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章 格局碾压!工业标准化,农业现代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马德福刚才被李卫国的一番话怼得哑口无言,现在正憋着一肚子火,等着看这个毛头小子出丑。

    其他几位局长也在观望,毕竟这个年轻人说得太过惊人,让人半信半疑。

    李卫国环视一圈,忽然开口:“各位领导,今天请我来,如果只是为了表彰我修好一个炉子,那格局就太小了。”

    他主动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黑板前,拿起粉笔。

    刘书记眉头一挑,这小伙子还真是胆大,居然敢说格局小?

    “我们厂这次事故,根源不是耐火泥,不是工人操作,而是缺乏'标准化'!”

    李卫国开门见山,一句话就让全场安静下来。

    “什么是标准化?就是我制定一个流程,任何人,只要按照这个SOP来操作,结果就不会有偏差!”

    他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大字——“工业标准化”。

    “小到一颗螺丝的扭矩,大到一炉铁水的温度曲线,都应该有据可依,有法可循!这,才叫现代工业!”

    工业局张局长听得眼睛发亮。作为搞工业出身的他,深知现在各厂管理混乱的弊端。

    “你继续说。”刘书记示意李卫国接着讲。

    “比如我们轧钢厂的高炉操作,现在全凭老师傅的经验。老王师傅经验丰富,炼出来的铁水质量好。换个新人呢?立马就出问题。”

    李卫国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

    “如果我制定标准:什么温度下加料,加多少料,风压调到几级,每一步都有精确的数据和操作规范。那么任何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照着做,都能炼出合格的铁水。”

    马德福忍不住插话:“你说得轻松,那些老师傅的经验是几十年积累的,岂是说标准化就能标准化的?”

    “马局长说得对。”李卫国点头,“所以我的计划分三步走。”

    他在黑板上写下:“收集、整理、标准化”。

    “第一步,收集所有老师傅的经验数据。第二步,用科学方法整理分析,找出规律。第三步,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

    “一旦完成,我们不但能避免事故,还能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技术传承不再依赖师傅带徒弟,可以批量培养技术工人。”

    会议室里响起了轻微的讨论声。这个想法确实很有价值。

    李卫国趁热打铁,话锋一转:“同理,农业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再靠天吃饭,靠感觉施肥!”

    他粉笔一划,指向黑板另一边,开始飞快地画图。

    “这是我设计的'高效堆肥发酵池'。”

    只见他画出一个结构复杂的池子,标注着各种管道和分区。

    “进料口、发酵区、沼气收集管、高效液肥出口…”

    每画一处,他就详细解释功能。

    “城市里的有机垃圾、工厂的废料、农村的秸秆,全部倒进去,经过我配置的'高效复合菌群'发酵。”

    马德福嗤笑一声:“什么菌群,听都没听过。”

    “马局长孤陋寡闻不奇怪。”李卫国头都没回,“这种菌群能加速有机物分解,一边产生可以做饭烧水的沼气,另一边产出营养价值极高的有机液肥。”

    他指着图上的两个出口:“这不叫种地,这叫'资源循环'!这池子,就是一个能把垃圾变成黄金的聚宝盆!”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地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黑板上的图纸,脑海中努力想象着这个“聚宝盆”的神奇效果。

    垃圾变黄金?这话听起来玄乎,但李卫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信。

    刘书记激动地站了起来,他死死盯着黑板上的图纸,又看看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

    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建议,而是一整套关于未来发展的宏伟构想!

    “小李,你说的这个发酵池,建造成本高吗?”计划委员会王主任问道。

    “很便宜。”李卫国放下粉笔,“主要材料就是水泥和砖头,一个中型发酵池,成本不超过五百块钱。但产出的价值,一年就能回本。”

    “一年回本?”张局长眼睛亮了。

    “保守估计。”李卫国点头,“沼气可以卖给饭店,液肥可以卖给农民。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大难题。”

    马德福终于找到反驳点:“你说得天花乱坠,可这些都是空谈!有实际案例吗?”

    “当然有。”李卫国胸有成竹,“不过马局长可能没见过。这技术在西方已经很成熟了,只是咱们这里还没推广。”

    他这话半真半假。沼气池确实存在,但他说的这种高效复合菌群,是用21世纪的技术改良的。

    “既然你这么有把握,那就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刘书记拍板道,“市里可以提供一块地,你来建造这个发酵池。”

    马德福脸色一变:“刘书记,这万一失败了…”

    “失败又怎样?”刘书记冷冷看了他一眼,“现在的农业已经够烂的了,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

    这话说得马德福脸上火辣辣的。

    李卫国适时表态:“我可以立军令状。如果三个月内不能证明技术有效,我自动离开轧钢厂。”

    “好!”刘书记大手一挥,“我就喜欢你这种敢担当的年轻人!”

    他转向在座的各位局长:“大家都听见了,小李敢立军令状,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刘书记英明!”几位局长纷纷表态支持。

    只有马德福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公开反对。

    李卫国心中冷笑。这个马德福已经被逼到墙角,接下来肯定会想方设法暗中破坏。

    不过他并不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啊!

    正想着,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报告!”一个年轻的秘书推门进来,“刘书记,省里张书记的电话,说是紧急事务。”

    刘书记皱眉:“什么事这么急?”

    秘书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刘书记的脸色瞬间变了。

    “什么?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霍然起身,“散会!其他事情明天再说!”

    说完,他匆匆向门外走去,临走前回头对李卫国说:“小李,你的事我记在心上了,明天我会安排人联系你!”

    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很快会议室里就剩下李卫国和马德福两人。

    马德福阴森森地盯着他:“小子,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