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17章 錦上添花
秦夏在竈房做大盤雞。
整雞去掉頭尾剁塊, 下鍋炒出糖色,放入拍碎的蒜瓣、生姜、花椒,以及香葉等香料翻炒出味, 加醬油, 倒入足以沒過雞肉的開水炖煮。
作為配菜的土豆切滾刀塊, 青椒、洋蔥切片, 分批下鍋, 這樣才能保證土豆粉糯入味的同時,青椒和洋蔥不會火候過頭。
在等雞肉炖熟的時候,秦夏用現成的面團扯了一大份褲帶面。
這種面條寬如兩指并攏, 煮熟後過一下涼水, 筋道爽彈, 是拌進大盤雞裏, 蘸着湯汁吃的,一定要手工來做,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為了配合大盤雞這個名字,竈房特地找出了一個極大的瓷盤,用來盛放這道菜, 再加上一大盆褲帶面,端到桌上時可謂有些壯觀。
別忘了旁邊還有摞在一起,比臉還大的烤馕, 即使切了快也顯得份量不少的烤肉。
烏纥人做烤肉本就十分豪放, 恨不得一塊肉和拳頭一般大。
虞九闕拿筷子的手停在半空, 咽下口水。
“我都不知道從哪裏吃起了。”
秦夏問他剛剛有沒有先吃烤馕配烤肉。
“一樣吃了幾口,不過吃得不多, 等着你的好菜呢。”
他拿過自己掰了三分之一的烤馕,從剩下的部分上又掰下兩塊和秦夏分, “這個餅确實和咱們這裏的味道不一樣,裏面放的油應該也不是咱們這裏的菜油?葷油就不可能了,我聽說烏纥人是不吃葷油的。”
秦夏探頭,咬掉尚被虞九闕拿着的,烤馕上的一個尖兒,之後才接過來。
“放的是酥油,用牛乳或者羊乳做的,一共兩種,有一種是沒有加酥油的,我還擔心你吃不慣。”
孕期的人總是對氣味、口味更敏感,但虞九闕的好處就是胃口一直不錯。
“我還覺得挺香的。”
兩人吃完手裏的烤馕,對大盤雞下了筷。
“放了一點幹辣椒提味,這個菜一點不辣就不好吃了,青椒和洋蔥也不能少,都是增香的,不然不正宗。”
虞九闕邊吃邊點頭,“裏面的土豆也好吃。”
秦夏看他今天吃飯的速度比之前都快,知道是睡了一上午餓到了。
“用那個馕坑來做渾羊殁忽,可靠麽?”
秦夏挑了一些褲帶面到大盤雞裏蘸湯,見差不多了就夾出來放到小碗裏,推到虞九闕的面前。
褲帶面又寬又長,恨不得一根就占滿了一碗,吃起來很痛快。
“我覺得一定比明火炭烤更接近古方,肉都腌上了,下午我就試試看。”
虞九闕之前就已經聽秦夏講過馕坑是怎麽搭成的,但還沒有去看過,于是躍躍欲試道:“我和你一起去。”
他們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實在算不得多長,原本只要虞九闕休沐,秦夏一定盡量從早到晚都陪他在家,但現在有皇命在身,又要趕時間,少不得忙碌許多。
飯後有些變天,北風呼嘯,徐媽媽不放心虞九闕的身子,給他添了件披風。
因多了人,換了大轎,轎夫很穩當,幾乎感覺不出什麽颠簸。
到了有馕坑的宅子,秦夏盯着幾個幫廚加熱了馕坑,把在府上已經套好的渾羊殁忽挂在鐵鈎上,緩緩降了下去,蓋上了蓋子。
轉過身,就見虞九闕好奇地看過來。
“原來這就是馕坑。”
他把自家夫郎扶着接過來,好離得近些看。
“各地風土不同,每個地方的吃食各有特色,烏纥人想出來的這種方法還是很聰明的。”
虞九闕想起秦夏曾經說過,他沒有來到大雍時,曾經去很多地方游歷過,或許那一邊也有類似烏纥的地方。
如果有機會,他也想和秦夏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秦夏不知道小哥兒已經在暢想和自己周游四海,沒過一會兒就陪着他坐去一旁的屋子裏,抓了一把洗幹淨的葡萄幹吃。
“這個太甜了,你要少吃。”
秦夏數着數,往虞九闕的掌心裏放了幾粒。
虞九闕看着那不夠塞牙縫的數量,卻也知道秦夏這麽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只好有些哀怨地慢慢吃起來。
吃了兩三個,自己也覺得實在太甜,咳了兩嗓後,端起茶盞來喝了幾口水。
秦夏見此,轉而給他拿了一顆大棗。
“烏纥大棗實在是很好,個頭大,肉也緊實,我得了空給你做點奶棗嘗嘗。”
做奶棗需要用黃油,可以用酥油代替,雅勒他們那裏也有黃油,不過是從家鄉帶來路上吃的,秦夏沒有買來,畢竟他自己可以做。
到時候不必額外放糖,裏面還可以加一些核桃碎或者杏仁碎,每天吃幾個,也算補補營養。
大棗一口吃不完,虞九闕慢慢轉着圈咬。
懷孕後秦夏注重給他補氣血,但或許是因為他一直閑不下來的緣故,臉色始終稱不上多麽好。
馕坑裏的香味飄出來時,虞九闕鼻尖動了動。
“是不是肉熟了?”
虞九闕看他那小表情,忍不住握了握對方衣袖下的手,兩人的指間纏了一下才松開。
“我去看看,希望這次能成功。”
秦夏起身去了馕坑旁,掀開蓋子,肉香滿溢。
但單有味道是不夠的,他拿了一個長木鏟探進去,戳了戳最外層的羊肉。
羊肉已經烤出了油,滴滴答答地落下去,激得下方炭火時不時發出“刺啦”的響動。
要說烤肉的吸引力,往往就在這一刻。
他示意幫廚合力,把羊往上拽了一截,提了一把小刀上手,利落地切下一片肉品嘗。
“還差點火候。”
複刷一次調料和油後,幫廚把羊再度降下去。
一刻鐘後,秦夏擡手,“提出來吧,送進竈房。”
虞九闕進去時,整只羊已經被安放在長條桌的正中間,外皮呈現蜜色,流淌下來的油水聚集在下方的托盤內,熱氣騰騰,香氣醉人。
“外層的羊肉味道很不錯,就是不知道裏面怎麽樣。”
秦夏見虞九闕來了,就拿起了手裏的刀,開始一層層向內剖。
書中記載的渾羊殁忽,是一道很奢侈的菜,外面的一層羊肉只是“盛器”,真正食用的只有裏面的鵝肉。
秦夏做的這道渾羊殁忽,卻是每一層都能吃出不同的味道。
剖開羊腹,依次取出裏面的整鵝、整雞和鴿子,最後的一枚雞蛋形如玉卵,外表顏色接近鹵蛋,真真正正地吸收了全部精華。
羊、鵝、雞、鴿分別拆出肉,不見先前的焦糊、老柴或是沒有熟透的血絲。
一直給秦夏打下手的府上幫廚面露喜色。
“老爺,這是不是成了?”
秦夏也挂上笑容。
“味道不算盡善盡美,還有改進的餘地,但說明建馕坑這一步是走對了。”
他示意大家都嘗一嘗味道,随後端着一碟四樣肉食拼成的拼盤,和獨一無二的雞蛋,來到虞九闕身邊。
雞蛋一分為二,他們分而食之,唇齒間餘味綿綿不絕,那是豐富的香料,層層的油脂浸染出的滋味。
四層的烤肉,秦夏配了不同的蘸料。
烤羊肉蘸孜然幹料,烤雞肉蘸蒜蓉醬,烤鵝肉和鴿子肉蘸的是兩種果子醬,一種是林檎果做的,偏甜,佐以肥腴的鵝肉,滿足更甚,一種是酸梅做的,酸頭明顯,比較解膩。
這麽一來,四層肉各有風味,都不會浪費。
全都吃了一遍,再想到秦夏那句“不算盡善盡美”,虞九闕都覺得是相公對吃食的要求太高了。
“我覺得這個水準,已經可以送到禦前了。”
秦夏卻道:“其實我有意準備另一道菜,到時和渾羊殁忽一起送進宮,好事成雙。”
奉旨做菜,當然要做得漂亮。
如若還有意外之喜,那就算是錦上添花。
自己不求封賞,只願多給皇上留些好印象。
虞九闕是常伴禦前的,這份好印象是落在虞九闕的身上還是他的身上,都不重要。
“相公打算做什麽?”
這件事虞九闕也是頭一回聽說,他只知秦夏要做的,肯定也是能上得了國宴的菜色。
秦夏賣了個關子。
“只是個想法,還沒有嘗試,等食材到齊再說。”
……
一日的休沐後,就是連續三日的忙碌。
往往每過一個時辰,虞九闕就要去後面的榻上躺一會兒,不然只覺疲憊不堪。
趕上禦前奏對,或是接見官員,水都不敢多喝一口,這是為了提防着要常常“更衣”,從而失儀。
司禮監上下被他管得鐵桶一般,沒有人敢生二心,饒是如此,看虞九闕的月份越來越大,顯然已有些支應不住繁重的事務,也開始在心裏盼着,如果督公回府安胎,那麽會令手下的哪個人暫時接班。
或許真的是即将當孩子小爹,他做事的風格變了不少,愈發靜水流深,教人捉摸不透。
這些人心裏的小九九,虞九闕一看就透,面子上只做不知,休息時還給大家分奶棗吃。
一衆同僚收到這奶味濃厚的香甜小食,雖然口味上佳,卻都覺得怪怪的,感覺這東西更适合哄孩子。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虞九闕,他去東宮時,也給小太子送了一盒奶棗。
一口咬下,外層是香甜糯軟的牛乳糖,中層是大紅棗,裏面還夾着核桃或是杏仁等幹果,
這東西很快成為了小太子最喜歡的加餐,每天都要吃上幾個。
明眼人都看得出,現在小太子和虞九闕多親近。
這不僅是太子的一腔孺慕之情,更是暗含了當今聖上對虞九闕的倚重。
等有朝一日太子登基,恐怕那才是掌印大人真正風光的時候。
——
沙戎使團千裏而來,路上行進了兩個多月,總算即将進京。
秦夏趕在這之前,做好了兩道大菜,告知虞九闕後,宮裏很快傳出旨意,命秦夏進宮面聖,親自獻菜。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