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铜钟案 第十一章
陶甘惊魂未定,抽回麻木的手正要擦拭额头上的大汗,远远看见马荣快步跑来。
“陶甘哥,怎么被人弄成这样?莫不是又拿锡箔纸当银子使了?”
陶甘这才知道是马荣救了自己,心中感激不已,说:“哪有闲工夫消遣我?那两个歹人抓到没有?”
“没抓到,只见他们拐了几个弯就没影了。陶甘哥受惊了!”
“唉,我还以为明年今日就是我的忌日,没想到大难不死。对了,那两个歹徒十分凶狠,肯定是林藩派来的,林宅就在旁边。”
马荣点头:“我从圣明观见完沈八回来,七拐八绕正怀疑自己走错了路,忽然听见小巷里有人大喊救命,二话不说就对着那明晃晃的尖刀踢了一脚。”
陶甘弯腰从地上捡起匕首,反复看了看递给马荣。
马荣拿在手里端详半晌,笑道:“这刀刃寒光闪闪,比月光还阴冷三分,要是切陶甘哥的肚皮,真跟切豆腐似的。”
陶甘垂头丧气地说:“我奉老爷之命来监视林宅,没想到反被他们监视,差点送了命。这匕首的样式正是广州歹徒爱带的那种,我看其中一个像是林宅的总管。”
马荣说:“我们得赶紧回衙,虽然老爷不在,也得把这事禀告洪参军。”
回衙的路上,陶甘问马荣那对金钗有没有线索,沈八是否提供了肖纯玉案的重要信息。
马荣得意地说:“看来我运气比你好,沈八果然有办法。今天他告诉我,有人正想卖掉一枚金钗,还安排我明晚和那人见面。我琢磨着,就算卖金钗的人不是真凶,至少也能从他身上查到真凶的下落。”
陶甘笑道:“这么说,不等老爷从鄄城回来,我们就能抓住杀害肖纯玉的凶手了,马荣贤弟真是先拔头筹啊。”
马荣说:“希望如此。对了陶甘哥,今天我还跟沈八他们打探了圣明观的事。原来圣明观被官府查封后,道士全被赶走了,没多久观里就闹鬼。沈八还添油加醋说,他亲眼看见观里有绿头发、红眼睛的妖精在大殿里歌舞设宴,还说这些妖精都是野狐狸吸收日月精华变的,说得神乎其神,让人心里痒痒,真想破门进去看个究竟。”
陶甘说:“说不定圣明观就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凶恶的罪犯往往会借狐狸精作祟的幌子,干出可怕的勾当。”
第一部 铜钟案 第十二章
太阳西沉,暮云聚合。马荣从衙库里取出三十两足色纹银,束好衣袍、裹紧头巾,一番乔装打扮后,便急匆匆赶向圣明观。
沈八已在圣明观外的大香炉边等候。远远看见马荣摇摇晃晃走来,便粗着嗓子喊道:“雍大哥,等得小弟好焦心!原来要卖金钗的是个云游僧人。我见他一手托着瓦钵,另一手不停地敲着木鱼,穿着破袈裟,上面爬满虱子,真没想到他腰里还藏着这么值钱的东西……”
马荣赶紧摆手,示意他小声点。
沈八讪讪笑了笑,接着说:“今晚他在鼓楼后的王六茶肆等你。他说自己独坐在角落,桌上两个空茶盅叠在一起,正对着茶壶嘴。你去后只需把两个茶盅拆开平放,各斟上一盅茶,然后问他能不能同座喝茶。”
马荣连声道谢,匆匆辞别沈八,径直朝鼓楼走去。
鼓楼是濮阳城里最高的建筑,马荣看得清楚,脚下一条大街笔直向东便是。穿过鼓楼门洞,他看见大红栅栏对面有幢平房,门口挂着“王记茶肆”的布招牌。
马荣掀开王六茶肆的珠帘,只听见店里一片嗡嗡声,几乎每张破旧的八仙桌上都坐满了悠闲的茶客,桌上香雾缭绕,众人交头接耳。地上满是瓜皮果壳,散发着腥臭气味。污黑的木板墙上竟还挂着几幅名人字画。马荣眼尖,扫视一圈便看见西壁角落临窗的座位上,果然坐着一个又矮又胖的野和尚:身上的袈裟满是油污,腰间系着个大木鱼,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桌上两只茶盅叠放着,正对着茶壶嘴。
马荣心想:“果然是他。”但又疑惑:“老爷不是说凶手是身强力壮、动作敏捷的汉子吗?眼前却是个肥胖笨拙的和尚。”唉,不管怎样,先上前试探再说。
马荣走到胖和尚面前,轻轻放下叠着的茶盅,用茶壶给两个茶盅都斟上茶,问道:“师父,这空座位能坐吗?”
胖和尚哈哈笑道:“善哉善哉,哪有不能坐的道理?不知施主可带来了《法华真经》?”
马荣心领神会,伸出左臂往桌上一放,笑道:“三十卷捆成一札,全藏在这袖子里呢。师父带了什么经?我三十卷换你一卷。”
胖和尚伸手在马荣袖口一捏,果然感觉沉重,心中暗喜,便说:“贫僧也有一部经,是如来佛祖亲授的,不落文字,如同天书,正好换施主的经来参悟。”说着从袍袖里抽出一本簿册递给马荣。
马荣随手一翻,果然没有字,疑惑道:“无字天书,怎么读?”
胖和尚说:“读十页就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荣将簿册翻到第十页,果然看见一枚黄澄澄的金钗夹在纸页间。金钗做成飞燕的形状,十分精巧,和狄公给他看的图样一模一样!
马荣合上簿册,小心塞进衣袖:“师父的天书果然奇妙。”一面从袖中拿出那包银子,恭敬地递给胖和尚。
胖和尚用小指尖挑破一角看了看,赶紧塞进袍袖,站起身:“贫僧告辞了。”
马荣点头微笑,只顾喝桌上的茶。
胖和尚掀起珠帘出了茶肆,马荣立刻起身跟了出去。
胖和尚绕过鼓楼,大摇大摆向北门走去,马荣隔着一段距离,紧紧跟在后面。
突然,胖和尚拐进了城墙根的一条小巷。马荣快步上前,躲到巷口往里看:胖和尚走到一幢房宅前,正要敲门。马荣一个箭步冲上去,反拧住他的胳膊,一手掐紧他的脖子:“贼秃,借一步说话!敢哼一声,就要你命!”
胖和尚大惊失色,却不敢出声,被马荣胳膊圈住脖子,拽到邻近小巷的阴暗处。
他求饶道:“好汉饶命,我把银子还你。”
马荣迅速从他袍袖里抽出银子塞进自己袖中,低声呵斥:“快说,这金钗哪来的?”
“是……是我在路边捡的,可能是哪位贵妇人不小心掉的。”
马荣将胖和尚的头狠狠撞了两下墙:“再不说实话,现在就宰了你!”说着从腰间抽出亮闪闪的匕首。
胖和尚一见匕首,吓得面如土色、腿软筋麻,喘着气哀求:“好汉饶命,我说实话!”
马荣稍稍松了手。
“小僧原本是从庙里逃出来的,没地方活命,就投奔了一个叫王三的无赖。那王三心狠手辣,小僧后悔了,一直想逃跑。有一天,我看见王三的长袍缝里夹着一枚金钗,趁他酒醉熟睡时偷了金钗就逃出来了。我想卖掉金钗,远走高飞……”
马荣心中暗喜,看来这胖和尚果然不是杀人真凶。但不知王三是个怎样的狠角色,说不定正是他杀了肖纯玉,盗走了那对金钗。
“今日暂且饶你一命,现在就带我去找王三。”
胖和尚心里七上八下,哀求道:“好汉千万别把我交给王三,他会打死我的!”
“少废话!王三敢放肆,我先收拾他!”
胖和尚无奈,只好乖乖领着马荣去找王三。心惊胆战间,已到了王三的宅院门口,他战兢兢地说:“王三就住在这里。”
马荣看得真切,上前“咚咚”擂鼓般敲门。宅院里应声传来,有人拔了门闩,一盏烛火晃了出来。马荣见开门的人身材魁梧、一脸凶相,心想这必定是王三了。
“王掌柜,能不能把另一枚金钗卖给我?我已经从这和尚手里买了一枚,东西总得成对才好。”
王三的三角眼死死盯着胖和尚,几乎要喷出火来:“原来是这个孽种偷走了我的金钗!”
马荣道:“这和尚还算讲理,我们买卖公平。现在不知王掌柜意下如何?”
王三狂笑起来,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大黄牙:“先让我扒了这秃驴的皮!”
他放下烛台,卷了卷袖管正要动手,马荣上前一步拦住,同时松开了胖和尚。胖和尚如离弦之箭,飞也似的逃远了。
“王掌柜,还是谈谈我们的买卖吧,跟那秃驴有什么道理可讲?”
王三道:“我也正想卖掉那对金钗,只是被这秃驴偷了一枚。按理说你得付一对的钱,不知客官出什么价?”
马荣警惕地环顾四周,只见新月如钩,月光满地,周围并无行人。“王掌柜不怕被闲人撞见,节外生枝吗?”
王三道:“弟兄们都在城里各处活动,这里一向没什么闲人。”
马荣脸色一变:“我是衙门里当差的,狄老爷要问你那对金钗的来历。实话告诉你,是不是你杀了肖屠夫的女儿?”
王三大惊失色,辩解道:“我从没见过什么肖屠夫,莫不是屠夫自己杀了人来赖我?衙门里的昏官找不到犯人,就拿我们老百姓顶罪!”
马荣大怒,伸手便去擒拿王三。王三也不是等闲之辈,使出浑身解数抵挡。论拳脚功夫,王三似乎不输给马荣,但毕竟做贼心虚,渐渐乱了阵脚。马荣则理直气壮,越斗越勇,虽几次陷入被动,最终反败为胜。他瞅准王三的破绽,一脚踢中其下颚。王三顿时口吐鲜血,掉下三四颗牙齿,栽倒在地动弹不得。马荣上前用绳索迅速捆住王三,又到大街上叫来两名巡逻的兵士,将王三抬着押回州衙。
第一部 铜钟案 第十三章
狄公晚上回到了濮阳。他先是听洪参军详细汇报了这两天州衙的所有事务,接着听陶甘讲述了寻访林藩时惊险离奇的遭遇,最后又听马荣说起自己如何与胖和尚交易并最终抓获王三的经过。
马荣语气坚定地说:“老爷,王三这个人与您之前推测的情况处处相符,那两枚金钗也和图样上画的一模一样,看来半月街杀人案的真凶必定是王三无疑了。”
狄公满意地点点头:“明天早衙我们就了结这个案子。至于梁夫人状告林藩的案子,我们明天再仔细研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