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像一颗炮弹一样被狠狠地丢向火云洞,就在他即将撞击到洞壁的一刹那,一股无形的束缚之力突然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如同一张大网一般将他紧紧缠住。
这股束缚之力异常强大,任凭黄帝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紧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股力量竟然开始疯狂地抽取黄帝身上的人道气运,仿佛要将他彻底吸干。
眼看着黄帝的人道气运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源源不断地被抽走,他的身体也开始逐渐变得透明,仿佛随时都可能消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地击中了先天艮灵。
原来是被鸿钧旨意惊醒的伏羲及时赶到,他眼见黄帝危在旦夕,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伏羲的这一击威力巨大,先天艮灵被打得倒飞出去,暂时停止了对黄帝的抽取。
然而,尽管黄帝逃过一劫,但他的道基已经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变得摇摇欲坠。他的身体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软绵绵地倒在地上,陷入了最深层次的昏睡之中,与之前的伏羲如出一辙。
伏羲见状,连忙截取了一部分人道气运,小心翼翼地打入黄帝的身体,希望能够稳住他的伤势。然而,先天艮灵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它感受到了伏羲的举动,立刻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反噬之力,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一般,张牙舞爪地向伏羲扑来。
伏羲面色凝重,他立刻施展出自己的法诀,只见先天八卦在整个火云洞中被瞬间点亮,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伏羲口中大喝一声:“区区死物,也敢造次!镇压!”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先天八卦如同拥有了生命一般,迅速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阵,将先天艮灵牢牢地困在其中。
先天八卦在伏羲的操控下,开始了一场激烈的选择之战。每一个卦象都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伏羲站立的位置上飞速旋转着,散发出强大的力量。
当水火两卦相遇时,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然而,就在这时,艮灵突然失去了原本的气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住了一般,静静地退出了这场争斗。
伏羲眼见艮灵败退,心中大喜,正准备乘胜追击,一举将其击败。然而,就在他即将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一道耀眼的法旨从天而降,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天际。
法旨缓缓展开,一个童子出现在其中,他面带倨傲之色,对着伏羲大声说道:“道祖怜惜人道,欲以先天艮灵的‘止’意来堵住人道气运的消解。然而,现阶段人道气运过于稀薄,先天艮灵尚无法独立成事。道祖有旨,人族需先供养此灵,任何人不得阻拦!伏羲,你难道要违背道祖的旨意吗?”
伏羲闻言,心中一惊,但他的大招已经牵动,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难以收手。况且,以他现在的状态,即使想要停止这一招式,也并非易事。
童子见伏羲并未停下,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他随即催动手中道祖赐予的宝剑,剑身闪烁着寒光,直逼伏羲而去,显然是要将其当场打杀。狐假虎威的童子完全不顾及任何后果,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坚决执行道祖的命令。对于他来说,道祖的旨意如同圣旨一般,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哪怕因此引发天大的祸事,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或顾忌。
如果此时鸿钧在此,或许他还会稍稍忌惮一下三清和女娲的态度,斟酌一下行动的后果。然而,童子根本没有思考这些,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法剑,直直地朝着伏羲劈了下去。
而在紫霄宫的鸿钧,此刻正借助天道的力量观察着这里的一切。他对于掌控人道的心思愈发强烈,甚至可以说是毫不掩饰。或者说,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吞噬人道,这种欲望已经无法被掩盖。
如今的洪荒世界,罗喉和先天三族已然全部覆灭,天道尽在鸿钧掌握之中,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然而,天道的顽强抵抗却让他无法长时间离开紫霄宫,许多事情都因此变得不太方便执行。
就在这时,童子的所作所为恰好落入了鸿钧的眼中,这让他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至于这一剑劈下去之后,女娲会如何闹腾,呵呵,鸿钧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当然,此时此刻的鸿钧对童子可谓是满意至极,内心更是犹如小鹿乱撞一般,难以平静。然而,正所谓世事无常,谁能料到这看似美好的一切,竟然会在转瞬之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当太上巧妙地顺水推舟,成功地对鸿钧进行反制之后,鸿钧心中的愤怒和心塞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童子,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只见鸿钧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意剑,对着童子狠狠地砍了下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威力惊人的一剑竟然被童子身上的先天艮灵自动防御给轻易地挡开了。
伏羲眼见此景,心中暗叹一声,缓缓地停下了攻击。他看着童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多谢师尊对人族的回护,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相安无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童子见自己的威胁起到了作用,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冷哼一声说道:“算你识相!”话音未落,他便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屁股一翘,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了。
然而,童子并没有注意到伏羲眼中流露出的那一丝鄙视和不满。当然,即使他看到了,恐怕也不会在意吧。毕竟,在他的眼中,伏羲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罢了。
随着童子的离去,火云洞中的事情终于暂时安稳了下来。伏羲看着昏睡不醒的黄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默默地走到黄帝身旁,伸出双手,运用兑卦将黄帝的身体掩藏起来,使其不被外界所干扰。
接着,伏羲又施展出巽卦,小心翼翼地为黄帝接续和人道的联系。做完这些之后,伏羲知道,剩下的就只能靠黄帝自己去努力了。
完成了这一切后,伏羲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他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黄帝,心中默默祈祷着黄帝能够早日苏醒过来。他希望黄帝能够重新站起来,继续领导人族,走向繁荣昌盛。
伏羲深吸一口气,然后打出一道法诀,将信息传递给女娲。他期待着能与女娲一见,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然而,女娲并没有回应他的信息,因为此时的女娲正在闭关修复道基,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回复。
伏羲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知道女娲的闭关对她来说非常重要。于是,他开始利用八卦,推演起当前的局势来。他仔细观察着八卦图上的变化,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和启示。
然而,随着推演的深入,伏羲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发现无论阐教或者说元始出于何种目的,他们现在在洪荒的小动作不断。为了攫取气运,阐教竟然开始在人族和妖族之间纵横捭阖,挑拨两族之间的争斗。
人族这边,由于黄帝升仙,被推举出来的颛顼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他的威望还不够高,无法在短时间内稳定人族的局势。很快,人族就开始分裂,各方势力相互争斗,局面变得越来越混乱。分裂的源头,实际上是后天人族的基因返祖现象愈发难以遏制。尽管神农氏炼丹曾一度改变了这一进程,但随着药力在人族中不断迭代传递,其效果却越来越微弱,已无法有效中断人族不断妖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九黎部落由于失去了黄帝的压制,对节节败退的人族彻底感到失望。原本,九黎部落就是一个以妖化为矛的族群,他们对于自身的妖化不仅不排斥,甚至还隐隐以此为荣。特别是在他们凭借强大的实力压制其他族群后,普通的妖族被迫贡献出妖族的修行功法,这使得九黎部落的人族开始拥有远高于普通人族的修行实力和境界。
然而,这种不平衡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如同毒瘤一般,开始侵蚀人族团结的基石。正所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黎曾经用来诓骗妖族入瓮的言辞,如今竟也成为了妖化的人族为自己行为正当化的理由。
于是乎,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悄然降临,横亘在普通人类与妖化人类之间,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高墙,将两者硬生生地分隔开来。这堵墙看似无形,却异常坚固,难以逾越,使得原本同属一族的人们渐行渐远,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然而,就在这看似无法挽回的局面中,一个来自神农部落的名叫重的人,以其卓越的医术为纽带,宛如一位高明的裁缝,勉强将这已经分裂的人族缝合在一起。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在这道隔阂的裂缝中穿针引线,试图将人族重新凝聚成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九黎部落的黎的后人,一个同样以祖辈为名的黎,毅然挺身而出。他以强大的实力和果敢的决策,成功地压制住了九黎部落遗民的狂妄念头,甚至主动投身于颛顼麾下,成为其得力的重臣。正是由于他的努力,那原本即将掀起滔天巨浪的局势,才得以暂时平息。
然而,这种看似稳固的联盟实则脆弱不堪,犹如风中残烛,在阐教的不断挑拨与煽动下,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局面,颛顼深知,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断绝仙神对洪荒世界的干扰。这已成为摆在他面前最为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如今的人族,在黄帝的英明领导下,人口数量如井喷般爆发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颛顼接手后,不得不考虑如何拓展疆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毕竟,若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想要维系内部的团结与稳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正因如此,人族与妖族之间的争斗已然不可避免。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种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阐教的仙神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巧妙地利用人族与妖族之间的矛盾,稍加挑拨,便能轻易引发一场场激烈的冲突。
当因为资源争斗后,这个人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举世皆敌。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魃体内的犼的力量却再也无法被压制,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她所到之处,赤野千里,一片荒芜,仿佛大地都被她的力量灼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