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章 邻村杨思玉
    成杨村紧邻东杨村,整个村内都是姓杨的。

    金娘子一挑眉,心里对这个杨氏姑娘的动机,猜了个七七八八。

    本朝官媒严谨,必须查清男女两方的身家背景才可做媒。

    卫知白父母留有私产,卫志江收养他时拿走了所有的私产,不必自行出钱供养他。

    他这种情况在律法上,是不用充作别人子嗣的,仍要保留在生父的门户里。

    但若无银钱留下,幼子被人收养,便要算作绝户。

    金娘子抓住话中把柄,即刻变脸,向她厉声质问。

    “我主家并无表亲,小姑娘张口就乱攀亲戚,污人清白。坏我官媒的名声,言语太轻浮了些吧。”

    杨思玉闻言脸色一白,慌张起来,但四处也看不见姑妈杨氏。要是把她言语轻浮的事情坐实,她一辈子都不能嫁进富贵人家了。

    找不到帮手,她颤着声音辩解说:“我没有,我只是跟大家一起看看。”

    卫知白难得在人前阔气一回,未免杨氏带大伯一家闹事,今日专门将人都拘在屋里,所以一个都没过来。

    幸而下聘由媒人代劳,也是常有的事,并不算失礼于未来娘子。

    金娘子一身官媒红袍,自带些庄重气势。

    她一开口,众人也纷纷点头,露出几分信服的神色。

    她举起手中婚书,朗声说道:“婚书在此,清清楚楚地盖着官印,我看谁还敢质疑官媒的品质。”

    东杨村绝大多数人成亲,至多在村长的簿子里记上一句,多数人都没见过婚书啥样子。

    识字的人才会写上一份婚书,写了还能上报官府记录。

    说起婚书,众人这才回过味来,李文清能用上婚书,说明人家是识字的!

    除了先前几个出声辱骂的,其余人再看李文清都多了几分尊重。

    大家都知道书里有好些大道理,对读书人有着天生的好感和敬重之心。

    “还真是个大小姐呢。”

    “那可不能说人家了,读书的咋会……”失了清白这话,那人没说出口,她跟其他人对视一眼,均是闭口不再提了。

    见李文清得势,杨思玉心里气得揪痛,这些村民咋这么好骗,不就是一个婚书么,有啥了不起的。

    杨思玉咬着牙,恨恨出声。“文姑娘真金贵,这么多聘礼都入不了眼,但不知你能拿出多少陪嫁。”

    虽然按照律法,聘金和嫁妆均属于女方,但在习俗上一般是要等价值的,很忌讳女方索要过度。

    贵族中甚至还有厚嫁之风,根据男方聘礼的数目,加倍添妆,以抬高女儿在夫家的地位。

    穷人家通常给得不多,金额过小时便不作讲究,陪嫁的往往只是一些随身衣物和粮食,有礼尚往来的行为即可。

    而这份礼单在东杨村村民的心里,已经属于是极其排场了。

    那定然是不能陪些衣物作罢的,否则也太不尊重男方了。

    李文清一笑,活了两辈子第一次被人说穷,体验还挺新奇。

    “确实简陋些,不太入眼。至于我的陪嫁,自然要看礼单准备,不劳你费心。”

    人群里有几个妇人认识杨思玉,也不由得出声,“你一个外人,现在问嫁妆干啥,不会等新娘子过门的时候再看。”

    杨思玉还想再问,但李文清连一个眼神都不给她,转而对金娘子客气地行礼道谢。

    “多谢金冰人操劳,一点喜钱,以表谢意。”李文清当众拿出一枚银锭,慢悠悠地用红纸包了起来。

    金娘子大大方方的接过喜钱,又听见李文清用冰人称呼自己,心里更加满意。

    她虽然是官媒,但只是镇子上的,有一点官粮吃,却没有品级。只有那县里往上的官媒,才有正式的冰人官职。

    主家娘子有见识,还懂交际,这是满意她刚才出头怼杨思玉,所以感谢抬高她呢。

    “多谢文姑娘赏,喜钱二两。”

    这钱金娘子不能全拿,按规矩当众报出,一是彰显女方的身价高,二是让同来的人都听清楚,回去按数分钱。

    一时间同来的十几个汉子,都纷纷来道谢,吉祥话说得不绝于耳,竟然不比金娘子差。

    果然,银子到位,服务到位,好心情也能到位。

    炫富虽然很气人,可是却不犯法。

    纪老太见李文清已经压住了场面,正好站出来开口说,将清酒、鲜果和喜饼都分出来送给村民。

    几人前一天就商量好分工,纪老太负责安排整个婚事的流程,姜萍跟着给李文清准备东西,王老太熟悉村里关系,帮着查漏补缺。

    其实村民围过来凑热闹,就是好奇聘礼都有啥,毕竟聘礼中向来有一部分吃食,就是为了给女方分给邻居报喜的。

    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往往是这些人的重点关注所在。

    村民听见这话,个个都高兴起来,大家本意都是来道喜分东西的,都怨那几个搅屎棍闹事,差点忘了正事,得罪了主人家。

    以往有人成亲,能分发的吃食太少,必须要抢在前头,否则就只能干看着别人吃。

    这回东西好,数量也多,但依然有人挤在前头要抢。

    场面闹哄哄的很不好看,李文清轻咳一声。

    红腰带一行人中,立刻有一个眼尖的汉子站了出来,说,“我们主家吩咐,要给你们送到家里去,不用在这拿。”

    送到家里不用人累手,还显得体面。

    可有人愿意,自然也有人不愿意。

    住的远的,怕自己家分不到。

    一家子来了几个人,准备大抢特抢,多拿多占的,落了空。

    有妇人喊,“我人都来了,自己拿回去不是一样吗?凭什么不让我拿?”

    压礼人笑着应,“不是不让拿,是要分到你家里去。”

    有男人骂,“就那么点东西,谁没见过似的,还不让拿,小气鬼装大爷!”

    压礼人一边笑,一边瞪着眼睛,咬着牙回,“报喜的东西不多,是个心意。有门有院的,都能送到。”

    他忍,主家办喜事,不能跟人红脸。

    这人眼里又怒又狠,笑容也当得上狰狞二字,整个表情实在扎眼,在人群里十分突出。

    李文清眼皮一抽,也不由得说上一句。

    这,就是专业。

    “行了行了,道了喜就回家等吧。”

    李文清认出那是刚才最先替自己说话,怼过黑脸皮男人的人。

    显然她有些身份,其他人都比较听她的话,大部分安静地离开了。

    就连杨思玉也是,对着李文清干瞪了几眼,不情愿地走了。

    只剩了几家孩子在院子玩,眼巴巴地要讨零嘴吃。

    王老太一看就认出是谁家的,父母都是爱占便宜的,怪不得不教好。

    但嫌弃归大人,小孩总是招人疼的。

    王老太从口袋里摸出一大把炒米,哄得孩子咯咯大笑,一群小鸡仔一样围着她团团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