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节 灵女解析
    待刘恒说完梦境,两位长辈已是听得入神。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今看来,果真如此。”太后意有所指的轻笑。春天到了!儿子这是春梦啊!难怪他遮掩。

    “恒儿心向百姓,代国之福。还有灵儿也是,看来真是天命之女啊!”国舅欣慰地附和。

    “……”灵儿一点也不觉得好笑。相反,她瞪着双眼,冷汗直流,脸色苍白地望向刘恒。

    “灵儿?!”刘恒不明所以,轻声唤道。两位长辈也发现了异常,心中疑惑:这女孩怎么啦?

    只见灵儿抖着嘴,小心试探着询问:“代王!您准备何时祭祀?不会是明天吧?”

    刘恒诧异:“寡人的确准备明日春祭。不过,你怎么知道?”此事他只跟奉常说过,而且也是几天前才定下的。

    灵儿脸色更白一分。她没有回答,只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代国的廷尉姓吕吗?”

    三人惊愕不已。她为何提吕廷尉?“灵儿!到底发生了何事?但说无妨!本宫恕你无罪。”

    灵儿缓缓开口:“太后!不是灵儿有罪,是代王要被吕后问罪了。”

    三人惊愕不已:“此话怎讲?”

    灵儿看向刘恒:“代王!您还是赶紧查看一下明日的罪犯处决名单吧。里面应该有一个未成年人。他不是罪犯,而是将要继承首领之位的羌族小王子,并且太后娘娘应该曾有恩于他。”

    刘恒虽疑惑不解,但还是让守在门外的张武去找名册。

    事关儿子的生死存亡,太后再也hold不住了,正色道:“灵儿!到底怎么回事?你把来龙去脉说一遍。”

    灵儿也知道事关重大。自是不敢隐瞒:“太后!人做梦有很多原因。有一种梦极罕见,被称作“上天的启示”。一般来说,做梦者身份特殊,上天有事要让他们做,所以未完成时,若有重大灾劫会提前告知,如此便可避祸。”

    说到此处,灵儿回忆道:“我对此半信半疑,但的确在典籍中见过。24多年前,埃及王做了两个怪梦。次日朝堂上,一名外邦奴隶为他解梦:埃及将面临7年丰收和7年饥荒。君王任命他为丞相,专门负责此事。后来果真如此:周围各国饿死了许多人,唯独埃及度过饥荒。多年后,各国学者前往埃及求证此事。他们找到一块碑文。上面写着:埃及遭遇7年饥荒,君王派丞相负责此事,丞相圆满完成任务。他是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外族冢宰。”

    “你觉得恒儿的梦也是上天的启示?”太后听明白了。

    灵儿点头:“对!梦中的灾劫,我在书中见过。那叫神罚十灾。1千年前,埃及因君王迫害曾有恩于埃及的游牧异族,加上违逆天意,接连招致1场灾祸。当时的埃及正是最强盛繁荣的时期。然而因犯错的是君王,上天惩罚了全国的百姓。埃及因此社稷根本被重创,国运由盛而衰,从此一蹶不振。”

    灵儿顿了顿,“吃人的怪物应该是鼍龙,埃及的尼罗河里最有名的凶兽。鼍龙在华夏也有。尧舜时期,其颚骨和皮被制成鼍鼓。此乃祭天时的帝王专用乐器。鼍龙咬人,引发灾劫:意指君王犯错,祸及百姓。百姓向代王求援,是在告诉他:只要他改错,灾劫就会停止。”

    三位大佬惊骇地对视一眼,然后又看向灵儿,似在等她继续说。

    “起因是游牧外族。有恩于华夏的只有一个—羌族。羌字的本义是牧羊者。数千年前,古羌人半游牧半农耕。游牧者是羌族先祖,农耕者正是华夏先祖。因同根同源,自古联系紧密。殷商时尤甚,周王先祖正是因为羌人的帮助,才得以立足关中,伐纣灭商。所以小羊是指羌人。”

    “梦中的我,意指赫梯王国的战争女神。那是月神之女,有一头狮子当坐骑。赫梯的皇宫矗立于悬崖上,皇宫的正中央是大神殿。神殿边上有一处专门用于祭祀的泉水。水坑意指泉水,所以案几其实是祭台,小羊趴在上面,说明它是祭品,有人要宰了它。”

    “神罚中的外族先祖有替罪羊的说法:若知错改错并得天神原谅,神会允许宰一只小羊作祭品,就当羊替其赎罪了。”

    “外族被迫害,上天助其逃亡。其中的关键是他们的首领。他是神的代言者,也是他带领族人安全逃离埃及。此人出生后,因母亲的聪慧,被公主收养,故而被当作小王子养大。换言之,公主未外嫁,而是一直留在王室。”

    “埃及有个传统:为保护王室血统纯正,君王会迎娶一位公主作王后。太后娘娘!您的母亲出身魏国公室,而您曾嫁给魏王豹。对吗?”

    薄太后点头。灵儿继续道:“我看着星星。星星亮,天就亮。说明那是启明星。赫梯的战争女神与启明星同名。有祭品说明是祭祀的时候。当春天来临、泉水溢满、启明星第一次升起,赫梯人就会祭祀战争女神。”

    “赫梯的神祇多到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代王唯独梦见战争女神。引发神罚的那位埃及王与赫梯大战一场,两败俱伤。战争的结果是让第三方——亚述王国趁机兴盛起来。上天在提醒代王:羌人若知王子被害,必与大汉开战,匈奴定会趁火打劫。大汉腹背受敌,极可能全军覆没,百姓受苦,家破人亡。长安危急。吕后若得知此事与代王有关,定问罪于他。所以他才被绑住,一副要被砍头的模样。代王不知此事与他有关,有口难辨,所以才被捂住了嘴。”

    三位大佬惊骇不已。正在此时,张武拿着名册进来了。刘恒赶紧查看起来,发现有好几个未成年人。于是把名册交给母亲。太后接过名册仔细瞧。

    “雅丹!”太后轻呼。

    “母亲!您认识此人?”刘恒赶紧问道。

    太后陷入回忆:“是。离开长安时,我看见一个男孩,看衣饰应该不是汉人,他一直盯着蒸饼铺子。我命人买来蒸饼送他。他说他叫雅丹,接过蒸饼,向我鞠了一躬就离开。”

    代王与国舅惊异不已——太后竟真有恩于他。

    刘恒果断取出信物,下令道:“张武!你立刻携本王信物去放了这个叫雅丹的孩子!”“诺!”

    “等一等!”张武停下,疑惑地看向灵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