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3章 赤缨枪(13)
    “都这个时候了,这些虚礼就不必在意了!”

    杜若谦摆了摆手,语气急切。

    “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夜本官特意安排了捕快在赵府外围埋伏,每隔半个时辰就巡查一次,连府周围的小巷都没放过。”

    “再加上你们几位高人在府内蹲守,里应外合,怎么还会出这样的事?”

    眼下的情况显然是超出杜若谦意料之外的,毕竟昨夜的布防已经是双重保险,官府在外围阻断外来威胁,狩灵师在府内防范内部风险,按理说不该有任何漏洞。

    可眼下赵家大少爷的死,无疑是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也让他对局势的掌控力产生了怀疑。

    “还有,凶手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赵家的?”

    杜若谦接着追问,目光转向负责外围巡查的捕头,语气严厉了几分:“你们昨夜在外面究竟有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那捕头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脸色发白:“回大人,昨夜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在赵府四周的都安排了人手,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啊!”

    “没有异常?”杜若谦皱紧眉头,转向程庭芜,语气缓和了些。

    “程姑娘,府内呢?昨夜你们在府内蹲守,有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程庭芜摇了摇头:“昨夜府内一直很安静,没有任何异常。”

    “凭空出现?凭空消失?”

    杜若谦的脸色更加难看,他背着手在原地踱了两步,语气凝重:“若是这样,那我们的布防岂不是形同虚设?”

    此时,一直在卧房内负责勘察尸体的仵作,摘下沾着血污的手套,走了出来,恭敬道:“启禀大人,尸体已经初步验查完毕。”

    “快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杜若谦连忙转身看去。

    “经过查验,死者腰腹处的伤口并非锋利刀具一次性砍断所致,而是钝器造成的。”

    “从伤口边缘的皮肉磨损痕迹和骨骼断裂面来看,凶手用的应该是不太锋利的金属器具,比如生锈的斧头或是厚重的铁刀。”

    “通过不断研磨、反复敲击的方式,一点一点把皮肉磨烂,把骨头敲断,最终才造成腰斩的惨状。”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这种作案方式需要持续很长时间,若是受害者在这个过程中还活着,所承受的折磨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这凶手不仅残忍,还带着极强的恶意,像是在刻意羞辱或报复。”

    “嘶——”

    仵作的话刚说完,院内便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程庭芜也被这残忍的手段震撼到了,她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笃定地说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基本可以确定,本案的凶手就是器灵,而且与赵家积怨极深。”

    “但之前我们可能搞错了追查方向,这器灵或许不是从外界潜入赵府的,而是一直就存在于赵府之中。”

    “什么?!”

    赵府众人瞬间炸了锅。

    “一、一直待在府里?那我们……我们岂不是日夜都在它眼皮子底下?”

    明明是熟悉的院落,此刻却像处处藏着危险,叫人如何不害怕。

    赵家众人缩在一处,眼神慌乱地扫过四周,仿佛下一秒那看不见的器灵就会从某个角落冲出来。

    “大家先别自乱阵脚!越是恐慌,越容易给器灵可乘之机。”

    “既然它躲在暗处不好对付,那我们就主动些,尽力把它引出来。”

    “今夜所有人都别独处一室,全部聚集到正厅去,正厅空间大,我们也好布防,只要它敢来,定不会让它轻易逃了!”

    杜若谦听完,当即点头赞同。

    “程姑娘说得对,集中一处既能互相照应,也能设下埋伏,总比分散各处被逐个击破要强。”

    说着,他看向身旁的幕僚杨朗星:“今夜我也留下,会一会这所谓的器灵,看看它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杨朗星一听,顿时急了,连忙上前劝阻:“大人!万万不可!”

    “器灵作案手段残忍,您是朝廷命官,身份贵重,若是出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让属下留下协助几位高人,您先回去坐镇,也好随时调度人手啊!”

    “不行。”杜若谦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喙。

    “赵家是名将之后,如今遭此劫难,我身为兖州州牧,怎么能坐视不理?”

    “再者说,百姓们都看着官府的态度,我若此刻退缩,不仅会寒了赵家的心,也会让百姓觉得官府无能。”

    “今夜我必须留下,既是为了查案,也是为了给大家壮胆,连我这个州牧都不怕,其他人更不必慌。”

    杨朗星还想再劝,却被杜若谦一个眼神制止:“不必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

    见杜若谦态度坚决,杨朗星只能无奈应下,又反复叮嘱了几个留在赵府的捕快,让他们务必保护好杜大人,才匆匆离开。

    另一边的赵家人,早已没了半分异议。

    柳氏擦了擦眼泪,连忙说道:“我们都听程姑娘和杜大人的!现在就算让我们单独待在房里,我们也不敢啊!今夜都去正厅,人多也能安心些!”

    “对对对!我们都去正厅!”赵家其他亲眷也纷纷附和,一个个点头如捣蒜。

    经历了两起惨绝人寰的命案,他们早已被吓得魂不守舍,能和这么多人待在一起,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

    赵家的下人们也不敢耽搁,几个胆子稍大的仆妇领着小丫鬟往厨房去,搬来蒸笼里温着的馒头、糕点,又提了几壶热茶,整齐地摆在正厅角落的长桌上。

    另几个小厮则扛着被褥、棉垫赶来,在正厅的地面上铺开。

    虽算不上精致,却也能让老弱妇孺坐着歇脚。

    不多时,赵府众人便陆续朝着正厅靠拢,下人们也三三两两跟在后面,手里还提着自家的小包裹,显然是把贵重物品都带在了身上,生怕再出意外。

    等程庭芜等人确认周边安全,回到正厅时,厅内已经聚满了人。

    赵家的主子们在内侧,下人们在外侧将她们包围,原本宽敞的正厅此刻稍稍显得有些拥挤,却没有一个人抱怨。

    比起独自待在房间里的恐惧,这点拥挤根本不算什么。

    喜欢渡执录请大家收藏:渡执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渡执录请大家收藏:渡执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