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章 再次出击
    行宫内,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神色匆匆。

    “睡王”耶律璟这次是睡爽了,一次睡了十来天。

    可总得有人负重前行啊!

    这不,在北院大王等一众文武留守上京的情况下,他这个随行的南院大王就自然要肩负起这个责任!

    耶律璟昏迷的这段时间,他脑袋都大了整整一圈。

    原因自然是因为涿州之战的失败。

    打之前不听我的,昏迷了还得我收拾烂摊子,本大王怎么就遇到了你这么个祖宗……

    当然他也只能腹诽。

    可以南院枢密使高勋为代表的人,却不断主张立刻将陛下送回上京治疗,放弃幽州。

    甚至为了此事公然在议事大厅吵了好多次!

    俨然都撕破了脸!

    那高勋仗着有北院大王的支持,更是公开指责他指挥不力,愧为南院大王。

    甚至还说若不是他之前鼓动陛下支援幽州,陛下也绝不会亲临幽州,更不会被气得吐血昏迷!

    所以这一切都是他耶律挞烈造成的……

    可在耶律挞烈看来,不论高勋如何给自己扣帽子,幽州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且不说幽州作为大辽的南京所在,仅是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也决不能放弃。

    而且,他之前虽然强烈反对攻打涿州,更是在亲眼目睹无数辽军葬身火海后对耶律璟满腹怨言。

    可作为一名骄傲的大辽第一武将,他不甘心!

    凭什么啊!

    是我辽兵太差劲了?

    还是我耶律挞烈太没用?

    竟然被一个六岁稚子,打得我大辽铁骑丢盔弃甲,我这个南院大王也不得不落荒而逃,甚至把我大辽皇帝打得吐血昏迷!

    这简直就是国耻!

    没错,就是大辽国的国耻!

    更是所有辽人的耻辱!

    若不是陛下一意孤行,胡乱指挥,这一仗怎么可能输?

    可北院的那些家伙还有主和的那帮人又哪里会管这些?

    他们只会咬死是自己指挥不力才导致战斗失败,导致陛下昏迷。

    甚至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将自己从南院大王的位子上赶下来。

    高勋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不管怎样,涿州之仇不报,我耶律挞烈誓不为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才一度想要直接把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睡王”先行送回上京,然后自己率军与周军作战,一雪前耻!

    可问题是这么长时间,耶律璟一直生死不明。

    如果耶律璟真的驾崩了!

    他这个南院大王又怎可能留在幽州?

    他必须赶紧返回上京,确保政权交接过渡,大辽朝堂维持稳定。

    可如果耶律璟没有死,经历过这次生死大劫,谁又敢保证耶律璟会不会让自己继续指挥部队与周军作战?

    毕竟陛下行事向来让人捉摸不透!

    上次,所有人都以为陛下不会管幽州时,陛下竟然要亲临幽州督战!

    而这次,万一他真的被打怕了,又来一句“本就是汉人的土地,丢了也就丢了,不过是还给汉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自己还怎么一雪前耻?

    指挥不力的罪名可就当真烙在自己身上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不过现在好了!

    陛下总算是醒了,而且还第一时间召见自己。

    嗯,待会见到陛下后,无论如何也要让陛下先回上京,留自己与周军作战……

    想到此,他愈发加快了脚步。

    可刚转过一个走廊,他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没错,就是从一开始就处处与他唱反调的南院枢密使高勋!

    陛下也召见了他?

    不好,有这家伙在,定会阻挠我继续与周军作战!

    这些汉人降官,天生就是软骨头……

    一念至此,他当即加快脚步,超过了高勋。

    擦肩时,还不忘对他鄙夷地冷哼一声:

    等着吧,早晚把你脑袋砍下来当夜壶!

    可很快,他就发现高勋也加快了脚步……

    随着一声通传,寝宫的门被缓缓推开,二人刚要抢着入内。

    却都不由得僵在了原地:

    只见两名侍正抬着一具尸体往外走来,尸体的胸膛被剖开了,鲜血还在往外流个不停!

    床榻前,几名近侍正颤颤巍巍地趴在地上正擦拭着血迹。

    床上,耶律璟靠在床头,头发凌乱,双眼血红。

    一瞬间,二人心里都不由地倒吸了口凉气。

    高勋甚至已经忍不住开始瑟瑟发抖了,他也终于不敢再和耶律挞烈比速度了……

    “愣着干嘛?”

    “近前来……”

    耶律璟招了招手,似笑非笑,甚是骇人。

    待二人一前一后走近了些,耶律璟直接打断二人行礼:

    “说说吧!”

    “怎么才能拿下涿州,活捉大周那六岁稚子……”

    耶律璟的语气十分平和,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透着阴森的寒光。

    耶律挞烈愣了愣,随即又挑了挑眉:

    有戏!

    难道陛下经此一败,不仅没吓破胆,反而彻底睡醒了?

    彻底雄起了……

    于是他扭头看了眼还在瑟瑟发抖的高勋:

    怎么,现在不敢说话了?

    之前和本大王吵架时候的勇气去哪儿了?

    你们这群汉人降官,果然都是些贪生怕死的废物!

    等着吧,你这狗娘养的软骨头!

    等本大王拿下涿州,定让陛下砍了你……

    想到此,他当即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信誓旦旦地说道:

    “陛下,臣有一计,定能让大破周军,攻下涿州,活捉了那大周稚子!”

    耶律璟皱了皱眉:“你确定?”

    耶律挞烈自信道:“臣敢以项上人头保证,此战,臣定当一雪前耻,扬我大辽国威……”

    凌晨时分。

    房间里,原本将一条腿压在老爹身上,正梦前女友的郭宗训,突然惊醒。

    随后坐了起来,茫然四顾:

    等等!

    为什么是梦里是前女友?

    等我穿越回去了,不就可以完成未完成的婚礼,造没造出来的小宝宝吗?

    额……

    她欲望那么强,只怕未必肯等自己!

    靠,老子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不知道会便宜哪个小白脸……

    想到此,他眼里顿时充满了不甘!

    看了看熟睡的老爹:

    算了,现在自己这个太子爷的身份不香吗?

    等自己长大了,天下美女岂不是任由自己挑?

    一念至此,他拉开起来裤腰,嗯,确实要等自己长大些!

    不过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时期的男子十五岁就能结婚!

    嗯,十五岁,还有九年……

    等等!

    九年?

    这也太久了吧……

    想到此,他深深叹了口气,但转念一想:

    九年义务教育不也一眨眼就过去了吗?

    嗯,没事,时间如流水,快得很……

    就在郭宗训自我安慰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道小心翼翼的通报声:

    “陛下,太子,有军情……”

    郭宗训猛地一怔:

    难道幽州的辽军终于再次出击了?

    很好,很好!

    真的是等的花儿都谢了啊……

    丑时初。

    从易州往涿州运送粮草的官道旁。

    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坐在地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心腹幕僚关切道:“明公,要不您睡会儿吧,有事属下会叫醒您的……”

    韩通揉了揉眼睛,看向同样犯困的幕僚,叹了口气,道:“得了吧,你说不定比我还先睡着!”

    幕僚一时语塞,叹了口气,转而说道:

    “明公,你说我们已经连续在此埋伏了十多天了,敌人都没有出现,这真的有意义吗?”

    “涿州那一战,张点检出了不少风头,甚至还捞了个舍命救太子的功劳。”

    “可您呢?”

    “作为太子爷的心腹……”

    韩通打断道:“不是心腹,是腰胆,比心腹更重要!”

    幕僚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是腰胆!”

    “可您这个腰胆从一开始就被太子安排在此处,不仅涿州之战,您一点功劳都没捞着!”

    “而且还每天晚上都要在此埋伏……”

    韩通狠狠瞪了眼幕僚:“怎么,是不是忘了我上次说的话?”

    幕僚愣了愣:“什么话?”

    韩通正色道:“本将军再说一遍,这是最后一遍!”

    “记住了,质疑本将军可以,质疑太子,死!”

    幕僚当即闭嘴!

    韩通看了眼幕僚,暗自叹了口气。

    说实在的,他也很不理解太子为何非要将运粮的时间改在丑时。

    虽然这里的确是个很好的埋伏地点,但问题是自从上次涿州一战,这么长时间以来,幽州那群辽贼一点动静儿都没有……

    当然,不解归不解,但身为太子腰胆的他是绝不会质疑太子的决定的……

    这就是“腰胆”的自我修养!

    不多时,就在他正打第二个哈欠的时候。

    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将军,太子殿下让人送来急报,说是幽州的辽军出动了……”

    闻言,韩通顿时瞪大了眼睛,站了起来,困意全无:

    “你确定?”

    接过急报一看,韩通顿时激动地大笑了出来:

    “直娘贼!”

    “你们这帮辽狗总算是出动了!”

    “老子就说嘛,太子爷神机妙算,怎么可能会出错……”

    想到此,当即大喝一声:

    “众将听令!”

    “速整部伍,准备接战……”

    一旁的幕僚愣了愣,呆呆地看向韩通:

    不、不会吧,太子爷竟然真的这么神……

    幽州的出兵不仅牵动着郭宗训与韩通!

    此时,幽州城内一处私宅的地窖内。

    刚下到地窖的姚内斌,甚至都顾不上喝口水,便激动地说道:“出兵了,出兵了!”

    “太子殿下果然料事如神!”

    “幽州辽军不仅再次出击了,而且还真的选择在丑时出击!”

    “太厉害了,连时间都算得这么准……”

    看着钦佩到满眼冒星星的姚内斌,其他几人的反应却稍显平淡。

    他们只是微笑着看向姚内斌。

    姚内斌感受到了众人的平静,疑惑道:“什么情况?”

    “你们不觉得吗?”

    “太子真的太厉害了!”

    “你们一点都不震惊吗?”

    王著、杨徽之再次微微一笑:“我们都是过来人了……”

    过来人?

    姚内斌愣了愣,瞬间反应了过来:

    好吧,谁让你们比我早跟着太子殿下……

    于是转而问道:“那我们该行动了吧?”

    王著捋着胡须,正色道:“嗯,幽州既然再次出击,那就说明辽国皇帝耶律璟并没有死。”

    “一切都在按着太子殿下的计划在发展!”

    “既然如此,也该我们行动!”

    “不过各位一定要记住,太子再三嘱咐过,此次计划能不能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就在于我们……”

    月明星稀。

    野外的小径上,一阵像是被刻意压低的马蹄声缓缓传来。

    那是八千辽军铁骑!

    全是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亲自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

    此刻正用厚布绑着马蹄,全军轻装上阵。

    为了尽可能确保此次偷袭的成功,他们刻意压着速度,走了这条小路。

    “大王,您不觉得奇怪吗?”

    “为什么那大周太子要把粮食运输的时间定在夜晚?”

    “而且还每天运送?”

    耶律挞烈看向自己的心腹幕僚,笑了笑,一副早已洞察一切的神态:

    “你不懂,这正是那稚子的高明之处!”

    “一个年仅六岁的稚子,竟能做出这些部署,真的让人不得不服啊……”

    殊不知。

    对于大周太子郭宗训,耶律挞烈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

    刚开始,打死他也不可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出自一个年仅六岁的稚子之手。

    即便是在涿州战败后,他也只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大周皇帝故意用稚子之名来激怒、羞辱辽国皇帝耶律璟。

    没错,这肯定就是汉人兵法里的攻心之计!

    但后来,他从多方渠道去查探了郭宗训的一切信息。

    在得知神童郭宗训火箭般的成长速度后,他彻底震惊了:

    周军出师当天,此子独闯出征现场,当时就被封为梁王,不久后又被册立为太子,前段时间更是成为行军都统掌管三军!

    虽然情报上没有显示具体细节,但他知道神童郭宗训的名号早已传遍了大周都城,甚至已经传到了北方的州府!

    而且那大周皇帝郭荣那可不是傻子!

    如果此子不是神童,郭荣怎么可能带着一个六岁稚子北伐?

    还一次又一次加封此子……

    所以,此时此刻的他,已然认定涿州那场战斗,肯定就是那六岁稚子郭宗训的手笔!

    可笑啊!

    这么多大人,竟然都不如一个六岁稚子!

    可恨啊!

    这样的神童,为何不在我大辽……

    就在耶律挞烈思绪乱飞之际。

    心腹幕僚突然又问道:“可是大王,万一这是那大周稚子的诡计呢?”

    “万一他设下埋伏……”

    耶律挞烈皱了皱眉:“埋伏……”

    ……………………………………

    说明:

    古代情报战不仅一直存在,且是各政权生存、竞争的核心手段之一,而政权间互派情报探子”更是普遍现象。

    《孙子兵法》的《用间篇》:“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明确提出“五间”(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体系,成为后世情报活动的“教科书”。

    例如秦国派张仪“连横”时,实则通过使者、宾客刺探六国合纵的动向;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时,专门建立“间谍网络”监视匈奴骑兵的迁徙路线,才实现“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的战果。

    从先秦的起源实践,到三国、南北朝这样分裂时期的白热化,再到唐宋元明清的专业机构化,情报战一直都在不断体系化。

    当然,咱们的郭宗训也已经组建了“龙影卫”,只不过目前还只是雏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