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697 有事儿,他是真上啊
    “……”

    这让人有些为难。

    虽然器官捐献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但那种潜在的影响,东莲的几个院长都是能感受到的。

    要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情况倒也算了,东莲太偏僻,人口也越来越少,人家瞧不上。

    可现在这种情况,是东莲矿总自己先上报的,患者家属以及患者健康的时候都签署过类似的协议。

    李秋波觉得有些棘手。

    他看向罗浩。

    “那我和省里的人交流吧。”罗浩微笑,把所有的锅都接了过来。

    李秋波打心眼里欣赏罗浩这孩子。

    平日里看着谨小慎微,苟苟嗖嗖的,全无年轻人的莽撞劲儿,可关键时刻从不含糊,他是真上啊。

    甭管那服药自杀的姑娘是真脑死亡还是尚存一线生机,单冲小罗教授二话不说就往ICU闯的架势,李秋波就在心里给他竖了一万次大拇指。

    老院长只是微微颔首,将满腹感慨化作沉默。

    窗外的夕阳透过百叶窗,在他花白的鬓角镀上金边,也将那份不便明言的赞赏藏进了眼角的皱纹里。

    “秋波院长,那我先去看患者了。”

    “小孟,跟我走。”罗浩招呼“小孟”。

    “小罗,那面来人,你态度好一点。”李秋波终于憋出来一句话。

    “嗯,这么快,估计是省城的人。我应该都认识,即便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应该认识我,没事。”

    这叫啥话?

    说完后,罗浩带着“小孟”转身就走,李秋波深深的看着罗浩的背影,一时之间有些迷茫。

    就像是罗浩不上台,只让医疗组的小医生上台做难度极高的半充气腹腔镜手术一样,这小子一旦嚣张起来,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人噎半天。

    “秋波院长,我盯着点,有任何事,我马上跟您汇报。”林语鸣道。

    “我不走,在他们值班室眯一会。”李秋波笑着拍了拍林语鸣的肩膀,“语鸣院长,小罗……我看是带情绪啊。”

    “好像是。”林语鸣也有些挠头。

    “走走走,你也不会抢救、治疗,来给我讲讲小罗教授的情绪从哪里来。”

    来到值班室,icu主任忙前忙后,但却不知道做点什么。

    李秋波把他撵走,让他去治病,随后打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空气。

    “语鸣院长,就咱俩,你跟我说实话。我今天就是觉得小罗教授的情绪有问题,平时多温和一孩子,怎么今天一个正常的脑死亡患者想要捐献器官,就跟踩了他尾巴似的呢。”

    林语鸣沉默,努力回想。

    李秋波也没打扰林语鸣的思绪,过了足足一分钟,林语鸣才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小螺号刚回来的时候好像对器官移植没什么抵触。那时候不是某省为了疫情零死亡给肺纤维化的患者做肺移植么。”

    “我记得有这事儿。”李秋波笑呵呵的评价了一句。

    “当时我说了点牢骚话,有这医疗力量,用在哪不好。可小螺号说,谁家患者不是患者呢,人家经济水平高,技术水平也高,愿意做就做好了。”

    李秋波静静的听着。

    “后来没几个月,小螺号好像就改了想法。隔壁市不是请锡无的手术、重症团队做了一台肺移植手术么,算是开创了咱省内的先河。小螺号对这件事表现的很不屑,我问他为啥,他也不说。”

    “当时我还以为是这孩子跟我抬杠,我说的就是不对,换到他那,不管怎么都是对的。可有次我听说一个外科院士在南方建了一家私立医院,专门做脏器移植手术,就跟小螺号说。”

    “他怎么说?”李秋波笑吟吟的看着林语鸣。

    “他很少见的骂人了,还骂的挺脏,像什么……”

    说着,林语鸣忽然顿住,有些尴尬。

    “你看你,语鸣,就咱俩。”李秋波有些不满意。

    “秋波院长,官场现形记您看过吧。”

    “里面有个后补官员,为了巴结张之洞,把儿媳妇送给张之洞当小妾。”

    “???”

    李秋波怔住。

    这么大的瓜!

    “大概就是这样,但那俩人都算是医疗圈的老前辈,罗浩平时也都尊重,不提这些八卦事件。用他的话说,挣钱么,不寒碜。”

    “呵呵,然后呢。”

    “直到那位大院长开了私立医院专门做肝移植手术,小螺号就开始指名道姓的骂,我能看出他不高兴。”

    “emmm,肝源有问题?”

    “不知道,后来我看见几个新闻,比如说锡无的那位最开始去了加拿大,师从当时世界顶级肺移植专家,最开始的肺移植手术,肺脏都是他老师从加拿大带过来的。”

    李秋波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潭水的深度。原以为只是暗流涌动,哪曾想底下竟是惊涛骇浪。

    回想罗浩当时二话不说就把责任揽下,准备独自扛下所有配型压力的决绝,这份担当的分量,在真相浮出水面后显得愈发沉甸甸的。

    窗外的暮色渐沉,将老院长花白的鬓角染上几分沧桑。

    他想起罗浩转身时那句轻描淡写的“我来处理“——年轻人说得轻松,可背后要扛的,却是足以压垮很多人的惊涛骇浪。

    “哦,再往后呢?”李秋波不动声色,继续询问。

    “24年的时候哥伦比亚机场发现两万具尸体的事儿,您知道吧。”

    “知道,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发现的。我从前只知道那面乱,不知道竟然这么乱。”李秋波道。

    “是啊,还有就是乌克兰那面。我联想起小螺号对脏器移植的态度,大概明白了什么。”

    “明白什么了?”李秋波对林语鸣说话遮遮掩掩真是很烦。

    只是虽然李秋波摆出大院长的架子,林语鸣也不再说,只是嘿嘿的赔笑。

    “不就是和国外资本串通,拿了好处么。”李秋波斥道,“国内市场这么大,谁不想进来分杯羹。当年苹果4刚上市的时候,好多年轻人卖肾买手机,苹果又叫肾机。”

    “大概是这个意思,小螺号可能是因为……我随便说的啊。”

    “你说。”

    “柴老板是北方人,咱医疗界南北派做手术有区别,竞争也激烈。我估计是柴老板给小螺号灌输的一些价值观,所以他对这类事情特别不想接触。”

    李秋波大约明白了一些什么。

    有些话本身不能说的太清楚,说到这里,也是林语鸣尽了力。

    原来是这样。

    想来也是,哥伦比亚、缅北,那都是成熟的产业链。

    要说想要靠着捐赠支撑起产业链,那是纯粹的开玩笑。

    “对了!”林语鸣开始八卦,“秋波院长,前几天我和一个在国外做生意的人吃饭,听他说乌克兰的姑娘代孕,已经做成乌克兰的第三大产业。”

    “啥?一个国家的第三大产业?”

    “是啊,我也不信,但他拿手机找到官方资料给我看,的确是。他说先代孕,后来还有什么,最后就变成零件了。您说,外面的世道怎么那么乱呢。”

    “社会主义巨婴么,咱都是。”李秋波笑道,“那几年我听说美国人用衣架自己做流产,我把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真是狠啊,我看过那张图片,这种流产的方式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两人默契地跳过了脑死亡患者和器官移植的话题。

    有些事心照不宣就好,罗浩的用意彼此都懂,说得太多反而容易节外生枝。

    今天这番交谈已经足够,它无形中拉近了林语鸣与李秋波之间的距离。

    两位院长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读出了相同的考量——在这个敏感领域,点到即止才是明智之举。

    聊了半个小时,林语鸣起身,“秋波院长,我去看看,您休息会。”

    “不了,你去看看,回来给我讲讲小罗教授都做什么了。”

    林语鸣微微颔首,转身时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李秋波这老狐狸,分明是既不愿沾手,连看都不想多看那个脑死亡患者一眼——尤其是在涉及器官移植这种敏感问题上。

    至于小螺号,回来做个例行报告也就罢了,何必节外生枝?

    要知道,那对院士夫妇在医疗界可是跺跺脚就能震三震的人物。

    在这潭深水里扑腾,还想不想在学术圈混了?好像进工程院的时候要投票,一想到投票,林语鸣就心生郁闷。

    在这之前,要是有心想要进工程院的话,肯定需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

    得罪人的事儿少做,最好不做。

    但小螺号低着头就往前冲,不管不顾,真特么的。

    见林语鸣出门,李秋波终于放松了下来。他有些头疼,这里面涉及的人和事是他一个五线城市的院长不想接触的。

    道不道理的不说,李秋波就想要安安稳稳的过几年当书记,再过几年退休。

    至于其他的事情么。

    要是有机会能让矿总恢复点元气,李秋波是愿意做的。

    但要是没机会的话,李秋波也不强求。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积累下来的一身膘干啥用的?还不是现在熬日子用的么。

    各类先进设备已经购置到位,医护人员也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这确实提升了东莲矿总的医疗基础水平。

    至于更进一步的发展,李秋波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没人能逆势而行。

    不过小罗教授倒真是个妙人。

    平日里谨小慎微得不像年轻人,倒像个历经沧桑的老江湖,处处与人为善;可一旦遇到原则性问题,那股子热血劲儿就藏不住了,该冲的时候绝不退缩。

    抄家伙就上,这和李秋波对罗浩的“刻板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奇妙地融合,既有着超越年龄的老成,又保留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李秋波望着窗外的暮色,忽然觉得或许正是这种特质,让罗浩在医疗界这个错综复杂的江湖里,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希望小罗教授能安稳过去,千万别和那面闹崩。

    就算是闹崩,也别崩自己一身血才是。

    门被推开,林语鸣走回来。

    “那面有什么处置?”李秋波问。

    “没什么特殊的,小螺号给患者上了双重血浆置换,看情况。”

    林语鸣欲言又止。

    李秋波笑了笑。

    这台双重血浆置换机是三四年前医院斥资购入的,可刚到位就赶上医保政策调整,导致临床应用受限。

    再加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娴熟的血管穿刺技巧,整套流程也比普通血滤复杂得多,院里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几乎为零。

    久而久之,这台价值不菲的设备只能闲置在角落蒙尘。

    偶尔有护士经过,擦拭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仿佛在诉说着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无奈。

    “语鸣啊,坐。别总是想着所有买回来的机器都要用,你看咱有储备,从省城回来个专家,这不就用上了么。”李秋波劝到。

    “害,我就是觉得浪费。”

    “这种思想要不得。”李秋波很坚定的说道,“疫情的时候,医大的几个ecmo小组全省跑,为啥?还不是有些地方只有机器没有会操作的人么。”

    “结果呢,有ecmo的医院能多救几个患者,至于技术,你觉得咱们这种基层医院需要做什么内容?还不是最基本的医疗。”

    林语鸣对李秋波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却也无可奈何。

    掌握双重血浆置换技术的医生,若在职务晋升中失利,往往立马辞职南下——这种现状确实令人扼腕。

    南方优渥的待遇像块磁石,东莲矿总这座小庙终究留不住真佛。

    面对人才流失的困局,除了叹息还能说什么?

    窗外的暮色渐沉,将办公室笼罩在一片暗蓝之中。

    “双层血浆置换,小罗教授这是把脑死亡的患者当成药物中毒来治。语鸣,你说说你的想法。”

    “秋波院长,我搞不懂。”林语鸣摇头,“真搞不懂,按说再怎么走双层血浆置换都不行,但我看小螺号的表情很放松,正在跟小孟聊天呢。”

    “聊天?!”

    一提这个,李秋波顿时来了精神。

    医疗圈那些不成文的规矩,利益链条的层层盘剥,哪个不是直指人性最阴暗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年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光是想想就心力交瘁。

    反倒是罗教授捣鼓的那些新项目,让老院长眼前一亮。

    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技术革新,比勾心斗角的权谋游戏有意思多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将李秋波突然焕发神采的面容分割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聊什么呢。”

    “小螺号在和ai机器说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这次ai机器人做的不错,但时间上稍微晚了一点,让局面变得复杂。”

    “复杂么?只是复杂么?”李秋波陷入沉思。

    他和林语鸣随便闲聊,聊到没什么话说了,两人各自翻着手机刷短视频。

    李秋波刷着大长腿,林语鸣手机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在讲资治通鉴之前,我们来看看大背景,春秋时期第一强国晋国的一些事儿。

    有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点,有几个标志性事件,比如说三家分晋,比如说周天子盖章认证了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比如说田氏代齐。

    但我们要讲的是资治通鉴,所以用三家分晋为分界点。

    晋国的历史,从君无戏言一直到重耳被活埋……】

    重耳被活埋?林语鸣在听什么?

    李秋波怔了一下,他记得前几年还有个古装剧讲的就是重耳。

    “语鸣,你听什么呢。”李秋波问。

    “一个up主讲资治通鉴,更新了十几集,我都听烂了,也没什么事儿,就从头再听一遍。”

    “重耳被活埋?”

    “呃,是啊,好像真有这么回事。Up主刚更新的时候被骂懵了,不过他也不看评论,该咋讲咋讲。说到后来,我买了一套资治通鉴看,觉得他讲的要比冯唐好。”

    “哦?哪个up主?”

    “门下走狗。”

    “哈哈哈哈。”李秋波被这个名字给逗笑了,也开始听那个up讲资治通鉴。

    “咚咚咚~”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敲门。

    Icu主任推门进来。

    “秋波院长,省里专家来配型了,好像对小罗有点不满。”

    “我去看看。”林语鸣道。

    李秋波正听的入神,有些不悦,但也站起来,“我也去看看。”

    ???

    林语鸣一愣,李秋波刚刚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明显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了?

    “走,去看一眼。”李秋波又说了一遍。

    林语鸣来不及问,和李秋波以及icu主任来到病房。

    单间里,双层血浆置换的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名声。

    “罗教授,患者已经脑死亡了,您这是在做什么!”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些恼怒的低声斥道。

    “害,脑死亡只是临时诊断,没自主呼吸而已。”罗浩微笑,口罩上的眼睛弯成了一轮弯月。

    “没自主呼吸!患者有过呼吸循环骤停!这还不够么!!您非要抢救,搞不懂是什么意思。”

    “小孟,你说。”罗浩招呼“小孟”。

    “患者昏倒后还有呼吸,当时患者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12分后120急救车赶来,患者上急救车后3分钟出现呼吸循环骤停。”

    “当时随车的120急救医生予以患者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胸外按压持续了十多分钟不间断,这最大程度保障了病人的氧供,并没有完全中断血流。

    如果病人是在家里、院外发生心跳骤停,又没有人能现场给予心肺复苏,超过4-6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

    但综合患者病史考虑,脑死亡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

    “小孟”低声陈述,语气坚定的像是一块石头,扔出去能把狗砸个跟头。

    那名医生恶狠狠的瞪着“小孟”。

    “小孟”说的都是原则,是基本处置,可患者现在无意识,由呼吸机辅助呼吸。至于周围的管道以及机器,一搭眼就知道属于icu一天一万加的套餐之一。

    “罗教授,有患者等待配型,浙大……”

    “等等!”罗浩忽然很“不礼貌”的打断了那人的话,“别说那么多,咱们就事论事。患者的情况摆在这,初步诊断的确是脑死亡,但那只是初步诊断。”

    罗浩的语速加快,很明显他不想听对方说出浙大之后的名字以及所有内容。

    “可是……”

    “没有可是,你找谁来,我说的都是常规流程,绝对没有任何错误。”罗浩继续说道,“您要是坚持的话,可以签字,我保留我的意见,您也把您的意见写下来。”

    那人一怔,罗浩这句话里的枪火气太浓了,就跟过年的鞭炮似的,小小重症监护室的单间里弥散着火药味。

    “罗教授,没必要吧。”那人皱眉看着罗浩,又看了一眼患者,“患者已经这样了,现在所有的治疗都是浪费,患者家属承担极重的医疗负担,可治到最后还是不行。”

    他说着,愈发笃定,“罗教授,我同意您的观点,那就我签字好了。”

    “呵呵,签完字,治疗还是要继续。”

    罗浩道。

    “……”

    “……”

    “罗教授,您太过分了!患者家属已经放弃抢救,我不知道您是出于什么目的还要维系着抢救,这些抢救费用高昂,患者家属……”

    “害,只要能用钱搞定的事儿都是小事儿。”罗浩摆摆手,一脸无所谓,“小孟,你有几种办法能解决患者家属的困境?”

    说着,“小孟”抬起右手,做了一个手势,“9种,我有9种办法!”

    “……”

    所有人愕然。

    “小孟”在罗浩身边,配合默契,与在林语鸣身边拿着木讷截然不同。

    “第一,东莲矿总每年有20-30个扶贫名额,今年只用了3个,一定限额内,患者的抢救费用可以全面,走扶贫指标。”

    “虽然患者家属的情况未必适合,而且吃亏的是东莲矿总,但公有制医院花点钱无所谓,矛盾在于双轨制下东莲矿总的医护人员利益受损。”

    “小孟”接下来开始掰着手指一条一条的解释。

    “第六种,可以走科研基金。”

    “你等等!科研基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