了,匆匆说了几句便赶往检票口。

    她买的是硬卧票。

    去这么远的地方,卧铺能少遭些罪,只是心里难免嘀咕:小说里主角帮了人,不都能得到乘务员优待,免费换软卧吗?怎么自己还是普通硬卧?

    也是,她只是一个路人甲,没女主那气运的。

    她的硬卧车厢是六人隔间,没有门,过道里还站着不少人,格外拥挤。

    她分到的是中铺,一路上没遇到抢东西的小孩,也没碰到占位置的大婶。

    在铺位上躺了一下午,车厢里的汗味、食物味实在让人难受。

    虽然这个年代艰苦,但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尽量给自己最好的待遇。

    余墨便借口去厕所,闪身进了农场空间。

    “火车上这么多人,没人会特意记得我吧。”她在空间别墅里伸了个懒腰,躺了一下午,得活动活动。

    先去小区里玩了会儿滑梯,又去拉面馆吃了碗热乎面,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才坐下来继续翻译工作。

    到了晚上十点多,余墨还是决定出去露个脸,万一同隔间的人见她长时间没回来,以为她出事报了警,反而麻烦。

    可刚回到隔间,就发现自己的中铺被一个大姐占了。

    那大姐见她回来,赶紧起身道歉:“妹子,不好意思啊,我见你没回来,就上来躺了会儿。我们买票晚,只买到一张硬卧,我妈一个人在这儿,我不放心,过来看看。”

    余墨顺水推舟:“没关系大姐,你接着躺吧,我正好要去前面找同伴,之后就待在那边了。”

    大姐一听,又惊又喜,连连道谢。

    没了后顾之忧,余墨便安心待在空间里。接下来的十几天,她每天花五个小时翻译文稿,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空间小镇:小镇里有食品厂、糖果厂、果酱厂、服装厂等多个工厂,还有小卖店、超市、杂货铺等商铺,甚至有摩天轮、沙滩、水上乐园、电影院这些游乐设施;吃的地方除了之前去过的火锅店、拉面馆,还有海鲜餐厅和咖啡店。

    药店、花店也一应俱全,几乎能满足生活所有需求。

    不过空间里的农作物不算多,只有橙子、柠檬、甘蔗、苹果、香蕉这些工厂需要的原料,粮食也只有玉米和小麦。

    等到了这个年代的第十天,空间农田里的第一批农作物终于成熟了。

    “以前玩游戏都是一键收割入库,现在总不能也点一下屏幕吧?”

    正发愁时,土地上空突然浮现出一个镰刀形状的虚拟图标。

    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指尖轻轻点了下图标,下一秒,无数把“虚拟镰刀”凭空出现,在田地里快速划过,成熟的小麦、果蔬瞬间脱离枝干,自动飞入旁边的仓库里,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

    紧接着,一个“种植背包”的界面弹了出来。

    余墨点开一看,里面存着不少她之前囤的种子,试着用手指把菜种子往空地里一划,种子立刻均匀撒进土壤,每块地里还出现了一个戴着草帽的3D老农,弯腰耕地、浇水,动作和游戏里一模一样。可亲身站在这片土地上,真实的触感和视觉冲击,比隔着屏幕玩要神奇太多。

    更让她惊喜的是,之前小米放进种子背包后,现在“田地”一栏里竟多出了“水田”选项。

    “原来还能扩展农场。”

    余墨在田地旁开辟出一块水田,把小米种了下去,想看看成熟后能不能收进仓库。

    要是可以,以后外面的作物也能进来种植了。

    至于无人飞机、火车运货这些功能,她暂时用不上,眼下先把基础种植摸透就好。

    这几天在农场里,余墨都是骑着自己的二六自行车转悠。

    小镇面积不大,布局集中,转一圈下来也就半个小时,倒也轻松。

    第十三天早上七点多,余墨终于抵达南城,扑面而来的热浪让她瞬间眯起眼。

    在火车上就觉得热,没想到实地更甚。

    付遥跟她说好下午一点多在车站碰面,一上午的空闲时间,她打算好好逛逛南城。

    虽然手里的票大多用完了,但她嘴甜,打听路线时总会顺带问一句“要不要换票”。

    她把竹篓拿出来,里面装着从空间拿的面粉和鸡蛋,南城对这类交易的管控没北方严,一听有面粉,十个人里有八个愿意换,这一路下来,她又换了不少票证。

    到了百货商场,余墨扫荡了一圈:买了当地品牌的雪花膏,两套当地常见的灯笼裤和无袖上衣,还挑了两个渔夫帽,都是适合热带气候的衣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