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8章 谋主自东来(下)
    张良深深看了李明衍一眼:"明衍兄,你变了很多。"

    "是吗?"

    "当初在韩国,你还有书生气,现在"张良思索着用词,"现在你更像一个真正的主公了。杀伐决断,却又不失仁心。"

    李明衍自嘲一笑:"乱世逼人成长。不变,就只能被时代的车轮碾过。"

    "说得好。"张良重新坐下,"那么,告诉我你的布局吧。我需要知道,我到底在为什么而战。"

    李明衍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地图,在桌上展开。这是一幅精细的天下地图,山川河流、城池要塞,无不详尽。

    "先说百越。"他的手指点在地图南方,"三年来,我整合了百越五族。现在那里有十万可用之民,其中精锐战士两万。"

    张良眼睛一亮:"两万精锐?在那蛮荒之地?"

    "百越并不蛮荒。"李明衍纠正道,"那里物产丰富,只是缺乏开发。我在那里推广农耕,兴修水利,建立学堂。现在的百越,已经初具规模。"

    他详细讲述了如何整合五族、建立联盟、推广教育的过程。张良听得入神,不时提出疑问,李明衍都一一解答。

    "妙啊!"张良赞叹,"用水利联系各族,用教育改变思想,用商业创造利益共同体。这不是征服,是融合。"

    "正是。"李明衍点头,"百越现在每年能提供大量的粮食、矿产,还有三万可用之兵。更重要的是,那里成了我们的人才培养基地。"

    "那些孤儿?"

    "对。卢敖送来的孩子,都在那里接受教育。十年后,他们将是最忠诚的力量。"

    他继续道:"更重要的是,百越与中原相隔千里,有天然屏障。无论中原如何战乱,都很难波及那里。这是我的退路,也是我的根基。"

    "高明。"张良赞道,"进可攻,退可守。"

    "再说巴蜀。"李明衍的手指移到西南,"这里你刚才也看到了。表面上三家鼎立,实际上都在我的影响之下。官府有李冰老师的门生故吏,商界有我的代理人,民间有墨家和仙家的网络。"

    "墨家?"张良惊讶,"墨家不是早就式微了吗?"

    "在中原是式微了,但在其他地方还有传承。"李明衍解释道,"我现在是墨家的矩子,统领天下墨者。"

    张良倒吸一口凉气:"你墨家矩子?"

    "不只如此。"李明衍微笑,"还记得徐福的仙家门吗?现在也归我统领。卢敖你见过了,他是仙家门的实际掌控者。"

    张良愣了半晌,苦笑道:"我以为我了解你,现在看来,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接着,李明衍又讲起巴蜀的布局。从继承李冰的政治遗产,到整合吕门旧部,再到刚刚瓦解的耿家势力。

    "现在的巴蜀,"他总结道,"官府是我的人,商界听我的话,民间有墨家和仙家的网络。可以说,除了名义上还属于秦国,实际上再有五年"

    "就会是你的王国了。"张良接口道。

    两人相视而笑,都明白这话的分量。

    李明衍收起笑容:"子房,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信任你。"

    "我明白。"张良正色道,"你的信任,我不会辜负。"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两人却毫无倦意,反而越说越兴奋。从天下大势谈到治国理念,从军事战略谈到民生经济。

    "明衍兄,"张良忽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秦王真的是明君,你真的甘心一辈子做臣子吗?"

    李明衍沉默许久:"我不知道。但我始终担心,秦王不会听我的劝告。"

    "因为他太强了。"李明衍苦笑,"强到不需要听任何人的意见,强到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体恤民情?"

    张良若有所思:"所以你现在就在做各种准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明衍站起身,"天快亮了,你先休息。我都忘了让老朋友和你见见。"

    次日,阿漓被请到密室。

    看到张良,她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喜的神色:"小国相?你真的来了!"

    "阿漓姑娘。"张良起身行礼,"多年不见,姑娘风采更胜往昔。"

    阿漓的眼眶瞬间红了。上次在韩国分别时,张良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国相,如今却形容消瘦,甚至,年轻的双鬓竟已有了白发。

    "小国相,你能来就好韩国一别,我和明衍都很惦记你。"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国破家亡,侥幸苟活而已,莫谈什么国相。"张良自嘲道,但看到阿漓时,眼中却闪过一丝光亮,"阿漓姑娘,我已决定入了明衍的帷幕,听闻你也是百越大盟主,以后我也当也同时奉你为主公。"

    阿漓一笑:"你的主公只有明衍,盟主,都是明衍的安排。百越之地是根基,还是要自己能够真正做主的。"

    "这就是智慧所在。"张良赞道,"名器不可以让人,实权也必须在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人坐下,阿漓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明衍,张良来得正好。你把你发愁的事情,听听他的意见,这件事牵扯你的精力太久,莫要生变,也不要分散了你寻找星垂之地的精力。"

    "正要说这事。"李明衍皱眉,"耿通的门人,是个大麻烦。"

    他详细说明了困境:三百多人,忠诚的、背叛的、观望的都有。杀忠诚的,失人心;留忠诚的,怕生乱;用背叛的,不可靠。

    张良听完,沉思片刻:"这事不难。"

    "哦?子房有何妙策?"

    "分而治之,各安其位。"张良缓缓道,"这些人可分三类处置。"

    他竖起第一根手指:"其一,耿通的死忠。这些人最是麻烦,杀了他们,会让人觉得你容不下忠臣;留着他们,又怕他们聚在一起图谋不轨。"

    "正是此意。"李明衍点头。

    "不如这样,"张良露出一丝冷笑,"这些人既然忠心,必然想追随耿通去房陵。你就成全他们,但不是去房陵,而是举家迁往百越。"

    阿漓眼睛一亮:"妙啊!百越在他们眼中是蛮荒之地,比房陵还要远。这既显得明公宽仁,又能将他们分散各处,难成气候。"

    "正是。"张良点头,"而且到了百越,邓起可以分散安置他们。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被当地同化。"

    李明衍暗暗点头。这个办法确实老辣——既不失仁义之名,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第二类呢?"李明衍问。

    "其二,"张良继续道,"那些积极投靠的墙头草。这种人最不可靠,但也最好利用。"

    "如何利用?"

    "明面上要大力褒奖他们,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背叛了耿通。"张良的笑容有些阴冷,"然后,派他们去房陵,协助吕门看管耿家。"

    阿漓倒吸一口凉气:"张良,你的意思是"

    "以毒攻毒。"张良淡淡道,"这些人为了表忠心,必然会对耿家格外严苛。而耿家人最恨的就是这些叛徒。双方相互仇视,相互监督,永远不可能联合起来。"

    阿漓忍不住放大了瞳孔。这个温文尔雅的小国相,经历了国破之难后,现在手段竟如此狠辣。

    李明衍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会比任何人都严苛"

    "正是。耿家人恨他们入骨,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死心塌地跟着你。"

    "妙计。"阿漓评价道,语气中满是赞赏。

    "第三类,"张良继续,"就是大多数观望的人。这些人最简单,按能力分散使用即可。有才的留用,无才的遣散,但都要打散,不能让他们抱团。"

    李明衍站起身,在室内踱步:"子房此计,可谓一石三鸟。既收了人心,又除了隐患,还能废物利用。"

    "小道而已。"张良谦虚道,"比起明衍兄的大布局,不值一提。"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