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朝着宇宙边缘航行了整整半年。这段时间里,队员们已经能熟练地通过本源能量网“触摸”到宇宙的脉络——他们能感知到亿万光年外新恒星的诞生,能“听”到暗物质流动的低语,甚至能与漂浮在星海中的古老陨石交换记忆碎片。
“队长,能量网显示前方出现‘光的停滞带’,”机械小组的技术员盯着屏幕上的异常区域,那里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像被冻结的河流般扭曲成螺旋状,“根据宇宙模型推算,穿过这片区域,就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光。”
属性能量融合小组的队员指尖划过能量感应屏,屏幕上的光轨图谱突然剧烈跳动:“停滞带的光粒子里藏着记忆印记,像是……无数文明的临终遗言?有星际联盟的,有暗影军团的前身,还有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文明符号。”
队长让飞船放缓速度,缓缓靠近停滞带。舷窗外的星光在进入停滞带的瞬间凝固,形成一张张透明的“光膜”,上面流动着各种文明的影像:有的在记录最后的科技成果,有的在吟唱古老的歌谣,有的则只是重复着一个名字——那是他们家园星球的代号。
“这是宇宙的‘墓碑林’,”队长的声音有些沉重,“每个文明走到终点时,最后的能量都会飘向宇宙边缘,被这片停滞带捕获,化作光膜永存。”
机械小组的技术员轻轻触碰控制台,一道光膜被吸入飞船的记录仪:“这段影像来自‘硅基联合体’,他们在五万年前因恒星熄灭而灭绝,却把所有科技数据压缩成光粒子,希望能被后来者发现。”
属性能量融合小组的队员们则在解析光膜中的能量波动:“这些光膜的能量频率各不相同,但都在向停滞带中心汇聚。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它们——也许是第一缕光的能量源?”
飞船深入停滞带核心时,周围的光膜突然变得密集,无数影像在舷窗外流转,像一部快进的宇宙文明史。队员们甚至看到了古老文明的最后时刻——他们的母星在能量实验中爆炸,幸存者乘坐星舰四散逃亡,其中一艘正是前往迷雾星云建造星门枢纽的先驱者。
“原来古老文明并没有完全消失,”队员们惊叹道,“他们的后裔可能散落在宇宙的各个角落!”
就在这时,飞船的警报突然响起。机械小组的技术员脸色骤变:“停滞带中心的引力突然增强!我们的飞船正在被拉向一个光粒子漩涡!”
舷窗外的光膜开始旋转,形成一个直径数千公里的漩涡,漩涡中心闪烁着纯白的光芒——那光芒比星河之心的本源之力更纯粹,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吸力。“是第一缕光的能量源!但它的引力会撕碎任何实体物质!”
属性能量融合小组迅速启动“六源合一”技能,将飞船转化为纯粹的能量体:“暂时安全了!但能量体状态最多维持十分钟,我们必须在时限内离开漩涡!”
能量形态的飞船穿过光膜漩涡,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忘记了呼吸——漩涡中心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光球”,它不发光,却让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无数光膜正被它缓慢吸收,化作自身的一部分。
“这就是宇宙第一缕光?”队员们喃喃自语。
光球突然释放出一道能量流,注入飞船的记录仪。屏幕上瞬间涌现出海量信息:宇宙大爆炸的瞬间能量参数、第一批恒星的形成轨迹、暗能量与暗物质的平衡公式……最后,一行金色的文字缓缓浮现:“所有文明都是光的碎片,终将回归本源。”
“它在告诉我们,宇宙的终点就是起点,”队长恍然大悟,“这些光膜不是墓碑,而是文明回归本源前,留给宇宙的‘种子’。”
就在这时,能量体状态的飞船开始不稳定,边缘出现实体化的纹路。“还有三分钟时限!”融合小组队员急声道,“但漩涡的引力突然增强,我们被吸住了!”
机械小组突然发现光球周围的光膜在按特定规律排列:“这些光膜的排列轨迹是一种导航图!指向漩涡的薄弱点!”
队长立刻下令:“融合小组,用‘光轨共振’技能同步光膜的排列频率,我们要顺着轨迹冲出去!机械小组,记录下光球的能量参数,这可能是解开宇宙起源的最后一块拼图!”
能量流顺着光膜轨迹形成一道螺旋通道,飞船在解体前的最后一秒冲出漩涡,重新恢复实体形态。当他们回头望去,停滞带的光膜仍在不断涌向光球,而光球的光芒似乎比之前更亮了些。
“记录仪里的信息分析完了吗?”队长问道。
机械小组调出一段模拟动画:“光球的能量模型显示,当所有文明的光膜都被吸收后,宇宙会再次发生大爆炸,诞生新的宇宙——就像凤凰涅盘。而我们的探索小队,可能是第一个见证这个轮回的文明。”
属性能量融合小组的队员突然指向能量网:“光球给我们留了新坐标!不在宇宙内,而是在……宇宙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屏幕上的坐标闪烁着银蓝色的光芒,旁边标注着一行模糊的文字,经机械小组破译,意为“观察者的摇篮”。
“宇宙之外还有空间?”年轻的队员眼中充满好奇。
队长望着舷窗外逐渐恢复正常的星光,沉吟道:“古老文明的文献里提过‘多元宇宙’的假说,也许光球是在邀请我们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机械小组,给飞船加装‘跨宇宙能量缓冲器’,用光球的能量参数校准;融合小组,开发‘维度锚定’技能,防止飞船在穿越宇宙壁垒时解体。”
准备工作耗费了整整一个月。当飞船的缓冲器吸收足够的光球能量,“维度锚定”技能的稳定性达到95时,队长终于下令:“出发,去看看宇宙之外的风景。”
飞船穿过宇宙壁垒的瞬间,所有仪器都陷入短暂的失灵。当数据恢复时,队员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由无数“宇宙泡”组成的星海——每个气泡里都包裹着一个宇宙,有的在膨胀,有的在收缩,有的则刚刚发生大爆炸,闪烁着初生的光芒。
“这就是多元宇宙……”队员们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的奇观。
他们的飞船正停在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平台由类似星核晶体的物质构成,上面布满了来自不同宇宙的飞船——有的船身是液态金属,有的用纯粹的意识能量驱动,甚至有一艘船的“船员”是一群会移动的植物。
一个由光粒子组成的人形生物靠近飞船,用宇宙通用语说道:“欢迎来到观察者平台,你们是第732个达到这里的文明。”
“观察者?”队长问道。
“我们是各个宇宙的‘记录者’,”光粒子生物解释道,“当一个宇宙的文明能突破自身壁垒,就会被邀请到这里,分享彼此的宇宙数据,共同完善多元宇宙的模型。”
在光粒子生物的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平台中心的“宇宙图书馆”。这里没有实体书籍,而是用能量波储存着所有宇宙的历史——他们看到了一个没有暗影军团的宇宙,那里的古老文明成功完成了生命创造试验;看到了一个由机械生命主导的宇宙,他们用黑洞能量构建了永恒的家园;甚至看到了一个只有二维空间的宇宙,所有生命都是扁平的几何图形,却创造出了复杂的数学文明。
“每个宇宙的参数都有细微差别,却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探索与传承,”队长感慨道,“就像我们的探索小队,在不同的宇宙里,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都在做着同样的事。”
机械小组的技术员在图书馆的终端上输入了他们宇宙的参数,立刻收到了来自其他宇宙的回应——731个文明都分享了各自应对“暗影危机”“时间乱流”的方法,其中一个水晶文明的解决方案,竟与探索小队开发的“六源合一”技能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就是光球说的‘回归本源’,”融合小组队员恍然大悟,“所有文明的智慧最终都会汇聚,成为多元宇宙的共同财富。”
在平台停留了三个月后,探索小队决定返回自己的宇宙。光粒子生物在他们离开前,赠送了一份“多元宇宙星图”,上面标注着各个宇宙的独特资源和危险区域。
“当你们的宇宙准备好迎接新的访客时,随时可以通过星图联系我们,”光粒子生物的声音带着祝福,“探索的终点,往往是新探索的起点。”
飞船穿过宇宙壁垒,重新回到熟悉的星空。队员们看着舷窗外的耀光星——他们出发的地方,突然发现自己的宇宙虽然渺小,却因他们的探索而变得与多元宇宙紧密相连。
“队长,我们接下来去哪?”
队长调出多元宇宙星图,在自己的宇宙坐标旁,轻轻点下一个新的标记:“先回家看看吧。告诉耀光星的孩子们,宇宙之外有更美的风景,而他们,也能成为探索那风景的人。”
飞船朝着耀光星飞去,本源能量网中,他们的星轨已经与多元宇宙的星图相连,像一条银色的丝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着无尽的未知。而在耀光星的空港,一群穿着迷你防护服的孩子正仰望着星空,他们手中的绘图板上,画着一艘七彩的飞船,船头的标志,正是探索小队的徽章。
探索,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它是文明的火种,是代代相传的勇气,是永远向着未知伸出的手。
而属于探索小队的故事,还有很长,很长……
飞船降落在耀光星空港时,迎接的人群比上次更加盛大。宇宙联盟的代表、科研团队的学者,还有无数自发前来的民众,都举着写有“星界守护者”的标语牌,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空港的穹顶。但最让队员们动容的,是人群前排那几十个穿着迷你防护服的孩子——他们手里捧着自己绘制的星空图,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探索小队的飞船,以及各种想象中的宇宙奇观。
“队长叔叔!你们真的去过宇宙外面吗?”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挤到前排,仰着小脸问道,“那里有会发光的外星人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