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6章 买商铺
    新丰镇的商铺大部分都是民间自有的,也有少数被官府没收在手的,类似于法拍。

    但是官府的铺子数量太少,没什么选择空间,也只能租赁,不可买卖。

    李文清看好镇南的那条街,是新丰镇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南街挨着群居区的尽头位置,好像有几家小型商铺。

    她的目标就是那些,从周氏医馆出来后,走到结尾就能看到。

    眼见有一家带阁楼的包子铺,店面不大,大概三十多平米。

    包子铺的幌子上写着出售的字样,李文清心中一喜,带着卫兰兰和卫谨言进了门。

    “老板,给我们上两笼汤包,和三碗甜汤。”

    店里没有客人,李文清三人找了张靠窗的位置坐。

    “好嘞,女客稍等。”老板掀开蒸笼,雾气蒸腾而上。

    “师傅,咱不是刚吃过早饭才出来的吗?”卫谨言压低声音。

    “我看上这家铺子了,先探探虚实。”李文清食指点在嘴上,示意两人低调一些。

    如果直接说明来意,不利于讲价。

    卫兰兰和卫谨言听闻后,都有点紧张,在意地四处打量起来。

    店门口摆着几个大火炉子,炉子上七八层笼屉摞在一起,丝丝热意冒出。

    店内有一个高柜台,是老板算账的收钱的地方。

    柜台旁的桌子上放了几十个同样大小的笼屉,看样子之前的生意不错。

    这家包子铺的布局和桌椅都很齐全,就是有些破旧。

    李文清估摸着这家店,怎么也要三五十两银子。

    心里有了底价,就可以开口攀谈了。

    等老板端来吃食后,李文清看似随口问道:“你家包子生意不错,怎么想着要专卖呢?”

    自从贴出出售的字样后,进门的食客多少都会问一问,随便聊几句。

    老板也没多想,“倒不是生意的原因,是我家老娘身体越发不好,家里还有婆婆也要人照顾,我实在忙不开。”

    没想到这老板还是个孝顺的人,她看着已经有五六十岁的样子。

    婆婆和亲娘都健在,大概率是家庭和睦,子女孝顺。

    这个时代五六十岁的人,还能有机会床前尽孝,是很稀奇的事。

    卫兰兰也有些感叹,这位老板过得真不错。

    “原来是这样,那您这铺子准备多少钱转?”

    李文清有些失望,对方没有难处,也不着急。

    怕是还要在她的心理价位上,再多个几贯钱了。

    一听李文清有意思要买,老板多看了她几眼,卖吃食很辛苦,娇嫩的小娘子好像不是卖包子的料啊。

    “我家是本分人,不多要,就按着咱们这条街的明价,四十五贯钱买断。

    楼上我是放杂物的,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后面还有个小院子,院子里还有一口井呢。

    打井至少也得一贯钱呢,也就是年头多了,找个人来清理一下也花不了几个钱。”

    四十五两在李文清能接受的范围内,自古商铺就比住房要贵得多。

    而且这个维度的商铺买来,也包含了地皮,属实是不算贵了。

    只要有钱可以推平了重新盖,只要去官府登记就行。

    “你这家店都快排出街尾了,店面也旧,再便宜点。”

    挑理的是买货人,老板也不气恼,仍旧笑盈盈地说。

    “店铺确实就是这个价了,你出门随便打听,我这个位置就值这些。

    要是到了这条街中间那地方,一二百两人家也不一定卖呢。

    我就是做吃食生意的,这个位置很好,人很多。”

    李文清没接话,就看着卫谨言一用力把桌角抓掉了一块。

    “你看,你家的桌椅都快朽了。店里的东西都得换新的,也是好大一笔钱。”

    老板一愣,自家的桌椅怎么酥吗?眼见着那小姑娘又准备去掰店门的框木,老板赶紧喊停。

    “最多给你便宜一贯钱,我那些大炉子还有好些木炭,也送你了。”

    老板说罢撩开后门的帘子,果然十来平米的小院里七零八落地堆了不少木炭。

    木炭也算是稀罕物,比木柴耐用,也更贵一些。

    只是这个堆法,真的不怕失火吗?

    李文清皱着眉,飞快地在心里计划着怎么防火。

    老板看在眼里,还以为她觉得贵。

    干脆咬了咬牙,心一横,“我还有个不外传的包子馅秘方,也一并送你了。”

    李文清目光向她看去,显然是老板误会了什么。

    这里的人把家传的秘方看得很重,李文清也不稀罕别人的秘方。

    她的食谱里,各种美食繁多,肯定比这家店里的包子好吃多了。

    “我不打算开包子铺,但是你这家店我很有意向。只是不知道你家隔壁的铺子能不能转,我觉得院子还是太小,不够放东西的。”

    老板大概是怕李文清这是在套话,不想买她家的铺子,而改去买隔壁的。

    她支支吾吾的开口,先是问:“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卖杂货。”

    原来是卖杂货,那确实需要地方放各种货物。

    “我后面那家卖瓷器的好像也要转铺子,他们那条街,比咱们这边便宜的多。

    他家的后院和我这连着,他家院子大。”

    那家瓷器铺子虽然位置便宜,但是店面大,算下来比包子铺还贵。

    老板觉得李文清在两相比较之下,应该不会去选后面的店。

    毕竟杂货铺也得看人流量,还是她家的位置好。

    李文清很心动,她肯定还要再开别的店的,如果能打通两家铺子一起经营,日后开辟新业务更方便管理。

    当即决定让包子铺的老板引见,去见了后街的瓷器铺子老板。

    那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一脸憨厚相。

    瓷器店果然比包子铺的价格低了三成,但是因为面积大,最后算下来七十多两。

    李文清略一讲价,那人就给她抹了尾数,七十整就愿意卖给她。

    商铺的买卖需要私下里先签契约,再拿着契约去官府过户。

    过程并不繁琐,只要两方身份清白,契约齐全,不消一刻钟就办好了。

    这事都不由李文清去跟人交涉,那包子铺的老板是个能说会道的。

    “哟,这两家铺子的价钱可真公道。”

    “那可不是,这小娘子人好,我们都是诚心卖给她的,怎么会抬价呢。”

    包子铺老板跟官府办事的人聊得热火朝天,人一高兴,连一丝好处都没跟几人索要。

    这样的交际能力,要不是知道她要回家尽孝,李文清都想挖人了。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她岂不是能乐得清闲。

    李文清心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影,石丹凤性格外向,磨炼几年怕是能比这位包子铺的老板还要健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