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家离去后的第七日,成都城迎来了一位远客。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城门刚开,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便驶入城中。车上之人顾不得休息,直奔李明衍的府邸。
"门主!属下卢敖求见!"
正在书房中翻阅耿家账册的李明衍猛地抬头。这个声音,他已经近两年没有听到了。
"快请!"李明衍放下手中的竹简,大步走出书房。
院中,卢敖正跪在雨中。这位仙家门的实际掌控者,此刻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显然是一路急行而来。
"卢敖,快起来!"李明衍亲自将他扶起,"你这是从关东直接赶来的?"
卢敖抬起头,眼中满是激动:"门主,属下属下终于又见到您了!"
说着,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哽咽起来。
两年了。整整两年,他独自支撑着仙家门,在各国之间周旋,布局,等待。多少个不眠之夜,他都在想,主公现在如何?计划进展如何?而今天,终于能够当面汇报。
李明衍拍着他的肩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辛苦了,这两年,真的辛苦你了。来,进屋说话。"
书房内,炭火正旺。卢敖换了干净衣服,捧着热茶,开始详细汇报这两年的成果。
"门主,这两年,属下完成了三件大事。"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第一件,是情报网络。目前,仙家门的眼线已经遍布六国。齐国有三十二人,楚国二十八人,赵国二十五人,魏国二十人,燕国十八人,韩国"
他顿了顿:"韩国最多,有四十三人。"
李明衍眉头一挑:"做的很好,正是我所需要的,你可知为何韩国最多?"
"因为韩国最乱。"卢敖压低声音:"而且属下明白,韩国恐怕存在不了多久了。而且韩国,有门主的朋友。"
李明衍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二件事,是收养孤儿。"卢敖的语气变得沉重,"这两年战事频繁,孤儿遍地。我们收养了三千多个孩子。"
"三千?这么多"李明衍吃了一惊。
"其中资质聪慧、品性纯良的,有三百人左右,已经开始在仙家门接受培训。"卢敖解释道,"其余的孩子,我们分批送往百越。听说门主在那里建立了学堂?"
"是的。"李明衍点头,"那里环境安定,适合孩子们成长。"
"这真是功德无量之事。"卢敖感慨道,"那些孩子到了百越,邓起回信,说那里有吃有穿,还能读书识字。他们都说,这辈子一定要报答主公的恩情。"
李明衍摆摆手:"谈不上恩情。乱世之中,能救一个是一个。这些孩子,将来都是有用之才。"
"第三件事,"卢敖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是钱财。"
他从包袱中取出几个账本:"当初从齐国淳于兄弟那里夺来的财产,属下没有让它们闲着。通过各种渠道投资、放贷、经商,两年下来,已经翻了三倍。"
"三倍啊……"李明衍淡淡的说道。
"主要是战争财。"卢敖不知道门主的意思是觉得多还是少,解释道,"战时物价波动大,只要掌握好时机,获利不难。当然,我们赚的都是权贵的钱,对百姓,我们是平价甚至赔本供应。"
他推过一个账本:"这次属下会让人陆续运来八万金。"
八万金,这是一笔巨款。即便是巴家这样的豪族,一年的纯利也不过如此。
"做得好!"李明衍由衷赞道,"卢敖,你这两年的功劳,比得上千军万马。"
卢敖连忙摆手:"都是门主谋划得当,属下只是执行而已。"
他神色一正:"门主,属下还有一个重要消息。"
"说。"
"秦国要对韩国动手了。"
书房内突然安静下来。
李明衍缓缓放下茶杯:"消息可靠?"
"千真万确。"卢敖压低声音,"我们在咸阳的人传来消息,秦王已经下了密令,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原本定的主将是王翦,目标直指韩国。"
王翦,秦国第一名将,李明衍好友王贲之父。他出马,韩国焉有生路?
"不过奇怪的是,"卢敖继续道,"秦国这次似乎不想大打,王翦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后面好像又调动慢了下来,又有消息说王翦将军此次不动。似乎秦国在韩国布置了大量细作,据说韩国朝堂上下,有一半都被收买了。"
李明衍站起身,在书房中踱步。
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了这个节点。秦灭六国,从韩国开始。而韩国,早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韩国会投降的。"他缓缓道,"不会有大战,最多是小规模抵抗。韩王会献出国玺,韩国会成为秦国的一个郡。"
卢敖惊讶道:"主公何以如此肯定?"
"因为韩国已经没有抵抗的本钱了。"李明衍苦笑,"我曾经去过韩国,见过韩王,也见过张良。那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国家,从上到下都在等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想起了那个消瘦的少年张良,想起了术治算计的韩王,想起了被重用的,居然是中庶子。
李明衍突然道,"卢敖,让你所有的人,配合韩谈,想办法保护张良,绑也要把他绑来。此人是大才,不能死在乱军之中,也不许他殉国。。"
"是!"
当天晚上,李明衍去拜访李冰。
老人的身体又虚弱了一些,但精神还算不错。听完李明衍的汇报,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做得好,孩子。"李冰拍着李明衍的手,"耿家的事,你处理得很妥当。杀人容易,收心难。你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收服了人心,这很好。"
"都是您教导有方。"
"不,这是你自己的智慧。"李冰摇头,"我老了,能给你的建议越来越少。倒是你,每次来都给我带来惊喜。"
他咳嗽了几声,声音变得虚弱:"明衍,韩国要亡了,天下大乱就要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李明衍沉默片刻:"老师,学生已经做好了准备。巴蜀之地,将是我的根基。待天下有变,我必有所作为。"
"好!"李冰用力握住他的手,"记住,民乃国之根本。无论将来如何,都不要忘了治水治民。"
"学生谨记。"
接下来的三个月,李明衍以雷霆手段整合了耿家的产业。
表面上,这些产业是被官府没收后再放开出来交易。但实际上,每一场交易都被精心安排。李明衍的代理人总能以合理的价格拿下最核心的产业,而一些次要的产业,则"让"给了巴家和罗家。
巴清对此心知肚明,但她很满意这种安排。耿家倒了,蛋糕变大了,大家都有份,何乐而不为?
罗天更是感激涕零。他原以为经过耿通事件,罗家会被彻底边缘化。没想到李明衍不仅没有打压,反而让罗家分到了不少好处。
"李君真乃君子也!"罗天逢人便说,"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但只有少数人知道,这种"宽广"背后的深意。
三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李明衍召集心腹议事。
"根据最新消息,"张苍展开一张地图,"秦军已经兵临韩国边境。韩王派使者求和,愿意献出二十座城池。"
"二十座城池?"吕由冷笑,"韩国总共才几座城?这不是等于投降吗?"
"就是投降。"李明衍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而且,秦国不会满足于二十座城。他们要的,是整个韩国。"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韩国一亡,三晋就断了一臂。接下来,就该轮到赵国和魏国了。"
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冲进来:"韩国韩国投降了!韩王已经献出国玺,韩国改为颍川郡!秦国只派出了内史腾,就攻灭了韩国"
房间里一片寂静。
李明衍缓缓道:"果然兵不血刃。"
他走到窗前,看着夜空中的星星:"诸位,大变局,来了。"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