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宏咋舌,好家伙,这个更会气人。
但是他一点都不气,反而有一种吃瓜的快乐。
他赶紧接着李文清的话说,“对,反正我也做不了你卫家的主,不如就报官法办。
到时候,你们听不听官府的,就与我无关了。”
一听村长要撂挑子,卫家人都愣了。
一直没开过口的卫兰兰和杨美芝,更是吓得胆颤,哭都不敢大声。
这对姑嫂站在一处,倒显得十分可怜。
卫家宁被李文清嘲讽,恨得牙痒痒。
但他知道审时度势,只要跟村长认个错,他还是会维护自家的。
至于敢给他难看的臭丫头,日后再找机会整治。
可是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开不了口。
他看向卫志江,希望他爹能牺牲一下脸面。
毕竟他以后是要做官的,怎么能在一个乡下的野村里,向个没品级的村长低头。
卫志江狠狠皱起眉头,他可是一家之主。
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村长,这事能不能不报官?今天这事,我们愿意道歉。”
“光是道歉不行,得按照律法来办,不然我也保不住你们。”
卫志江一直是个刺头,薛宏看他此时这么低微,很是解气。
卫志江犹豫了一会,还是又找上了卫知白。
他声音更小了,“老房子荒了,一时半会也住不成。
你想在家成亲,我跟你娘,你伯母也能帮衬你。”
卫知白本来也不愿意为了房子跟卫志江掰扯,爹娘的房子虽然得要回来。
但是已经被大伯一家住了很久,到处都很旧,而且也没什么好回忆。
他便干脆买了宅基地,盖个更新更好的过日子。
但此时松口,会显得李文清跋扈,他不能答应。
在卫知白那碰了壁,周志江又去求薛宏。
薛宏看了看李文清的面色,试探着说。
“你们二人成亲在即,为这个事耽误了不吉。
不如各退一步,暂时压下来。”
李文清装作思考,沉吟了半刻。
才恭敬地表示,村长说得对,感谢村长给我做主。
薛宏被拍了一连串花式马屁,相当的受用。
他心情好,自然要偏颇李文清。
“你上门抢东西在先,又殴打周家小闺女和王嫂子在后。
东西虽然没抢着,但是伤了人,得赔汤药费。
还抢了文氏姑娘的钱,罚你赔偿她二十倍。
你家上门闹事,辱骂清白姑娘家。
也得赔偿,就赔五贯钱。
别嫌多,私了不成就去法办。”薛宏坏笑。
杨氏一听到五贯钱,差点晕过去。
王老太见着好处,哪有不占的道理。
也上前跟薛宏说,周秀的脸被打伤了,耽误说亲。
薛宏觉得对,“嗯,小丫头的脸精贵,要赔三贯钱。
要是后面留疤,嫁不了人,再赔二十贯!”
卫志江倒抽一口凉气,杨氏哀嚎。
“哎呀,这是要赶尽杀绝,不给我家留活路啊!
今年饭都吃不上了,还几千几千的要。
我全家都死在这算了,活不成了!”
薛宏得意,叫你们家嘚瑟,当村长的还收拾不了你们。
“你呢,你要法办还是私了?”薛宏逮住想留的杨思玉,和气地问她。
杨思玉默默流泪,选择私了。
“可以,你在我村子里闹事,我就不追究了。
但是撞了孕妇,得给她找大夫。
孩子没事就罢了,要是有事你就赔……”
杨思玉生怕薛宏又说出个三贯钱、五贯钱的,吓得赶紧叫停他。
“孩子在肚子里,没落地前都谁都看不见的。”
“那孩子出生前,你就天天去照顾她,直到孩子出生。
她孩子生出来没事,你就没事。
不然,你就给我东杨村的娃娃抵命。”
杨思玉眼里噙着眼泪,恨自己多嘴提醒他这个干啥,只能点头答应。
现在只希望杨彩娟的孩子没事,不然她就得一命还一命。
薛宏可不是在吓唬他,边远地区民风彪悍,又天高皇帝远。
犯了杀孽的,直接要人抵命的事不少见。
即使肚里的婴儿,在他们眼里也算是一口人,跟活人没区别。
跟旁人,她还能赖几句。
但这是一村之长,他一带头,这东杨村的人就敢要了她的命。
村长发了话,李文清当场就跟卫家宁要钱。
“大堂哥不愧是读书人,就是讲道理。
答应得真爽快,咱们就按村长说的来吧。
钱款当面结清,免得害大堂哥失了文人风骨。”
李文清手一抬,冲他勾勾四指。
杨氏抢的几个铜钱,还撂在地上。
不多不少十二个,李文清挑眉,杨氏的手还挺快。
卫家宁黑着脸,他身上只有二两银子。
这还是为了给名师送礼,才带在身上的。
昨日才跟杨氏要来的钱,还没用在自己身上,转眼就要赔出去。
他皱着眉,“钱我们家认了,但是一时凑不出来这么多。”
“你们几个都把口袋翻一翻,咱们两家亲戚一场,我也不会强人所难的。”李文清温软地说。
在村民的起哄助攻下,卫家几人全身上下摸遍,竟然奇迹般地凑了六贯又一百二十六文。
能随身带这么多钱出门,可见家底之丰厚。
村民们顿时觉得,这钱还是赔的少了,该多罚些。
周志江的心在滴血,他是怕只留小儿子看不住家,遭了贼。
才把这么多钱都带在了身上,哪知还有这一出。
回家必须把杨氏往死里打,不然难消他的怒气!
“你该给我五千二百四十个钱,给周家人三千四百个钱。还差两千五百一十四个钱,怎么办?”
李文清心算厉害,等村长数完钱,她立刻就报出了数。
卫志江快气死了,差一点怎么了。
谁家讨债还能原数要回来,不折一半算好的了。
卫家宁提出回家取来,再补齐还她。
但周家人都不同意,觉得他肯定要赖账。
卫家宁脸黑得能滴墨一样,随时会爆炸的样子。
李文清倒是不在乎钱几时拿来,只要找回面子就行。
便对他说,“我跟你们亲近些,就由我吃点亏吧。”
大家都以为李文清会说,剩余的就不要了。
她却转而说:“不着急给,先写个欠条也行的。
两千五百一十四文,写明原由,时间。
咱们这关系,抵押就不用写了。
你们家都按上手印,逾期不还,我报官好有个凭证。”
她拿了两倍的赔偿,竟然还用报官威胁。
卫家宁处在爆发的边缘,一时竟没了言语。
李文清还在添火,“你是读书人,不会连个欠条都不会写吧?”
烦死了,张口闭口读书人、读书人的。
他还是第一次遇上,有人拿读书讽刺人的。
好像他读了十年书,反而还要被她看不起一样。
卫家宁装也不想装了,愤恨地瞪着李文清,在村长的见证下,签了一张侮辱性极强的欠条。
杨思玉如法炮制,也立了字据。
这场闹剧,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