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婆媳相处
    南乔离开后的第一天清晨,苏予锦在米豆轻微的哼唧声中醒来。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下意识地向身旁摸去,却只触到冰冷的空枕。一瞬间,离别的现实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急忙起身,将米豆从小床上抱起。小家伙似乎是饿了,小嘴不停地做着吮吸的动作。苏予锦手忙脚乱地准备奶粉,这才想起南乔在时都是他负责夜间喂奶。

    “没事,妈妈能行。”她轻声自语,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南母拎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锦锦醒啦?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买了最新鲜的鲫鱼,给你炖汤下奶。”

    苏予锦勉强笑了笑:“妈,不用这么麻烦的。”

    “这有什么麻烦的!”南母已经系上围裙,麻利地走进厨房,“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奶水足了,米豆才能长得壮实。”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来鱼汤的香味。苏予锦喂完米豆,将他放在客厅的爬行垫上,想去厨房帮忙,却被南母推了出来。

    “你去歇着,这里我来就行。”南母说着,从袋子里掏出一包中药,“这是我特意找老中医配的催奶方子,加在汤里最好了。”

    苏予锦看着那包深褐色的药材,心里有些犹豫:“妈,其实我奶水够的,不用特意加药...”

    “哎呦,你们年轻人不懂,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管用!”南母不由分说地将药材倒入汤中。

    午餐时,南母端上一大碗浓白的鲫鱼汤,特意强调:“这汤我熬了三个小时,精华都在里面了,必须全部喝完。”

    苏予锦闻着浓重的药味,勉强喝了几口,实在难以下咽。南母见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起早贪黑地为你忙活,你就喝这么点?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米豆想想啊!”

    苏予锦只好硬着头皮将整碗汤喝完。午后,她感觉乳房胀痛得厉害,奶水确实多了,但米豆吃不完,她只得偷偷去卫生间将多余的奶水挤掉。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矛盾不断发生。南母坚持要用传统尿布,认为纸尿裤“闷屁股”;她总喜欢给米豆穿得过多,生怕他着凉;好几次都被吓都一激灵。她还时常不敲门就进入卧室,说是“看看孩子睡得怎么样”。

    最让苏予锦难以适应的是饮食。南母做的菜总是油腻重口,与她习惯的清淡口味相去甚远。但每次她委婉提出想自己做饭,南母就会摆出受伤的表情:“是不是嫌我做得不好吃?”

    一天晚上,米豆莫名哭闹不止。苏予锦检查了尿布、喂了奶、量了体温,一切正常,但孩子就是哭个不停。南母闻声赶来,摸了摸米豆的额头,突然说:“这孩子怕是吓着了,得叫一叫。”

    说着,她拿出一碗水和三根筷子,开始一种古老的“叫魂”仪式。苏予锦看得目瞪口呆,想要阻止又不知如何开口。

    “妈,这...这不太科学吧?”她最终忍不住说。

    南母立刻板起脸:“什么科学不科学!我们老一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南乔小时候受了惊吓,我也是这么叫好的!”

    那一刻,苏予锦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她想念南乔,想念那个能够理解她、支持她的伴侣。她拿出手机,想给南乔发信息诉说委屈,但想到他工作繁忙,最终只发了一句:“一切安好,勿念。”

    深夜,米豆终于睡着后,苏予锦独自在厨房热剩菜当晚餐。她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好多时候。想和婆婆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她意识到,与婆婆的相处需要智慧和耐心。直接对抗不是办法,但完全妥协也会让自己疲惫不堪。必须找到平衡点。

    第二天,当南母又端来油腻的汤品时,苏予锦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笑着说:“妈,您手艺真好!不过医生说我需要控制油脂摄入,要不您教我做几个清淡的菜?我也好学学您的拿手菜。”

    南母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南乔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了,我先教你这个!”

    就这样,婆媳二人在厨房里找到了共同语言。苏予锦虚心学习,不时夸赞婆婆的厨艺;南母也逐渐放开手,让儿媳参与厨房工作。虽然观念差异仍在,但至少有了沟通的桥梁。

    一周后的傍晚,苏予锦正在准备晚餐,米豆突然发烧。她量了体温,38.5度,顿时慌了神。南母见状,二话不说披上外套:“我去药店买退烧药,你先用温水给孩子擦身。”

    那一刻,苏予锦看到了婆婆眼中的关切与紧张,心中的芥蒂突然消散了许多。当南母冒着细雨买药回来,浑身湿透却第一时间查看孙子的状况时,苏予锦真诚地说:“妈,谢谢您。”

    南母摆摆手,语气却软了许多:“谢什么,米豆也是我的孙子啊。”

    那晚,婆媳二人轮流照顾发烧的米豆,直到凌晨体温终于降下来。苏予锦为婆婆泡了杯热茶,二人坐在客厅里,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聊起了天。

    “南乔小时候也经常发烧,”南母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他爸常年在外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带他。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整夜不敢合眼。”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去医院要走几公里。

    苏予锦静静地听着,突然理解了婆婆那些过度保护行为背后的原因。

    “妈,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她轻声说,“但有时候,我们可以试着用更科学的方法来照顾米豆,您说呢?”

    南母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你们年轻人懂得多,以后都听你的。”

    那一刻,苏予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她不仅在学习如何做母亲,也在学习如何经营家庭关系。南乔不在身边的日子固然艰难,但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许多。

    睡前,她给南乔发了条长信息,没有抱怨,只讲述了米豆退烧的经过和婆婆的辛苦。很快,南乔回复:“辛苦你了,谢谢你能理解妈妈。想念你们,很快回来。”

    苏予锦看着身边熟睡的儿子,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挑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