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刚下口,便停不下来了。灵儿很有厨艺天赋,只是以往父母在家时,从不需要她帮忙。后来订婚了,她的小竹马成了厨艺高手,常来给准岳父母帮忙。所以她同样很少去厨房。直至被上天送来荒野求生,这才不得不开始学习做菜。庆幸竹马君把他的庖厨书籍放在她家,不然即便有食材也得饿晕过去。
看着两人大快朵颐,灵儿目瞪口呆。至于这么好吃吗?好歹是权贵出身,就她这庶民菜鸟的本事,手艺能与御厨更好?!
仔细思索,终于想起来了。以前在网上听知名博主提过:后世百姓比古代帝王吃得更好。因为科技进步,无论种瓜果蔬菜还是饲养鸡鸭鱼猪,都更科学、更营养健康。再加上有精加工的油盐酱醋等各种调味品,口感自然是古人不能比的。帝王的食材纯天然且丰富,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味道也就那样。
食不言寝不语。灵儿干脆视而不见,管自己细嚼慢咽。一顿饭结束后,终于领教了汉文帝的节俭。虽然特意给他们换成了大碗,但还是将饭菜吃得干净,就连汤都被喝得一滴不剩——光盘得很彻底。
放心碗筷,好奇地问道:“感觉如何?若没吃饱,厨房里还有。”
“不必了!吃得很饱。真乃人间仙品也!多谢灵儿招待!”代王不禁赞不绝口。一旁的张武也是同感,不住的点头。
“那好吧!”咽下最后一口饭,灵儿收拾了碗筷与案席,便向两人告辞了。她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临走时,还不忘拍拍白马的脸,“好了!这下可以让我回家了不?”马儿终于让路。少女心中痛哭流涕。她算看明白了,老天这是派了个克星给她。
旁观此景的两人不禁发笑。这世间,还是一物降一物啊!
回到王宫后,宫人们只见代王来到太后寝宫里,无人知晓母子俩谈论的内容。但刘恒每日都去高祖庙之事传开了。据说,自那以后,大臣们欣喜地发现代王比以前更加勤于政务。太后每日都会悄悄看儿子,“顺便”给他熬汤补身子。
张丞相发现刘恒的目光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内心不禁感慨:“先帝啊!他终于长大了!老臣终于不负您的重托。”
有人询问张武。可惜作为代王的心腹,怎会把自家主君的秘密传扬出去。想起那日某少女得知真相时惨白的脸色—嗯!果然聪敏过人呢!
被张武忆起的某女仍心有余悸。她再也不想与这两人相遇。贼老天这是要把她逼疯的节奏吗?
这次的经历告诉她:史册上的见解只是史官的一家之言。他们的三观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以及政治正确,所以只能参考一下。若真把他们的结论当作圣经来背,只会让自己走进米诺斯迷宫—永远在茫然与无知中徘徊转圈。
……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还好再无人来打扰。鸵鸟心态的灵儿进步神速。一个人的日子慢慢终于适应下来。虽说有些孤独,但目前来看,她最需要的还是学会种地。本就大城市出身的她终于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艰辛。好在自小就是文理全才,学习能力又强,不然也不会应聘国企当财务。
然而她想安稳度日,可惜老天偏不答应。彼时的代国正酝酿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中都的王宫后花园里,宫人们正热切讨论代王最近的举动。最近几日,平时对赏花鲜有兴致的代王陛下频繁出入后花园。时而立与花丛边,盯着花草不动如山;时而又转移视线,注视采蜜的蝴蝶;最神奇的是还不时地望向林木中的鸟雀。
此情此景让宫中的所有人都懵了。这种事若是换成孩童或是女子倒也没啥。可代王已经成婚,甚至王后娘娘都已经怀孕了。莫非是因为有了孩子特别高兴?若是如此,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正当宫人们竞相猜测时,国舅大人走进了太后的寝宫。看着姐姐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大约猜到跟最近外甥的异常举动有关。不过,他还是气定神闲地劝慰:“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恒儿最近并无懈怠,反而愈发勤政了。如今芮儿有了身孕—好事成双。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话虽如此,但身为母亲焉能看不出,刘恒的异常与孩子的到来毫无关系。虽然说不准好坏,但儿子自小就从未如此怪异。
想到此处,太后急切道:“恒儿是你我一手带大的。别人不知,你还还不清楚吗!?他虽偏爱舞文弄墨,也的确乐于雅俗共赏,可最近这如此反常举动与他平日的表现也相差太远了。每次问他,都敷衍说“无事”。连我这个母亲都看不懂了。问了芮儿,她也是一无所知。”
薄昭思索片刻:“确实奇怪!张武与他最是性情相投,年轻人总归有自己的想法。要不请他来问问?”
太后想了想,的确是这么个理。“也好!那就将他请来。”
两刻钟后,张武来到太后寝宫。仔细聆听太后的叙述后,张武沉默了。代王说过:不要告诉任何人。虽然告诉太后也无可厚非,但到底是奇事一桩。若是因此传开了,他付不起责任啊!
太后与国舅皆见他默不作声,问道:“怎么了?为何不做声?你必是清楚缘由。对不对?”
“启禀太后:微臣不敢隐瞒!只是大王严令:此事不可告知任何人。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与国舅对视一眼,两人均很是诧异。何事如此神秘?近几日刘恒并未离开王宫,况且异常只限于王宫的后花园。两人满脸不解。
国舅协助丞相,自是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思虑再三,试探道:“可与吕家或匈奴有关吗?”“无关!”“跟其他封国有关否?”“无关!”
太后看着张武斩钉截铁的神色放下心来,但也更好奇。不由问道:“到底什么事如此神秘?连我这做母亲的都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