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5章 良田和美玉
    卫兰兰点点头,心里十分感激李文清。

    她跟父母家断绝关系,不是光彩的事。

    嫂子不是个会说人长短的人,即使跟关系最好的姜萍娘子都没说过她。

    眼见着李文清带着卫谨言又去买路边的手串,两人贴在一处好得不行。

    她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卫谨言虽然命苦没了娘,但是十来岁就遇见嫂子能过好日子了。

    “小妹,萍姐,快来看看这个。”李文清转头招呼她们。

    “你自己看你的,我不要这个。”姜萍节省惯了,说啥也不要。

    李文清使尽浑身解数,往她手上套。

    “好看得很。”

    “好看我也不要!”姜萍倔强无比,把手串撂在摊子上,拽着李文清和卫谨言快速跑了。

    袁应立默默走到摊子前,跟老板赔不是。

    还出钱把刚才几人看上的手串,都买了下来。

    小摊老板连连道谢,客人看了不买是常事,手串不是啥稀罕物,轻轻撂下完全不会坏。

    没想到这家娘子的夫君这么疼人,还跟在后头悄悄买走。

    卫兰兰看来,也有些稀奇。

    她从没见过谁家的夫君这么好的,爹娘之间多是拌嘴打架。

    而袁应泰早就见怪不怪了,他还嬉笑着凑上去打趣自家大哥。

    “哥,你花钱买这个,是不是想挨嫂子的骂?”

    “滚。”大哥的威严不容侵犯,袁应立一脚踹了过去。

    袁应泰借机小跑两步,作势要去告状。

    结果惨遭大哥黑手,被勒住脖子挠得哈哈直笑。

    袁应立打听了卖牛马的行市,几人去逛了逛。

    说来相当顺利,李文清本来觉得挑选牛是个技术活。

    还琢磨着要不要把系统叫出来,给她掌掌眼。

    结果王小壮在栅栏外一转,就叫来一头黑亮的水牛。

    同类相近,李文清干脆就选了他。

    一头牛十贯钱,多年的行价,无需拉扯讲价。

    除此之外李文清还买了一头驴,这驴有只耳朵不太齐全。

    这在李文清看来无伤大雅,但是在当地人来看就不是好兆头。

    大多数人不会买个残缺的牲畜回家,因此这驴原本的下场可能是被宰杀卖肉。

    卫谨言摸着驴耳朵上的毛发,“师娘,我觉得这驴特别好看。”

    “好看就买回家慢慢看。”

    师娘大手一挥,付钱的样子像发光的神女。

    “我给你取个名,就叫美玉吧。”卫谨言一手拉着绳子,一手去拍那驴子的脑袋。

    卫兰兰觉得可笑,也转头对着新买的牛说,“咱家的牛也得有名字,嫂子你说他该叫什么好?”

    “你看着起吧。”

    李文清实在觉得自己到这个年纪了,还给牛马取名字,有些幼稚。

    “良田,咋样?”

    “好,希望他日后去的每一块地都是良田吧。”这寓意不错,李文清点点头同意了。

    “清清,你回去记得叫家里的工匠,给搭上一个牲口棚子。”姜萍嘱咐。

    镇上这边的棚子,自然有袁家兄弟去做,李文清不用操心。

    “好,我回去就说。”

    几个商定今天先把两处的院墙打通,方便来回走动。

    在袁家兄弟干活的时候,李文清和姜萍在一边商量铺子的事。

    “铺子具体如何经营,卖什么,定多少钱的价,你们自己拿主意。

    只是我还准备,让东杨村里做些市面上没有的东西。

    那些东西我会给你们定价,每隔五天送到镇上来。”

    “哪用得着你们送,叫他们哥俩去拿就行了。”姜萍朝正在推墙的袁家兄弟指了指。

    李文清摇摇头,这位姐姐倒是从不矫情,把家里夫君当成万能的用。

    “村里人手那么多,还找不出一个送货的吗?哪用得着你们抽时间回去拿。”

    对了,她现在是个东杨村的东家,家里长工不少。

    姜萍一拍脑子,“对啊,我把这事给忘了。”

    袁应立干活之间,还抽空哀怨的看了姜萍一眼。

    等日头西斜,几人才又打道回府。

    店铺里的活太多,不急在一时做。并且店里还没置办粮食和炊具,也没有居住条件。

    姜萍郑重其事的落了锁,不禁感叹道:“前两个月咱还在荒郊野岭喝风吃土呢,如今也有两家铺子了。清清,我家真是托了你的福。”

    “人善福自来,这可不是托我的福。”

    因为在姜萍的力劝之下,李文清只买了牛和驴,并没有配车架。

    袁应立把来时的板车套在良田的身上,车上空空的,两个牛车分别拉了几人,回程特别的快。

    几人进村时,村口守门的人惊奇不已。

    “东家,你这是给家里买了牛车吗?”

    “是啊,想着来往能便捷些。”

    至于那驴子美玉,一看到他残缺的断耳,竟无人开口询问。

    这样的牲口,多半是要宰杀吃掉的。

    也许东家捡漏,准备买回来开荤呢,马上就要进肚子的东西,不值得问。

    卫谨言敏感,跳下牛车,陪着美玉一起步行。

    村里看美玉的眼神不好,她不喜欢。

    “师娘,咱家的良田和美玉,以后我来照顾吧?”

    “你要的,自然是你照顾。至于良田……”

    “也给我照顾吧!”卫谨言踮着脚,去攀牛车上的李文清。

    “嫂子,放牛割草很清闲的,让她有个玩处也好啊。”卫兰兰开口劝道。

    她觉得放牛割草,总比在家里成天地研究匕首和弓箭好。

    听说不累,李文清点头答应,“好吧,不过你出门不能上山。”

    卫谨言连忙答应,牵着驴子跑快了几步。

    与此同时,村里各处的人都快速地知道了文娘子买牛车的事了。

    “听说了吗?咱东家买了头牛回来。”

    “真的?咱村里除了王春花家,这还是头一遭吧?”

    “吃完饭去看看?”

    “晚上跑去惹人嫌,明早去交药材,再去看看。”

    “还是你聪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