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1章 炎国文化输出:电影与广播的力量
    1926年夏,全球各地。

    帝国的巨舰不仅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巡航,其文化的触角,也正以一种更加柔和却无孔不入的方式,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全球的软实力之网。

    这其中的两大先锋,便是电影与广播。

    奉天电影制片厂,号称“东方梦工厂”。

    巨大的摄影棚内,灯光璀璨。

    导演一声令下,穿着华丽复古服饰的演员们,在精心搭建、极尽奢华的“古代宫廷”布景中,开始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这不是普通的历史剧,而是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大型文化史诗片《丝路传奇》。

    影片画面美轮美奂,色彩运用大胆而先进(得益于炎国领先的胶片技术),讲述了古代一位炎国公主远嫁西域,沿途传播丝绸、瓷器、医药和农耕技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和平的传奇故事。

    影片刻意淡化了历史上的征伐与冲突,极力强调包容、交流、互利与繁荣。

    “我们要让世界看到。”

    制片人对前来探班的国内外记者宣称,“炎国自古以来就不是封闭的国度,而是乐于分享、推动文明进步的伟大国家。

    这条丝绸之路,不是征服之路,而是友谊与繁荣之路!”

    影片完成后,通过炎国国际航空公司(iya)的航班,迅速运往全球各大城市。

    在奉天、伦敦、巴黎、纽约、柏林、新加坡等地最豪华的电影院里同步上映。

    影片宏大的场面、精美的服饰、动人的故事和隐含的“帝国仁慈”主题,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赢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与此同时,一系列展现帝国现代化成就的新闻纪录片和风光片也被源源不断地制作出来:

    林立的高楼大厦、繁忙的上海港、先进的奉天中央机场、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帝国公民驾驶着国产汽车驶过宽阔的高速公路、整洁的工厂里工人们操作着精密机床……

    这些影像,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先进、繁荣、开放、和平的帝国形象,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世界各地许多人(尤其是精英阶层和城市居民)对炎国的固有印象,甚至心生向往。

    而在电波中,另一场无声的征服也在进行。

    “奉天之声”广播电台(vos) 的信号,以强大的功率,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播送。

    它的节目经过精心设计:

    多语言新闻: 以“客观、公正”的口吻报道世界大事,但其视角和解读无疑带有强烈的帝国色彩,潜移默化地设置议程,塑造舆论。

    “虎币财经时间”: 分析全球经济,提供投资建议,无形中强化虎币作为世界货币的权威性和不可或缺性。

    “东方旋律”音乐节目: 播放优美的炎国传统民乐和融合了西方元素的现代音乐,展示帝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与时俱进”。

    ·语言教学课程: 《每天五分钟汉语课》,由声音甜美的播音员教授简单汉语词汇和句子,吸引了许多对帝国好奇或有商务往来需求的外国人学习。

    科技与文化专题: 介绍帝国的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塑造其不仅是经济军事强国,更是文明和文化高地的形象。

    在开罗的咖啡馆、在巴西的庄园、在印士兰的市集,价格相对低廉的炎国产收音机里,传出的往往是“奉天之声”的节目。

    人们听着来自东方的新闻和音乐,不知不觉间,对那个遥远国度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在减少,熟悉感和好奇感在增加。

    帝国的文化输出,并非赤裸裸的宣传,而是包装在精美的娱乐产品和有用的信息服务之中。

    它不急于强迫人们接受什么,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持续地、温和地冲刷着人们的心智。

    财政总长王永江看着文化输出项目的报表和全球反响报告,对张扬笑道:

    “首席,这比建造战列舰便宜得多,但效果却可能持久得多。

    一部电影,一段广播,有时比一个师的坦克更能赢得人心。”

    情报总长张作相补充道:

    “而且,通过分析哪些电影受欢迎,哪些广播节目收听率高,我们也能更精准地把握各国的民情和舆论动向。”

    张扬满意地点点头:“钢铁和大炮可以征服土地,但只有文化,才能真正征服人心。

    要让全世界习惯我们的存在,欣赏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的理念,使用我们的标准。

    这才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电影银幕上的光影变幻,无线电波中的声音流淌,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关于东方帝国的、经过精心剪辑和包装的现代童话。

    这股柔和的力量,正无声地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帝国的全球统治,铺设着一层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同样坚固的文化基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帝国同样志在必得。

    喜欢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请大家收藏:()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