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贾张氏进去了,棒梗他们几个消停了一段时间。
在李青和秦京茹的撮合下,秦淮茹的目光也从傻柱身上移开了。
毕竟现在傻柱一心只有冉秋叶,哪有李青他们新介绍的冤大头香。
要说给秦淮茹介绍的这个人,那可是李青千挑万选出来的。
那人名叫张强,人如其名又高又壮。
看着特别老实,工作又稳定。
就在他们轧钢厂对面的那个汽车厂里。
而且人虽然年纪比秦淮茹大点儿,但是人家没结过婚呀!
这家里就他一个人,也没有负担。
也不介意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
但是,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好的事儿。
人家说了,不介意秦淮茹有三个孩子。
但是,结了婚必须得给他生一个自己的孩子。
而且,必须得是个男孩儿。
这李青当然不敢跟他保证什么了,他说自己只负责牵线搭桥。
能发展到哪一步,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秦淮茹那边,李青当然也没有告诉她这回事了。
毕竟他只是想转移秦淮茹的注意力,不要老是去傻柱哪儿搞破坏。
顺带,再气一气贾张氏。
老实说,穿越过来了这么久。
除了贾家,他跟四合院儿的这些人、只能算是住在一个院儿里的陌生人。
但是贾家就不同了!
李青活了两辈子,就没见过一家子都这么讨人嫌的。
就真的,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一开始知道秦淮茹在接触新对象的时候,棒梗几个还是心里还是抗拒的。
毕竟秦淮茹要是把他们抛下,他们不就完了?
但到底是一群孩子,终究还是没架住张强给的糖衣炮弹。
秦淮茹见张强对几个孩子这么好,这几个孩子也并不反对、心里就更加满意了几分。
老实说,张强对这几个孩子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甚至,比从前的傻柱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强在汽车厂呆了很多年,工资也不低。
秦淮茹一开始也怀疑过,他人长得也不算丑的看不下去、工作也不错、工资又高,怎么会拖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
不过后来接触下来,她就渐渐的懂了。
张强这人,实在是太过老实。
甚至老实的有点儿木讷了。
年轻小姑娘,谁会喜欢一个三棒子打不出个屁的男人?
不过,秦淮茹倒是蛮喜欢他这点的。
有钱的免费劳动力,关键是还不太聪明。
这简直不要太棒!
秦淮茹自认为是拿捏住了张强,找了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冤大头。
而此时,四九城某饭馆里。
张强与李青面对面的坐着,浑身上下哪还有秦淮茹所认为的“老实、木讷”。
张强端起一杯酒,豪爽的对着李青说道:
“李青兄弟,来我敬你。”
一杯酒下肚,李青面色如常。
“你最近,跟我大姨子发展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张强嘿嘿一笑。
“还得多谢兄弟你啊!”
“目前进展的一切顺利,那几个小的、我稍微给点零花钱就乖乖闭嘴了。”
“秦淮茹这身段儿,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等到时候我儿子出生了,我一定带着厚礼亲自登门道谢。”
李青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等以后你跟我大姨子结婚了,咱们俩就是连襟了。”
李青的话,大大的取悦了张强。
张强看李青的眼神,也是越来越诚挚了。
张强之所以一把年纪了还没结婚,其中的原因当然不是秦淮茹所知道的“老实、木讷”。
相反,张强这个人脑子灵活的很。
年轻的时候,活脱脱的就是“翻版许大茂”。
不过他很聪明,从来不勾搭身边的人。
这才没有烂了名声。
这现在身边的人都成家了,孩子排着队去打酱油了、他这才开始着急了。
像他这种条件的人找对象,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
找一个年轻漂亮的,人家看不上他。
找一个跟他一样的女工人,人家嫌他没有父母帮带孩子。
至于,找一个农村户口的?
张强觉得自己虽然有点儿急,但是也还没急到那种地步。
毕竟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逍遥自在的日子过的太久了。
娶一个农村户口的老婆,以后还是也只能是农村户口。
没有城市户口就没有定量,就吃不了商品粮。
也就是说,原本他一个人的份、现在就要用来养活三个人甚至四个人。
虽然他的薪资水平,在整个汽车厂里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了。
真找个农村户口的老婆,偶尔去去鸽子市场、也不是养活不了一家人。
但是他觉得,没这个必要。
所以当李青给他介绍秦淮茹的时候,他听到对方是对面轧钢厂的。
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虽然她是个寡妇,还带着三个孩子。
但是三个孩子都是城市户口,都有定量。
这还怕什么?
关键是秦淮茹也是城市户口,以后他们俩的孩子也可以跟母亲一起,上城市户口。
再加上他的工资和秦淮茹的工资,一家人还愁过的不好?
至于秦淮茹的几个孩子,那好办。
正好家里没人看孩子,他们这几个做哥哥、姐姐的也该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了。
现在对他们有求必应,是因为秦淮茹还没得到手。
等结完婚,他就不信自己还收拾不了那几个小的了?
小姑娘他已经不稀罕了,太难哄了。
像秦淮茹这种吃过苦的女人,才是最能干、最懂事的。
秦淮茹和张强不过是各取所需,谁也别说谁黑。
不过李青倒是很好奇,如果张强知道了秦淮茹上了环…
那故事,一定很精彩!
也不知道秦淮茹是会选择成全张强,自己去摘了呢、还是宁死不屈呢?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秦淮茹愿不愿意、最终的结果都会如张强所愿。
毕竟,张强可不是另一个傻柱。
现在他在秦淮茹身上花的越多,将来秦淮茹就越是跑不掉。
吃完饭后,李青和张强就各回各家了。
这厂里马上就要开工了,秦京茹也回家去了。
这会儿,他家又只剩下他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新淘的黄花梨木大柜子,突然想起来贾张氏好像还没出来。
贾张氏金耳环,已经被李青给卖了。
这个年代的金银首饰,别看小还挺沉的。
小小的一对耳环,居然有四、五克重。
不像李青他们那个年代,看起来很大一个东西、实则是个空心的。
按照现在八块钱一克的金价,李青一共卖了三十七块钱。
虽然这听起来很少,跟后世动辄几百块一克的金价一比、是便宜的有些不可置信。
不过,这毕竟年代不同。
在这个年代,三十七块钱也不少了。
卖完金子后,李青转头就去了鸽子市场。
在这个年代,古董并不值钱。
不少吃不上饭的人家,都会把家里祖传的一些老物件儿,拿去鸽子市场换食物。
深知后世古董身价的李青,也想去碰碰运气。
他在市场逛了一圈,也没有看到自己想找的东西。
最后却在他以前摆过摊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小伙子出来卖字画。
而且这个小伙子李青也认识,就是上次他给过橘子的那个。
他走到小伙跟前开口说道:
“你这幅画怎么卖呀?”
也许是等了半天也无人问津,小伙子一听有人问、赶紧抬起头说道:
“这个不卖钱,可以用食物来换。”
小伙子说完这句话后,似乎也认出了李青。
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开口说道:
“是你呀,大哥。”
“不好意思,刚刚没认出来。“
李青无所谓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可以给我看看你的画吗?”
李青给过他一个橘子,他一直记在心里呢。
这会儿见李青对他的画感兴趣,便特别热情的让李青随便看。
“这是我家祖传下来的,我也不懂。”
李青对古董字画也没什么研究,但是他在博物馆里见过真迹呀!
他端详了一会儿,可以确定这幅画是真迹无疑。
“这画我要了,你想换多少粮食?”
那小伙子见他这么爽快,小声的说道:
“二十斤棒子面、两斤板油,您觉得成吗?”
李青点了点头,示意他跟自己出去。
小伙子高兴收起画,麻溜的跟在李青身后。
路上,那小伙跟李青说起了这幅画的来历、以及自己卖画的原因。
李青想着他家既然有古画,会不会还有别的什么老物件?
他是这么想的,也真的就这么问了。
那小伙儿倒也实诚,倒豆子般的就将自己家的老底儿都给交代了出去。
而李青就这么以十斤猪肉和三十斤棒子面,换到了一个半人高的黄花梨木古董柜子。
猪肉这种东西,李青现在是不缺的。
上次的神秘大礼包里,他开出了不少家禽、家畜。
现在勉勉强强,也算是实现“吃肉自由”了。
而那个小伙儿一家,也因为这四十斤棒子面、两斤板油、十斤猪肉,解了燃眉之急。
那小伙还挺良心,非要帮李青把柜子搬到家里去。
李青也不是搬不动,但是有人帮忙也不错。
思绪回笼,李青心念一动。
贾张氏也在保卫科待了那么久了,也是时候把她放出来了。
不然这戏,还怎么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