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帮你拿东西!”
陈莉爬起来跟着张海杏上楼了,大锅不切西瓜,她只能去找姐姐要零食吃。
张海杏提着一麻袋东西,里面肯定又好吃的!
她想得没错,里面一半都是好吃的零食,有她最爱吃的巧克力,还有歪果仁的奶糖,还有各种牛肉干等。
“别吃太多,早点睡!”
陈锋对着书房上楼的陈莉喊一句。
“大锅,我就吃一点!”
张海杏的确给陈莉一点——一包牦牛肉干。
吃完就打发她睡觉。
翌日早上,陈莉爬起来想要偷吃,结果打不开箱子!
张海杏把东西给锁在了里面!
完成了洗漱,上楼给西瓜苗、葡萄藤浇水,然后去给亲爹买回来的小鸡喂大米。
老太太也跟以前一样,再次把“偷偷”用米喂鸡的小丫头片子骂一顿。
“大锅,我又给小鸡喂大米了,奶奶没能抓到我!”
陈莉十分得意进来跟陈锋炫耀道。
“那说明你跑步速度又快了!”
“嗯嗯!”
陈锋还在考虑自己要不要跟着张海杏去哈军工读飞行课程的事情,看到小丫头,问道:“莉莉,我要去哈尔冰读书,你以后在家里要乖,好好听爷爷的话。”
陈莉先是一愣,随即一双大眼睛泪汪汪。
她是知道哈尔滨的!
因为郝冬梅就在那边,按照陈锋之前的说法,就是坐车都要开好几天那种。
“大锅,我能去嘛?”
“你不行,你得在家里。”陈锋笑着说道:“我不能天天在家里陪你玩的,但寒暑假我还会回来。”
“不要!”
陈莉抓着他的手臂说道:“大锅去哪,我就去哪!”
“听话。”
“不!”
小丫头把头摇得飞起。
态度无比坚决。
让她上楼睡,她是愿意的!
五岁的丫头,已经有了一些男女之别意识,而且也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好歹就在楼上,她随时可以下来。
一边紧挨着大姐姐,既可以拿大姐的食物,又可以下来拿大锅的食物,还可以看着自己的瓜苗。
也不是非要时刻粘着大哥。
但让她和陈锋隔开,还是好多天那种,小丫头明显就不愿意了!
之前陈锋去周靖家一两天,她就天天晚上守在门口等。
说跟着大哥一辈子,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的。
“那我们去哈尔冰读书?”陈锋忍着笑问道。
“好啊,好啊!”陈莉小脑袋瓜子点得飞起。
“那爷爷他们怎么办?”
“他们也可以搬家啊!”
“他们必须守着家!”
陈锋可是知道了老爷子卧室有一个进入地下墓穴的洞口。
“那我们去?”陈莉有些舍不得问道。
“你愿意去?”
“大锅去哪,我就去哪!”小丫头很坚决说道。
“我再想想吧!”
陈锋觉得自己要不直接在四九城读大学算了,要是将来可以,再入伍读军校。
双学位在手,将来说不得成就更高!
21世纪初,军队的双学位人才少之又少,何况还是现在。
陈莉坐在他边上,眼睛直直看着他。
“你这是在干嘛?”
“我要看着大锅,你要是去找冬梅姐姐,我也要去!”
陈莉的孩子话,让陈锋苦笑。
小丫头太黏着他,也是有麻烦的。
好在已经五岁了,都可以自己睡,等将来在大几岁,就会更加懂事起来,自然能让他入伍当兵。
吃早餐的时候,张海杏提起自己准备9月去哈军工读书的事情。
老爷子点头道:“这是好事,有这个文凭,将来你和小锋共事也好办。”
“海杏不是留学生嘛,还是德国的!”周清好奇问道:“为什么还要读书?”
张海杏解释道:“入伍的话,最好是读军校。”
其实真正原因是留学证书都是五十年前的,这玩意根本拿不出来,也不会得到军队的认可。
伪造证书也没必要,她是真准备好好学习航空知识。
“小锋,你呢?”周清看向儿子。
正在开心吃着肉饼的陈莉立刻紧张抬头看着他。
眼睛满是“你去哪,我去哪”的神色。
“我还没想好。”陈锋老实说道:“我要是去的话,莉莉也要去。”
“嗯嗯,我要去!”陈莉十分满意的点头。
“你去干什么?”周清直接气笑了。
“我也去读书啊,大锅在哪读书,我也在哪读书!”陈莉很不怕挨揍的硬着脖子说道。
“还有我!”
陈昊立刻说道。
“我们也是!”王胖子补充道。
胡八一愕然。
这是带上他了?
“别胡闹,哈尔滨那地方冷得很,你们去那边,谁照顾你们?”周清没好气道:“你大哥不是去玩的,是去读大学,将来要当军官的。”
“娘,我可以照顾自己!”小丫头很自信道:“我都会抓小鸟、烤小鸟,还有洗碗、洗脚、洗衣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你那是洗衣服?”周清已经想揍女儿了。
“你那是玩水!”
“才不是,明明就是洗衣服!”陈莉嘟着嘴说道。
老太太开口道:“去读军校也是好事,早点读完,早点当兵,早点当官。”
“今年十五岁,读完军校,就是21岁,正好可以结婚了。”
哈军工学院是计划学习六年,一年预科,五年本科。
“娘,陈锋是不是太小了点?”陈建军有些迟疑。
“哪里小了?”老爷子瞪眼道:“跟他这个年龄,已经有人进去了。”
“哈,还有人可以跳这么多级?”周清震惊了。
老爷子尴尬闭嘴。
规则只是制定给普通人的啊!
这个年龄不算什么。
当前哈军工有不少学生都是类似陈家的背景,唯一不同是陈锋是学霸,他们是学渣。
这种事情无法避免的!
甚至比将来更严重!
因为某人提出思想纯洁第一,高于其他科目成绩,这就很扯淡,几乎就是明着开后门。
即便如此,这里也成为国家人才摇篮。
从1953年到1966年,学校总共就招了13届学生,但这13届里头,愣是出了4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还有200多位毕业生,他们厉害得很,大部分拿到了少将以上的军衔。
你品,细品!
陈锋要么不读大学,前往香港挣钱,要么读大学一定去这里。
这里才是当前未来最光明的大学,比什么青花、燕大还要厉害几十倍!
妥妥的黄埔!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