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谨言晚上果然没有闲着,当晚就给一牛一驴准备了草料。
“你们俩好好地在这,我明早就来看你们。”卫谨言十分不舍。
新宅院里本来就做了牲畜棚子,晚上还有工匠守夜。
李文清等人的大部分行李已经搬来了这里,但是村里搬迁讲究个好日子。
王老太替她算好了乔迁时间,就在两日之后。
届时放鞭炮,跨火盆,再请每个来道喜的村民喝茶吃点心。
现在家外的事,好多都是由杨桃花帮着干的。
杨老汉经常到李文清这边来吃饭,因此也算得上是村里的红人了。
杨桃花带着几个人,在李文清的新宅院里忙活,把屋里屋外都收拾了一遍。
各项要准备的东西都一一查看好,又跟杨老汉捋了一遍明天乔迁的流程。
“桃花姐,我小弟能来给东家放鞭炮吗?”
“不好吧,乔迁的鞭炮得主人家的男丁自己放。”
“可是咱东家不是没男丁吗,我就想着来帮个忙。”
“不行不行,你这话可不要再说了。”杨桃花把人糊弄走,跑去找了李文清。
正巧李文清在家里研究着怎么修建村墙,她画了一张东杨村的草图。
根据道路和山脉走势,寻找适合建村墙的位置。
“东家,你看明天放鞭炮找谁来?”
李文清放下笔,略一回忆风俗习惯。
“让谨言去吧,家里就她一个孩子。”
“哎,好。”杨桃花不疑有他,东家说啥就是啥。
她自幼强壮,不知比男人强了多少倍,因此心里最没有这些困扰。
“这是咱们村的地图吗?画得真像。”杨桃花走到桌前看起来。
“对,你看看。”李文清把地图拿起来给她看,“咱们村计划要建村墙了,你看这些线画的位置,怎么样?”
杨桃花接过地图,并没有推诿,仔细地琢磨起来。
过不多时,她还真的指出两个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巡逻的时候呢,这里不好去,但是村外人能进来。
这是条小路,平时没有人走,容易被人钻空子。”她点着地图上一个方位。
李文清立刻拿出朱笔,在她说的地方画圈标记。
“好,这里要加强村墙的高度。”
“东家,你还真听我的啊?”杨桃花瞪着眼睛,因为她一句话,东家就在地图上画了圈了。
地图比书本还金贵少见,要是她说得不对咋办,岂不是糟蹋了地图。
“不用紧张,这是我随便画的,而且你说得很对。”
李文清卷起地图,转身就去了村长家找严姝静。
杨桃花的建议给她的启发很大,应当让巡逻队的人都来看看。
他们每日都在村里巡逻,知道村里交通小道和人的进出习惯。
说明来意后,严姝静一口就答应了。
“现在就要开始建村墙了吗?”田里还有些忙,严姝静担心村里人手不够。
“最迟下旬前就要动工。”李文清算了算时间,估摸着如果建得快,还能挡住一波传染病。
“好,等我爹回来,我就跟他说。”
薛宏去镇巡检司开会了,似乎官府要下发什么新的指示。
李文清也不急,等着薛宏回来肯定要召集全村开会的,她到时再来就是了。
想着时间还早,李文清想带着卫兰兰和卫谨言去一趟周家。
她想请周莹掌勺,张罗二日后的乔迁宴。
虽然村里的习惯是喝点糖水就行,但李文清身为东家,有盖了这么气派的宅院,自然不想太小气。
何况系统任务卡了半个月没动,她每日都有开销却没有紧张,总觉得不对劲。
办个好宴席,不过是多花几贯钱,可系统给的声望和积分却有大用处。
“你把这些拿回去吃。”严姝静转身从自家厨房拿出一篮子菜,要塞给李文清。
李文清一愣,她好多天都没碰过米面蔬菜等物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卫兰兰操办的。
她就跟被娇养在家里的大小姐一样,就差饭来张口了。
也不知卫知白在军队过得如何,要是知道了他妹妹在家里过得跟小保姆一样,会作何感想。
李文清拿着满满一篮子菜,沉甸甸的,有些心虚。
要么家里请个做饭的厨娘?解放卫兰兰的双手。
毕竟就连卫谨言都有割草放牛的活要干,李文清只会跟蛮蛮玩,着实闲人一个。
等李文清拿着菜回到卫家时,卫兰兰那边已经买了满满一车食材,全送去了新宅院里。
“主家小妹,你准备这么多吃食,是准备办流水席吗?”瞅见一盆盆的鲜肉和鱼虾,干过的工匠们眼睛都直了。
他们今天把院子打扫了,理当是要吃上主家一顿好饭的。
但是又听说主家的乔迁日就在后天,这些吃食也可能是主家自己人吃的。
抱着一丝希望,他还是问了出来。
“是给各位叔伯大哥们的答谢宴,我嫂子特意给你们准备的。不过我手艺一般,你们可能吃不上啥好味道了。”卫兰兰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答。
她还没有招待过这么多人,嫂子给她说这个事的时候,还有些觉得自己不行。
但是嫂子说人人都是两只胳膊一个头,凭啥别人行她不行。
她就又觉得自己可以了,不就是做个大锅饭嘛。
有盐有糖,还怕不好吃?
“主家这么大方?这么多肉和鱼,只给我们这些人吃?”工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用力搓了搓。
其实这些也不多,这是按照李文清在家的餐食标准,就显得很奢侈了。
工匠毕竟有四五十人,李文清又不吝惜,故此厨房的吃食摞起来就像一座小山似的。
“我觉得我现在就能开始吃了。”一个年轻的工匠,揉着自己肚子,肚子还非常配合的咕咕鸣叫。
“对着姑娘流哈喇子,真没出息!”
年长的工匠立刻发话,这么多吃食全交给主家小妹来做,太辛苦了。
反正是招待他们吃的,干脆自己动手吧。
也不用使主家的新厨房,在院里的空地上搭起两座临时灶台。
架上他们平日里自己用的大锅,就开始做饭。
卫兰兰推辞了几句,实在说不过他们。
反而成了在场最清闲的人,只能坐在角落剥个小葱。
不多时,李文清和石丹凤几人到了。
却发现本该一个时辰后才开席的答谢宴,已经准备妥当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李文清疑惑地看着卫兰兰,只见她无奈地耸耸肩。
“我还没出手,饭就做好了。”石丹凤落座,直夸卫兰兰厉害。
卫兰兰想说不是她做的,但是大家进门的时候,她正往最后一道汤上面撒葱花呢。
参与的工匠还都说她手艺好,把她夸得头顶冒烟。
怎么回事?她很难解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