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86章 公主要大开杀戒32
    他奉养?

    苍了天呐。

    他被舒姣到处丢,成天不是在海外溜达,就是在犄角旮旯里搞教化,他怎么奉养?

    拿空荡荡的王府,让他母妃当个留守老人吗?

    “那就由二皇姐奉养。”

    舒姣非常大气的说,“朕决定让二皇姐掌管宗人府,不过二皇姐想去东州,六皇弟你觉得呢?”

    信王:……

    他还能说什么?

    “臣,任凭皇上吩咐。”

    不就是累点儿吗?

    他一个大男人撑得住。

    母妃年事已高,先把她接出来奉养,免得一辈子困在那四四方方的宫墙里。

    至于他一母同胞的亲姐,那身体,去东州溜达一圈儿还能活?

    “二皇姐体弱,东州之地,皇上还是交给臣弟吧。”

    呜呜呜——

    皇帝!

    你卑鄙,你无耻,你欺人太甚啊!

    看着信王那满脸写着“心甘情愿”的模样,舒姣忍了忍没笑出声儿。

    “好!不愧是朕最喜爱的六皇弟。”

    “既然你主动请缨,朕也不好拒绝。你就五日后出发吧。”

    “臣弟,谨遵圣命。”

    信王毕恭毕敬的应着,心头嗷嗷哭。

    转回头跟亲妈、亲姐诉苦,那俩还都不理解,并表示——

    “皇上让你办差,那是信任你。不然她怎么不派别人去?”

    “皇上为了让你安心在外办差,再三施恩于你母妃、亲姐、妻子,你不感恩就算了,你还敢抱怨,真真是欠打。”

    府上,他明媒正娶的正妃,和疼爱的孩子们,也一脸不赞同的看他。

    说他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皇上可是给大女儿封了郡王!爷~~~~”

    信王妃眼巴巴的望着信王,“咱还有个女儿呢!”

    爷,你再努努力吧。

    封爵这么大方,还不多疑、不搞打压的皇帝,不好找啊!

    信王府是准备留给世子了,大女儿也得了爵位,小女儿呢?

    她还没个着落呢。

    你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信王:……

    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的。

    他错了。

    他真的错了。

    他就不该长脑子,不长脑子就不会出手试探。

    要是不出手试探,就不会被小心眼还记仇的皇帝逮住把柄;要是不被逮住把柄,就不会累成现在这狗样儿……

    ┭┮﹏┭┮!

    不过累归累,给舒姣办事儿,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什么?

    你说功高震主?

    笑死。

    如今能在朝堂上站着的,谁身上没俩灭国之功。

    何况功劳再高,高得过一手打下梁朝大半江山的皇帝舒姣吗?

    梁朝的旗帜,逐渐插在五湖四海各大洲的土地上。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后,舒姣带领朝堂祭祀天地祖宗,然后亲自给乾元帝烧去了一张精心绘制的梁朝新地图。

    什么番邦语、鸟语的,现在通通都学梁朝官话。

    “父皇,儿臣给您烧地图了,您好好看。”

    “儿臣可没有辜负你的期望。”

    “就是现在地盘太大了,儿臣人手不足。您说说,您当初怎么不再多给儿臣生几个兄弟姐妹呢,真真不够用啊……”

    舒姣跪在那低声碎碎念着。

    身后的侍卫朝臣听见这话,全都忍着笑装聋作哑。

    舒重华跪在她身旁,闻言神色无奈又好笑。

    此时的她已年满十七,自幼被舒姣和乾元帝抚养教导,为君手段丝毫不弱于二人。

    何况舒姣早早便叫她办差了。

    她本性沉稳。

    这些年,慢慢儿也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舒姣并没阻拦,甚至还帮了不少忙,就如同当初乾元帝对她一样。

    “明年,你就该大婚了。”

    舒姣轻叹一声,“一晃眼,都这么大了。”

    “儿臣再大,不也是母皇的孩子?”

    舒重华语气轻快的应着。

    这么些年,朝堂早就一代新人换旧人,抬眼看去,其中近四成都是女官。

    比如木英。

    前期跟随舒姣南征北战,后期平定西域、征服东岛、镇压动乱……战功赫赫,得封长平王。

    比如后期被挖掘出来的齐静心。

    出身卑微,生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从七品文官厮杀到如今的吏部尚书,凭一己之力,带飞整个家族。

    至于为什么女官这么多?

    没办法。

    真的没人用了啊!

    新地盘太多太大,经验丰富的老臣们,被舒姣东调一个、西调一个,调出去搞教化。

    朝堂空了。

    怎么办呢?

    提拔新人起来培养培养,到时候再往外放嘛。

    这批女官,就是那时候入朝的。

    她们可不是困于后宅内院的柔弱女子,她们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入朝自动抱团,把男性官员搞走、搞死。

    位置空出来,就能举荐更多女官上位。

    而且她们背后,有舒姣扶持,有宗室公主们撑腰,办起事儿来底气十足。

    又五年。

    李婉仪撑不住了。

    饶是各种吊命的好东西吃了个遍,也没什么用。

    七月十八。

    李婉仪再次昏迷。

    被太医救醒之后,看见的便是舒姣红彤彤的眼睛,和一旁默默流泪的舒重华。

    她笑了笑。

    “姣姣。”

    李婉仪拉住舒姣的手,苍老的声音仍显得很是慈爱温柔,“人终有一死,不必为我伤心。”

    “我下去见你父皇,可得好好告诉他,你这些年的成就。”

    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母后……”

    舒姣几度哽咽,偏头靠在她身上,“父皇早早仙去,您若也不在,儿臣便再无双亲,谁又能再来疼爱儿臣呢?”

    李婉仪轻抚着她脸颊,如幼时一般,轻轻哼起记忆里给她唱过的童谣。

    “我这一生,有你,无憾。”

    李婉仪含笑道:“想我的时候,来给我上炷香。我听得见、看得见。”

    “若是有风,便是我在回答你。”

    舒姣:“若是无风呢?”

    “无风?便是我在听你说话呀。”

    李婉仪轻轻咳嗽着,“我这辈子很快乐。姣姣,我真的很快乐。如果有下辈子,你且还来做我女儿,我还疼你。”

    说完这些话,李婉仪便好似用尽了全部力气。

    手,缓缓垂落。

    随即,屋内便是一片哭声。

    太后薨逝,舒姣似也失了些精神。

    又七年,舒姣禅位,退休寻个园子养老,差点儿熬走舒重华。

    “母皇。”

    舒姣:“嗯。”

    “下去等我,我马上就来。你可还得护着我啊。”

    舒姣临终前,舒重华很真诚的说。

    舒姣回光返照,猛敲了下她脑袋,这才两眼一闭利落走人。

    死孩子。

    死了还让她护着,自己怎么不努努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