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还在住院,手上有滞留针,只能单手手机打字,不好查资料也想不出多少剧情,容我再水两章。
“没事,师兄,你还没吃早饭吧,我给你带了包子和豆浆,一边走一边吃吧。”
王珏笑眯眯地看着胡杨,从背后的背包里拿出了两个包子和一瓶豆浆。
“谢谢,嗯,好吃。”
胡杨接过包子,道谢后咬了一大口。
也许是王珏送的,他心情都好了不少,头脑也彻底清醒了。
“好吃吧,部队的移动厨房做的,不好吃才怪了呢,走吧。”
王珏率先迈开步伐,胡杨一边吃一边走路跟上。
就算东国的效率再怎么高,灾区里的道路也没能有效清理完毕。
胡杨和王珏两人要去的学校安置点又是在城区里的一处空地,就更没法用什么交通工具了。
所以两人要靠十一路公交车过去,总共耗时约摸一个多小时。
他们是带着行李走的,住处安置点会安排。
两人将在安置点待上个几天直到局势彻底稳定为止。
“这地震,威力可真是大啊。”
走进城区,看着这一地的残垣断壁,胡杨不由感慨道。
“是啊,这地都裂开了。”
王珏赞同地点了点头,手指向了一处空地上的地裂。
“当心点,注意脚下,不要走残壁旁边,尽量走空的地方。”
胡杨看着那地裂,心中突然一慌,叮嘱王珏说。
要不是关系不到位,他都有牵着王珏走的想法了。
这地方危险程度实在是不小,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意外。
胡杨心中的那一丝慌乱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路上,他好几次看见一些钢片,钢筋,砖石等从几栋大楼的残桓断壁处砸落下来。
路上,他两还看到了不止一支救援队。
其中有增员过来的西方军区一线部队的,也有早就入场的雍甘武装警安员总队和消防队。
初次以外,胡杨居然还看见了支援过来的临省建设军部队。
当然了,志愿者们的身影也穿插其中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他们大部分都是雍甘的本地人,也有少部分是从南方临省过来的。
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因为航班问题还要一两天才能到达。
“同志,您是医生吧,看两位的路是去一中安置点的吧,注意安全啊。”
临近学校安置点的时候,一位正在救援的战士看见了两人关心道。
“谢谢同志,我们知道了,你也小心。”
胡杨回复。
“尽量沿着我们清理出来的路走啊,不然会有危险!”
在胡杨和王珏即将走出那战士视线时,他还不忘叮嘱一番。
“知道了,放心吧。”
“呼,终于到了,这一路上可真是糟心啊。”
看着远处已经在视线范围内的一中学生安置点空地,胡杨松了一口气。
不仅是危险的路途还有一路的惨状。
“哎,那些遇难者的尸体和伤员的样子实在是…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破碎……”
王珏说着也沉默了。
他们来的路上有直接经过救援地点,亲眼见到了从废墟中拖出来的遇难者尸体和哀嚎的重伤员。
胡杨还好,有过大帐篷直接接触和治疗重伤员的经历。
但大帐篷中那些重伤员大多都因为疼痛晕厥过去了,且进行了一定清理。
那些刚被救出来浑身献血,哀嚎大叫的重伤员也带给了胡杨很大的冲击力。
而那些血肉模糊的遇难者则是让两人都差点没把早饭呕出来。
两个学中医内科的小年轻在此之前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啊,能撑过来已经是极限了。
“斯人已逝天灾我们不可避免,但是人定胜天,我们可以用人力去阻止天灾带来的影响!”
胡杨给王珏打气同时也是给自己一次鼓舞。
两人都只带了生活用品,在路上遇上那些刚被救出来需要救治的人时胡杨却无能为力只能走过。
这让胡杨很不好受,可他两的任务就是前往学校安置点,其他的会有别的临时医院和医生来处理。
可能乔仁安早想到了这一点,就是为了防止两人“多管闲事”才不让他们携带医疗用品的。
“是胡医生和王医生是吧,欢迎欢迎,等候你们许久了啊,给各个临时医院发消息了很久了才等来了你们啊!”
一进安置点,就有一个在门口焦急等待,原地转圈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握上了胡杨的手。
“我是一中的校长,学校现在有好几个学生感冒了,吃了基本的感冒药用处也不大,为了以防万一只能请你们过来了。”
“诶,不麻烦,不麻烦,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胡杨摆了摆手,跟着这位校长的引导进入了为两人准备的帐篷前。
一路上还给胡杨和王珏讲述了他们一中安置点当前存在的医疗问题。
放好行李后,胡杨王珏就和这位校长匆匆赶往了医疗帐篷。
一中安置点的这个医疗帐篷的性质就是学校的医务室。
就因为这个,靠近帐篷的时候,胡杨没有闻到在临时医院和废墟中能经常闻到的血腥味。
反而他听到的是孩子们的咳嗽声和几个人的争执吵闹声。
这些声音他在帐篷外面就能听的十分清楚了。
胡杨听起来应该是帐篷里的医务人员在为一个孩子的病情和用药做争执。
示意两人不要动后,胡杨在外面将争执完全理清了才推开帘子走了进去。
简单来讲就是两个医务员在为该不该给一位孩子用小柴胡颗粒而争执。
“校长?”
胡杨三人推帘进入后,争执为之一滞。
其中一名年轻点的医务员疑惑问,似乎不清楚为什么校长来到了这里。
“你们不是一直嚷嚷着要专业的医生吗?呐,给请下来了,你们刚才吵吵嚷嚷的像是什么样子啊。”
校长批评了两个医务员一通。
这两人也只好在原地尴尬笑笑,不说话。
两人都不是正经的医生,并没有从业资格证,平常在医务室里也就是处理些小伤小病,配点非处方药。
当然这也是这种欠发展地区学校医务室的通常情况了。
这一遇上大事大病两人就没办法了,之前一直要求校长申请医生,后来自己还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