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有庆是明白人,不需要李文清一而再地点拨。
他立刻抛去不必要的烦恼,一心跟翟成栋讨论起小麦发芽的事。
杨桃花并不插话,只是很认真地听着。
待几人聊完,李文清拿出一碗河虾。
“杨有庆,这个你拿回家,给彩娟蒸蛋吃。”
河虾本来也算常见,只是最近大家都忙得很,没工夫去河里找。
“这咋好意思呢,彩娟又没在东家这干活。”
杨有庆拿着虾,想给媳妇加餐,但是又不好意思。
“这是给员工家属的福利,她需要补一补。”李文清声音诚恳。
现在医疗条件太差,怀孕生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对啊,咱东家之前还给了我一双新布鞋呢。”杨桃花插着腰,一脸得意。
说起布鞋,李文清看着她赤裸的脚丫子。
眉头一皱,咋有鞋也不穿,不怕地里石子划脚吗?
另外两人也被引得去看她的脚,这也没穿鞋啊。
杨有庆嘴角一撇,疑惑问:“那东家给你的鞋呢?”
“放家里了啊,回家洗了脚再穿。”
也对,新布鞋咋能穿着下地,大家都不舍得。
老盯着人家的脚看,柴成栋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假咳一声,“我媳妇会编草鞋,改明天我让她给你编两双。”
李文清感觉现在这个状态不错,起码这三人现在很有同事间的氛围,还能互相送点小礼物。
谁知杨桃花不按套路说话,她眼睛一闪,“给我们种地的女人,一人编一双吧。”
柴成栋陷入沉默,这姑娘咋一点也不知道客气啊。
“我看不如给你们每人都编两双,钱我来出,算是发给你们干活用的。”李文清赶紧打圆场。
“那不行,草鞋不值钱,咋能要东家的钱。”柴成栋赶紧拒绝。
“这钱不是白送你家,是为了你们所有长工付的。我愿意给,你问问家里婶子愿意做不,一双三文钱。”
李文清不在小钱上计较,能给赋闲在家的人找点活干更好。
要不是天气马上凉了,其实可以发展一个编草鞋的小组。
“这么多?我娘能做不?”杨有庆知道这是东家让给翟成栋的好活,但还是没忍住,厚着脸皮问。
“能,多一个人编得更快。”
李文清没有犹豫,编草鞋赚钱在村民眼里也许是个好事。
钱不多,但也要公平。
三人向杨桃花看去,显然想问问她是不是也要分一杯羹。
“看我干啥?”杨桃花一脸懵逼。
算了,她家要是有人会的话,也不至于跟柴成栋要。
……
李文清这两日的晚上都在研究农业百科,她有心抄录出来,交给更多人看。
但现在人均吃不饱,还没有种粮的状态,没办法实现她的想法。
也就只能自己先看看,能口授出去多少算多少吧。
以后开了学堂,是一定要开一门农业课的。
只要东杨村的收成好,不怕没人来学。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方地分享,于民利好的事不应该藏私。
当她看到蝗灾的记载时,心里一跳。
洪灾过后接旱灾,来年必遭蝗灾!
东杨村在南方,即使天旱,河流湖泊也不至于干涸。
这不是正应了,蝗虫过境,向水而迁的说法吗?
李文清心如擂鼓,接着往下看。
蝗灾的防治方法不外乎就几种,头一年十月前焚烧虫卵。
次年四月到五月,可以借助鸡鸭鹅进行生物防治。
现在什么也不能做,而且李文清也不能很确定一定会发生蝗灾。
她不能说出去,不然会引起恐慌。
但最多到十一月,旱灾的威胁就会显现,有经验的老人一定能预测到来年的蝗灾。
李文清有些忧心,又去翻了超现实品类清单。
如愿找到杀虫剂之后,才算安了些心。
如果没有系统,她在面对这样的天灾时,还真是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翌日,东杨村的田里一片忙碌。
除了成杨村有几个人意图来打听,村里没进过任何外人。
现在正是秋种的时候,每个村子都在忙自己的地。
李文清抽空去看了一眼自家的新宅院,工匠们都很可靠。
没有因为男主人不在,而消极怠工。
从打地基开始,也不过是二十日的时间,如今连房顶都做好了。
“门窗已经快做好了,过两日直接来装。”
“多谢周叔了,你们的手艺真是没的说。”李文清真心觉得这速度很厉害,而且墙柱都是笔直的,很规整。
“能这么快这么好,还主要是你家给的工钱多,料好,人力也足。”周大海心想,能不好吗,工钱都快翻倍给了。
而且工人是三班倒,比一般盖房子能快三倍不止。
“那是你们的手艺值得给,还是得谢谢您了。”
周大海不太会跟女人说话,哈哈一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正挠头想,她咋还不走?
天上传来一声炸响,村长家的方向似乎还有些青烟飘起。
李文清心一惊,急急往那边跑去。
这是信号雷,就在她往那边赶的过程中,空中又接二连三地炸起两声。
召集村里人不需要这样,这种雷显然是为了给更远处的人看的。
“发生什么事了?”
严姝静迎了过来,“你来得正好,赶紧给你夫君收拾些贴身行李。那位是邱校尉,专门负责征兵的。”
她说完一侧身子,给李文清介绍了那来征兵的校尉,邱昭良。
那人一身轻甲,腰间挂着长剑,头上是一顶束着红缨的头盔。
李文清看不清那人面目,但是也能隐约看出这人身份挺高。
应该是薛宏动用了私人关系,专门来接卫知白从军的熟人。
“来得这么快?”
“可不就是嘛,我爹的信寄出去,还等回信呢,他人就来了。”严姝静也觉得突然,“你要是不想让他去,现在说还来得及。”
等山里的人看见信号,再赶下山来,至少也得一两日。
要是反悔,现在就是机会。
哪有刚成婚的女人,愿意守活寡的呢?
一个人过日子太难了,她还想再劝劝李文清。
李文清是有点舍不得,但这是卫知白现在唯一能走出东杨村的机会。
也是她俩一早就商量好的事,她客观上是支持他的。
李文清说不出一个‘不’字来,她扭头走出村长家。
“我回家收拾东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