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3章 出师不利
    姜怀序不来找姜正茂,姜正茂也是要找她的,买菜肉蛋的银钱还没给这丫头,她竟也不来找。他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差点就给忘了去。

    

    倒不是姜怀序不去找,而是她自己也忙,本也打算明日采买过后再一起结算。

    

    两人碰面一合计,决定一起结算。

    

    “你啊,采买了什么东西以后跟你大哥说,你大哥那边记着账,大伯知道你身上有钱,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账算好了,才能不起龃龉。”

    

    姜怀序早就想问了,“大伯,你为啥让我大哥管账?”

    

    “这话问的,生意都是你想的,不让你家管让谁管?难不成你想自己管?”

    

    姜正茂说的理所当然,一路上他看得真真的,一个二郎一个序丫头都是好的,以后不一定会有什么造化,他只要跟堂弟一家好好处,安安稳稳的,凭着两家的关系,堂弟也会拉他们家一把。

    

    原本姜怀序以为姜正茂会把管钱的事交给大堂哥,现在看来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大伯你看我这两天是不是长高了?”姜怀序接了句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啥?”姜正茂打量着姜怀序,“不还跟从前一般高。”

    

    姜怀序心塞了一把,还是硬撑着把剩下的话说完:“这两日为了大家伙儿的生意,我时刻冥思苦想,形象都高大起来了。所以管账的事谁爱做谁做,不然你侄女我真会长不高。”

    

    虽听不大懂其中的意思,不妨碍姜正茂理解为姜怀序是在自夸,他摇摇头,“你啊你,好歹谦虚些。”

    

    说完话,姜正茂又去了别家查看情况。

    

    傍晚,钱秀珠第一次做出的豆腐新鲜出炉,姜怀序看了看,石头压得太久,豆腐有点老。

    

    钱秀珠半点不觉得气馁,第一次做能做成这样她很满意了。

    

    姜怀序也说,老一些的豆腐正好适合做焖豆腐,先煎再焖里头加上肉沫,小葱,绝对下饭。

    

    把焖豆腐的方子背给郑丽娘,姜怀序带着不停在厨房转悠的福团离开厨房。

    

    福团扭动着身子,【宿主,你干嘛?】

    

    【这几天少你吃的了吗?咋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我只挑好吃的吃,不好吃的你看本团子碰吗?你都这么多钱了,还这么小气,过分!】

    

    姜怀序捏住福团的后脖颈,让它与自己对视,【本来还想明天带你去县城客栈里尝尝这个时代的饭菜,既然你说我小气,那拉倒吧。】

    

    她松开手,就要离开。

    

    福团身形矫健地脚尖点地,稳稳落地后就屁颠屁颠跟上了姜怀序。

    

    【宿主,我错了嘛~~】

    

    晚上又到了大家吃大锅饭的时候,饭食有狼骨熬的汤,两个炒菜:焖豆腐、辣炒大白菜。还熬了稠稠的陈米粥。

    

    姜怀序就着菜喝了一大碗粥,狼骨汤喝进胃里时,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吃完饭,她教姜薇几个认了几个字,便早早睡下。

    

    第二天早上,她打着哈欠站在马车边等姜淼,却等来了姜二郎。

    

    “二哥,你咋来了?”

    

    “我陪你一起去县城,正好去看看县城里的县学。”

    

    姜怀序欢快地应了一声,带着福团上了马车。

    

    看见前头的马,她忽地想起来得卖马的事。

    

    她叫住姜二郎,“二哥你等等。”

    

    下马车找到阿爹,姜怀序问了下,知道过两日大伯亲自去县城卖,便没有再操心。

    

    和二哥一起把装大刀和箭头的麻袋放上马车,两人驾着车驶出院子。刚出院子没几步,马车就被人拦住。

    

    “阿序妹妹,我们这几日做了不少绣活,可否帮我们去县城卖掉?”李巧儿手里拿着个包袱问姜怀序。

    

    姜怀序伸手接过,打开看了看,两人的绣工都不错,做活也仔细,她心念一动,一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只是当下着急走,她便没有细想,对两人道:“两位姐姐只管在家等着,我定为你们卖个好价钱。”

    

    两人感激的连连道谢。

    

    一路颠簸,兄妹二人来到县城,按照姜怀序想好的,在药铺买了制作五香粉的砂仁、丁香、豆蔻、肉桂、山柰,然后又去铁铺询问能否把刀和箭头熔了,做成铁板。

    

    铁匠看见大刀,脸色有些古怪地打量兄妹二人。

    

    姜二郎上前一步道:“师傅勿怪,我们是新来北川县的难民,逃难路上碰到山匪火并,死伤一地,便捡了漏,眼下我们在北川县落了户,并非穷凶极恶之人。”

    

    听见二人是难民,铁匠脸色就缓和了许多,可心里还是不放心,“你们这样的难民还真是少见,碰山匪躲都来不及,反倒上赶着。”

    

    “大伯不知,我们偶然救下一位出身富贵的举人,他们一家带着不少护卫,因感念我们的救命之恩,便对我们一路相护,举人老爷落户在临青县,姓连,一打听便知。”姜怀序道。

    

    这下铁匠也不敢再耽搁,询问两人需要什么样的铁板和铁槽。

    

    隔壁县是否有个逃难来的连姓举人这种事一打听就能打听得到,搬出这个人来,不仅解释了他们一群难民为何会捡山匪的漏,还说明他们背后有人撑腰,轻易招惹不得。

    

    姜怀序细细说过,得知明日才可来取,便付了银子先行离开。

    

    两样事情办完后,两人也不再马不停蹄地办事,找到一个汤面小摊,坐下吃了碗汤面作为早食。

    

    摊贩实诚,一碗汤面不老少,汤面下肚,身体也暖了起来。

    

    问福团要不要吃,福团脸一扭,【什么清汤寡水的东西也配让本团子吃?】

    

    姜怀序当下给它一个爆栗,对于福团来说却不痛不痒。

    

    姜二郎吃的慢条斯理,她一边等,一边跟摊贩搭话。

    

    等到姜二郎吃完,姜怀序打听了不少在县城街市摆摊的规矩。

    

    临走时她还向小贩推销自己磨得五香粉,小贩不肯买,她就用布包着留下一些,只说要送。

    

    小贩唯恐姜怀序不给他饭钱,怎么也不肯收,姜怀序掏出银子付了汤面钱,小贩才收下那五香粉。

    

    她郁闷地回到座位,和姜二郎面对面坐着,“这位宋大叔打击了我卖五香粉的信心。”

    

    上赶着送都不要,她可太难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