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0章 黄袍加身,非我所愿!
    京极家的掌权其实一直是属于风平浪静型的。

    就拿rb历史来讲。

    终结战国乱世始终绕不开的三个关键人物。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与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同,这三人属于是一脉相承,奠基人是织田信长,夯实基础的是丰臣秀吉,而摘取最终果实的是德川家康。

    很多时候人们戏称是德川家康能龟,活到了最后。

    其实不然。

    这三人其实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缺一不可。

    织田信长凭借自身能力将“尾张系”发展了成了“大公司”,但是在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因为内部不团结导致“董事会换届”。

    而因为事情爆发的太过突然,没有确立继承人,最终导致公司分裂。

    丰臣秀吉这个时候抓住机会,重新整合了分崩离析的公司,并且重新做大做强,而且还上市了。

    但是,丰臣秀吉出身太低,内心比较自卑,再加上继承人的原因,导致公司内部不稳。

    本来是准备发动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但是低估了自己的对手也高估了自己,最终打了两次打败仗。

    这两场败仗直接打空了丰臣家的积蓄、人情,也丢失了丰臣秀吉好不容易取得的威望。

    更重要的是,原本跟着丰臣秀吉混的很多人突然发现继续留在公司没前途了。

    如果丰臣秀吉能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能够在暮年给予继承人支持,培养一个可以服众的接班人,或许丰臣政权还能继续存续一段时间。

    但是偏偏丰臣秀吉晚年昏招频出,光是一个继承人问题就闹得家中沸沸扬扬迟迟没有安定下来。

    再后来,德川家康的上位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这三人其实不能分开来看,三个人缺一个都不可能统一整个rb。

    而京极家的路线跟历史上的这三人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京极家是三管四职家出身的老牌武士家族,祖上阔过,在武士集团内部有认同感。

    这一点是丰臣秀吉不具备的。

    其次,京极高政三十年时间就压制了整个rb,而且家中团结,外部盟友众多。

    这又是织田信长做不到的,织田信长只会一味的攻伐,盟友非常少。

    做到这一步,就不需要再有一个“德川家康”了,因为京极高政已经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所有条件。

    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宗教信仰支持、武士集团的认同、朝廷公方的配合。

    当这些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京极家做天下人的位置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一切是那么的波澜不惊而又让人觉得很合理。

    如果说,京极高政只想做个征夷大将军,那在足利义真请辞的时候便可以无缝衔接了。

    但是京极高政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征夷大将军的位置。

    说到底,rb名义上永远是天蝗最大,而征夷大将军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他可能现在很nb,但不能永远都存在。

    再过几百年,当资本铸造的钢铁巨舰驶入rb海的时候,京极高政建立的“京极幕府”又将重蹈原本历史覆辙。

    所以,京极高政想做点什么。

    

    京极馆。

    京极高政让人关好大门,然后起身从身后的书架上拿出了一封文书,放在了案几上。

    抬头看向面前的上杉政虎等人,缓缓开口道“在座的都是幕府的股肱之臣,亦是各地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天下稳定离不开各位的支持。”

    “既然都是自己人,那吾也不藏着掖着了。”

    “但是在说明下一步的计划前,请各位在这封联名书上签字画押吧。”

    说完,京极高政将文书向前一推,一封密密麻麻写满汉字的文书被推到了众人的身前。

    “看完下面还有一封,别忘了。”

    说完,京极高政往椅子上一躺,端起一杯茶便慢慢品了起来。

    细川真之上前郑重的将俩封文书接过,然后五个人便围坐在一起慢慢看了起来。

    上杉政虎、大友宗麟、细川真之、伊达晴宗、最上义守这五人,分别是关东、九州、四国、奥州、出羽的话事人。

    也代表了地方武士集团中最强的五个势力(西国地区和中国地区基本上被京极家控制)。

    五人仔细看完文书之后顿时面面相觑。

    《请立天皇神位疏》

    《公武归一令》

    前者是说天皇名位保留,但不再由具体的某个人担任,而是作为神只继续存在。

    于全国各令制国设立天皇神宫,每年照常参拜。

    原有皇室成员都封为“神职”,分散到各地管理神宫,由当地大名负责供养。

    朝廷的原有建制基本不变。

    而这就牵出第二条,即《公武归一》。

    《公武归一》规定,武士和公卿都有出任新的中央朝廷职位的资格,以往的官位将落到实处。

    比如上杉政虎,武家身份是关东管领,而朝廷官位是弹正大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往弹正大弼只是一个名头,一种身份的象征,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普通的武士。

    但是《公武归一》之后,上杉政虎的关东管领和弹正大弼都是实际职务。

    即上杉政虎既是掌管关东地区的实权大名,又是能够参与中央决策的弹正大弼(相当于御史中丞,二号人物)。

    如此一来,武士不光有实际的地方控制权,也有一定的中央决策权,相当于提高了整个武士集团的影响力。

    这对于武士,特别是在座的有身份的武士而言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是同样的,朝廷的公卿也将获得地方上的领地。

    因为武士进入中央之后,原本属于公卿的席位自然会大幅度减少,而一些原本就出身高贵占据要职的公卿自然不会同意。

    而为了弥补这些失去坑位的公卿,京极高政便决定让公卿重新拥有领地。

    这便是《公武归一》,公卿可以是大名,而大名也可以是公卿。

    最终的目的是将两套体系整合成一套班子。

    因为京极家原本就是两套体系的实际控制者,施行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也更利于京极家将权力集中。

    “所以,太政公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不同于以往的,一个全新的政权?”上杉政虎喃喃道。

    京极高政点了点头,“不错,吾确实是这样想的。”

    “而你们五人,将是这个新政权的核心人物。”

    京极高政走下座位来到五人身边。

    “新的政权不光是属于京极家,也属于在座的各位。”

    “未来,由我们共同书写。”

    京极高政伸出了右手。

    上杉政虎五人稍作犹豫,便也纷纷伸出了手搭在了一起。

    五人相视一笑,仿佛只是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但这举手投足之间又将有多少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呢?

    京极高政心里忍不住发出叹息,黄袍加身非我所愿啊。

    就此,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议正式达成了基本共识。

    发起人:正一位太政大臣、朝廷摄政,管领、幕府执政,京极高政。

    参与者:弹正大弼关东管领上杉政虎,右京大夫四国探题细川真之,左卫门督九州探题大友宗麟,左京大夫奥州探题伊达晴宗,民部大辅羽州探题最上义守。

    史称《京极馆决议》。

    喜欢京极家的野望请大家收藏:()京极家的野望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