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日本正处在战国时期,各个势力为了互相争斗,难免要求助大明。】
【这就使得大量日本商人,拿着白银换生丝,回家给媳妇做丝绸。】
【但由于明朝禁海,东南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但需要银子。】
【日本各个大名有银子,但需要大明物资。】
【于是在供需关系下,东南的不法商人和鬼子海盗串通一气,搞走私!】
【毕竟虽然禁海了,但发家致富的方法可都写在刑法上。】
【所以当时的沿海倭寇虽然叫倭寇,但其实里面大部分是二鬼子。】
大明。
朱元璋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咱说那倭寇怎么打也打不完呢,原来问题在这里啊!是有人串通倭寇劫掠沿海!”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法商人了,必须出重拳!”
【弹幕:需求在这呢,产能也在这呢,靠海禁是禁不掉的,甚至可以说禁得越严,利润越高,走私越猖獗】
以走私为生的不法商人们一脸的惶恐,甚至是绝望。
他们干的这件事,虽然在相关官员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这依旧是见不得光的杀头买卖。
现在他们就这样被从干岸上拽下水,被全天下的人知晓,他们会有怎样的下场都不用想。
那些世家大族和朝廷大员定会迅速地将他们抛弃,断尾求生。
而朝廷中主张禁海的大员和世家大族族长们,则脸色难看。
天幕这是彻底断了他们发财的路子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这样一桩每年不知道能赚多少银子的大生意。
曾经对待朝廷开海禁的奏折,他们从来都是以抵御倭寇大局为重的理由反驳掉的。
现在他们可没有理由再反对开海。
【总之由于国内对白银的高度需求,倭寇就像麻匪一样,永远不可能剿得完。】
【弹幕:对抗经济规律必会被反噬】
“这话说得有理,不过就算剿不完,也得继续剿!”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朝一旁的太子吩咐道:“标儿,你去负责组织起一支船队,让老四带着瓷器丝绸和军队,去倭国占下一块地与鬼子交易。”
“咱们现在的首要敌人还是北边的元朝余孽,倭国就先与他们贸易获取白银,同时逐步蚕食他们的土地。”
趴在地上的朱棣忍不住屏住呼吸,激动起来。
离了大明,父皇就打不到他了!
一想到这,朱棣就恨不得船队立刻建造完毕,然后自己带着人天高皇帝远。
大汉。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下定了决心。
虽然大汉现在还造不出来太大的海船,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制造出能远洋航行的大船。
那埋在倭国的他的银子就永远取不回来。
而且他还想造出来后世的那个航母,放在陆地上作为自己的移动行宫呢。
这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但人总是要有梦想的嘛。
【这时明朝高层就想了——既然这帮人在搞走私,但要是走私交了税,那还叫走私吗?】
【于是明朝干脆放开海禁,也就是1567年代隆庆开关。】
【弹幕:阿美丽卡国税局:就是啊!】
【弹幕:阿美丽卡:哎呀,想到一块去了】
【贸易的合法化,迅速吸引了另一位超过小日本的重量级嘉宾——欧洲殖民者。】
【弹幕:噔噔咚!】
【弹幕:这位更是重量级】
【弹幕:西班牙帝国堂堂登场!】
【当时,西班牙在南美洲发现了大量银矿,而这些银矿,大量地通过菲律宾马尼拉运进中国,用来购买明朝的瓷器和丝绸。】
【因为在欧洲殖民者眼里,这些瓷器和丝绸不仅比欧洲做得好,而且就像不要钱一样。】
【弹幕:毕竟欧洲殖民者需要做的就只是把白银运过来罢了】
【弹幕:这些白银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完全不要钱】
“那这样说来,我岂不是可以给那些红毛鬼涨涨价?”一个瓷器商人眼中迸发出贪婪的光芒。
【弹幕:然后就输入性通胀了】
“通胀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可输入性通胀呢?”一个年轻人对天幕上讲述的经济学知识很感兴趣,但对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新词不太理解。
“从外面来的银子太多,导致的通货膨胀?”一旁的好友猜测道。
“应该是这个意思。”
【当时秘鲁总督在给马德里政府的信中写道:既然一个男人,能让他的妻子只花200里亚尔,就穿上中国丝绸,那么他就不会花费200里亚尔,给她穿西班牙丝绸。】
【弹幕:进口货就是好】
【弹幕:离谱的是隆庆开海之开放漳州一个港口】
【弹幕:欧陆风云上线】
【弹幕:挖别人的白银,然后跟别人换东西,确实跟不要钱一样】
历朝历代的皇帝和朝廷,就无有不却钱的。
现在看到这些西班牙人用那些银子过得那么潇洒,心痛得简直要滴血。
那都是他们的银子啊!
【果然,中国的月亮就是比西班牙的圆!】
【弹幕:我焯,圆!】
“可月亮不是哪的都一样吗?”
“我猜应该是后世华夏的一种用典吧,用来形容那个秘鲁总督信中的情景。”
【总之由于隆庆开关使得贸易合法,海量涌入的白银,不仅迅速填补了国内对货币的需求,也刺激着沿海商人不断进入海外市场。】
南宋。
由于远超华夏其他朝代的,浓厚的商业氛围,朝廷中的大员们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为何都是外国商人来我华夏做生意,而无我华夏商人到别国贸易?”
“是啊!”
“我大宋与那些番邦蛮夷互相贸易了那么多年,竟然对他们的国家都没什么了解,这完全不行。”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地方,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蛮夷!”
带宋虽然被北边的金国锤得找不着北,变得极度保守,但对于贸易这件事,上到朝廷大员,下到黎民百姓,可没有一个人是保守的。
我打不过金国,难道还打不过那些蛮夷?
而且开拓了那些海外土地,要是有朝一日实在打不过金国,或者天幕上说的蒙古帝国南下,他们还可以跑到海外继续当人上人嘛。
(什么澳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