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大唐狄公案 21到30
    第廿一章

    “嗡嗡嗡”——一阵晕眩的耳鸣袭来,眼前瞬间一片漆黑,蜡烛和灯笼也都熄灭了。

    陶甘立刻意识到是自己的疏忽,大声痛骂自己。乔泰和马荣则用拳头在铜钟上使劲敲打。

    洪参军说:“老爷,我们被坏人暗算了。压在这铜钟下面,就算不被闷死,也得饿死。我们在这里拼命敲打,又有谁能听见呢?除非是林藩,说不定那石鼓就是林藩偷偷弄掉的。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不禁连连叹息。

    狄公说:“我们在里面没法把铜钟抬起一寸,唯一的办法是我们五个人朝一边猛推,只要能推动铜钟就有生路。因为我看放钟的平台不大,只要把铜钟推出平台边沿,我们就能挤出身子跳到平台下面。”

    于是他们一起脱下衣袍和帽子,齐心合力朝铜钟的一面猛推,个个累得满身大汗。果然感觉铜钟向前移动了。铜钟里面空气闷热,五个人挤成一团,大汗淋漓,渐渐都觉得心慌意乱,体力不支。

    洪参军终于撑不住,瘫软下来。剩下四人又猛地一用力,终于把铜钟推到了东边的平台边沿。漆黑的铜钟里透进一丝月色,一股清凉的夜风飘了进来,大家顿时精神一振。狄公把洪参军扶到边沿下的缝隙处,让他好好透气。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四人又一起使出全身力气推挪铜钟。缝隙越来越大,像半个月亮。他们又狠命喊了一声,终于脚下露出一个悬空的大缺口。陶甘把两脚往缺口下一伸垂下去,又蜷缩身子用力向下挣脱,双肩被铜钟边缘划破好几处,流出血来。忽然“嘣”的一声,陶甘跌下三尺多高的平台——他先获救了。

    陶甘从地上捡起那两杆铁棍递进去,乔泰和马荣各拿一杆,两人又用力一撬,缺口更大了。乔泰、马荣跳下平台,狄公扶着洪参军到缺口处,下面乔泰和马荣伸手托住,把洪参军放了下去。最后狄公扔出衣帽、灯笼等物,也跳下了平台。

    马荣舀来一碗凉水,往洪参军头上脸上喷洒,见他慢慢恢复过来,狄公十分高兴。

    陶甘满脸羞愧地说:“老爷,全是我的错,差点误了大事,害了大家的性命。”

    狄公说:“今天要是这铜钟推不动,我们岂不全成了白骨?陶甘以后千万不能再大意了。当然,我也没想到林藩那贼子竟会使出这么险恶的手段,可见他有多狡猾狠毒。走!现在就回后面的庭院看看那铁门怎么样了。”

    五人穿戴整齐,匆匆向内院赶去。果然,铁门上陶甘贴的两条封皮全被撕破了——他们离开后,有人打开铁门追了出来,一直追到大钟殿外。

    狄公说:“林藩竟敢对我们下毒手,肯定是他打开这铁门,偷偷跟着我们到了大钟殿。等我们五个人都钻进铜钟里,他就用铁棍撬掉石鼓,把我们全压在里面。他以为我们必死无疑,所以得意地走了。我这次一定要亲手抓住林藩,才能消心头之恨。陶甘,你先出观找到这里的里甲,让他带团丁先来这里应急;然后再去州衙传我的命令,派十几名番役赶来。你自己留在衙里处理身上的伤口,你背脊和双肩都流了很多血。”

    狄公转头对乔泰说:“你和洪亮留在观里,等衙里的番役来了,让他们想办法把这铜钟悬空挂在大梁上。你把尸骨收起来,用木盒装着,再用筛子把尸骨下面的尘土仔细筛一遍,看看还有没有遗留的东西。”说完便和马荣按原路走出耳门,先离开了圣明观。

    两人绕过几条街巷,来到林藩宅邸的前门。马荣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儿,只听见门里有人问:“半夜三更的,谁在敲门?有事明天早上再来。”

    马荣说:“刚才有窃贼翻墙进了你家,我们是衙门里当差的,要捉拿窃贼,快把门打开。”

    门里的人惊慌地答应一声,慢慢拔开门闩。门刚虚掩着露出一条缝,马荣一个箭步上前,用脚蹬开大门,一手钳住看门管家的脖颈,一手抽出绳索把他紧紧捆住,扔在地上。回身向门外的狄公示意,两人闪身进了林宅庭院。

    两人刚要转入内院,月洞门后突然窜出一条黑影,手上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朝狄公刺来。狄公眼疾手快,急忙躲开。马荣快步上前,揪住那人的胳膊用力一拧,尖刀“当”地一声落地,马荣顺势朝他下巴尖踢了一脚,“扑通”一声,一个沉重的身躯倒在地上不动了。马荣弯腰捡起尖刀,跟着狄公径直向内院那间透出昏黄烛光的房间走去,准备捉拿林藩。

    狄公飞起一脚踢开房门,看见林藩正背对着门口坐在书案前,身上穿着一件薄薄的白绸衣,房里的屏风、帷帐、床席都十分简陋。

    狄公一把抓住林藩的肩头,将他向后转,林藩没有反抗,慢慢抬起眼皮,端详着这两位不速之客,脸上露出十分惊讶的神色。狄公见他脸色苍白,前额上有一条很深的伤口——狄公进房时,他正在往伤口上敷药膏。

    “林藩,如今罪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藩低下头没有作声,慢慢站了起来。马荣又从袖中抖出一根绳索,正要上前捆绑林藩,林藩突然用手扳了一下书案上的一个暗钮。狄公眼明手快,上前一拳打在林藩的面颊上,又一腿横扫过去,把林藩打翻在地。

    “啊”的一声,马荣忽然觉得身子一晃,扑倒在地。原来他脚下的地板裂开一块木板,露出黑漆漆、陡直的石级。幸好狄公一把扶住他,马荣才没有跌下去。

    狄公回头再看林藩,见他已经昏厥在地,不省人事。马荣狠狠地骂了一声,不禁问道:“老爷,林藩前额和肩头怎么会有伤口?难道今天白天他和人打过架?”

    狄公说:“到时候自然会明白,现在不用问这些伤口是怎么来的。你现在先把林藩和刚才打翻的总管都捆绑起来,再把林宅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一遍。要是再遇上林家的家奴,千万别放过,一定要捉拿归案,最后把他们一起押到州衙。我现在就下去看看那石级到底通向哪里。”

    狄公说完,拿起书案上的一支蜡烛,小心翼翼地走下黑漆漆的暗道。暗道盘旋曲折,阴森寒冷,走了三十多级,里面变得宽敞起来。这时路分成两头,他高举蜡烛,看见左边有一带发黑的河水汩汩流来,岸边有好几块大青石作为水码头;右边是一条狭窄的旱道,尽头是一扇大铁门,铁门上挂着一把胳膊粗细的大锁。

    狄公看清楚后又走了上来,马荣已经把林藩捆好了,正在房里搜索。狄公说:“马荣,刚才圣明观后院的那扇铁门正好通到这暗道。你搜一下林藩的腰间,看有没有一把大钥匙。”

    马荣到林藩的腰带上一摸,果然有一把大铜钥匙,摘下来交给狄公。

    狄公接过钥匙,又下了暗道,把铜钥匙插进铁门上的锁孔一转,沉重的铁门打开了——铁门外果然是圣明观的后院。

    第廿二章

    圣明观内人声嘈杂,提着“濮阳正堂”大红灯笼的衙役来回奔走。狄公走到大钟殿前,看见洪参军和乔泰正在殿内指挥衙役将大铜钟悬空吊起。洪参军精神饱满,狄公见状放下心来。

    洪参军和乔泰见狄公突然出现在大铜钟前,十分惊讶,连忙询问情况。狄公便将自己与马荣如何抓获林藩、如何勘破铁门秘密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一遍。最后,他命令乔泰:“你现在带几名番役,迅速赶到林藩的田庄,把那里的庄客全部缉拿,一个都不能漏掉。”

    乔泰兴奋地答应,点了十几名动作麻利的衙役,告辞狄公和洪亮后,匆匆向北门赶去。

    大铜钟已经悬空挂起,狄公低头看到铜钟下的尸骨断裂散乱、一片狼藉——他们在铜钟下拼命挣扎时,竟忘了顾及这具尸骨。狄公吩咐衙役头目:“你们把那堆尸骨妥善收拾好,地上的尘土要细细筛一遍,哪怕是一件小东西,都要拿到衙门给我过目。做完这件事,留四个人在这里看守,其余的都去搜查林藩的宅邸。”

    狄公和洪参军离开圣明观,乘轿先回州衙。不到一个时辰,天就亮了。

    狄公匆匆洗漱完毕,沏了一盅香茗正喝着,乔泰和马荣走进内衙书斋禀报。马荣说,他已将林藩、总管、管家及一名家奴押入州衙大牢;乔泰说,他把林藩田庄上的人都扣押了,暂时交给当地里甲监管,只将田庄外一条船上的船主押进大牢——因为他看到田庄里都是些朴实的庄稼人,只有那船主企图驾船逃跑。

    过了一会儿,衙役头目又进书斋禀报:梁珂发的尸骨已用木盒收好,铜钟底下的尘土仔细筛过,没发现任何东西;之后,他们里里外外搜查了林宅,并查看了那条用来走私的地下水道。

    狄公点点头,说:“你现在去半月街把梁夫人请到衙门来。”衙役头目应诺退下。狄公又传令老书吏,将林藩的案卷及所有经纪簿册送到书斋。

    半晌,老书吏把林藩的案卷,以及在林宅搜出的所有地契、字据、票签、账册都搬进书斋,禀报道:“我查阅了林藩两年前从一个姓马的经纪人手里买下那宅子时的凭据和宅图。当时那宅子和圣明观只有一墙之隔,没有地道相通,也没有那扇大铁门。后来圣明观被官府冯老爷查封,林藩暗地里动工挖通了地道,安装了那扇大铁门,把这里当作藏身之处。只是不知道这水道怎么能在两年内挖出来。”

    狄公说:“这不仅是藏身之处,能躲开梁夫人的注意,还方便他在濮阳贩卖私盐。地下水道的盐船可以直接出水北门,与他田庄外的走私船衔接。”

    老书吏告退,陶甘陪同都尉李虎头派来的先行官走进内衙。先行官递给狄公一封书札,狄公拆开一看,得知临濮的山贼已被剿灭,李虎头正班师回濮阳军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对先行官说:“你先回军镇,李都尉回到濮阳后,我会亲自去辕门犒劳三军。”

    先行官告退,狄公和陶甘没说几句话,当值文书来报:“梁夫人已到衙门,现在外厅等候。”狄公吩咐立即传梁夫人进书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