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9章 广而告之
    正午才过,李文清还在午休。

    村里的妇人们就陆续找了过来,她们是想问问,真的能把镇上收药材的消息告诉娘家亲戚吗?

    李文清头脑昏昏,随意扯了块布包好发髻便打开了房门。

    卫兰兰在院子里看到后,明显一愣。

    她嫂子平日里雷打不动地要午睡,这回被吵醒连头发都没好好弄就出来了,不会难受吧?

    早就知道就该让这些人再等等,有什么事能比嫂子午睡重要。

    “小妹,给我泡壶茶。”

    听见李文清喊她,卫兰兰赶紧过去拿了茶壶。

    众人围在李文清的房门口,看她坐在桌前揉着太阳穴不太有精神的样子,也不太敢进屋说话。

    卫谨言被李文清打发着也去午睡了,因此也被这些人吵醒。

    此时头发有些散乱,睡眼惺忪地扒开人群,坐到了李文清的旁边。

    “师娘,咱家咋来了这么多人?”卫谨言鼻音浓重,说着又打了一个哈欠。

    李文清抚着卫谨言的小脸,给她把眼角的眼泪擦了。

    听说大户人家的贵人一天吃三顿,睡两觉。

    “东家过的真是贵人般的日子,还睡午觉呢。”

    “别胡说,咱们东家是下凡的神女,哪是贵人能比的?”

    “贵人过得再好,也不见施舍咱们一个铜板!”

    李文清喝过茶,微苦的滋味在嘴里荡开,人精神了很多。

    从她打开门,到开口问话,也不过是眨眼间的事。

    “各位婶娘和嫂子,有什么事要问?”

    见李文清开口,一个大胆的妇人连忙问道:“听村长家儿媳妇说,东家给咱们村找了个卖药材的门路,还能让我们告诉娘家人?”

    “我们也是想问,真的能说出去吗?”

    “我娘家在池水村,也能说吗?”

    众人七嘴八舌,问的都是相同的问题。

    李文清默念博物志,查看了池水村的位置。

    这人还是个远嫁来的,池水村离东阳村中间隔了两个村,足有一百多里路。

    这年头,基本都是相邻的村互相结亲,很少有隔这么远的。

    不过池水村旁边有山,李文清自然点头。

    “当然可以告诉池水村,但是他们村的山要是没找人清剿的话,怕是不安全的。”

    那人脸上一喜,“没关系的,多找些壮劳力一起去。”

    李文清点头,只要知道避险就行,别到时候一股脑地冲进山里出了事。

    “东家真是大好人,要说咱们女人就是能知道女人的难处,愿意这么帮我们。”一个穿素色罗裙的女子,拿一方小帕捂着半张脸,按去了几滴眼泪。

    其他人都神色不明地看了她一眼,没有接话。

    看来她平日里人缘不太好,风流娇媚之相在村里不受待见,也属正常。

    “你们虽然外嫁了,但娘家父母关系没断,都是咱东杨村的亲戚。

    为人子女的,惦念家里生计,能帮一点忙也算是尽孝了。”

    这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她们自从嫁了人就好像没了家。

    虽然住在夫家,生儿育女,但是心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与娘家无法常常往来,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偶尔送些东西回去,还要被多方指摘。

    夫家有什么好事和好处,也多半是要求要瞒着娘家人的,生怕被分走好处。

    而娘家那边有什么好门路,也不会轻易地说给她们这些外嫁女知道。

    每当如此,她们心里总有两头都不被接纳的苦楚。

    “东家说得真好,咱们只是嫁人,又不是跟父母断绝了,凭什么不能对娘家人好?”

    “对对!东家都同意,咱们这回理直气壮。”

    李文清含笑看着众人,心想自己这是不是误打误撞给男女平等的大业,做了个思想启蒙呢。

    “但你们只能说药材的事,不但可以如实说,还需尽快说,让他们村识字的人来抄咱们的药材方子和图画。”

    众人心里高兴,跟李文清道了谢,匆匆都回了娘家。

    带回家里一个这么好的消息,这回总算能跟娘家父母和弟弟多亲近一些。

    嫁人许多年,处地跟陌生人似的,怎能不叫家人离心呢。

    这是赚钱的门路,谁听了会不念几句好?

    人都离去,李文清遣了卫谨言去村长家跑个腿。

    “去给咱们村长捎个话,今天不宜外出,村里要有大忙事了。”

    卫谨言听完话,像跟离弦的箭一样跑了出去。

    她总觉得自己最近吃得太好,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嫂子,咱为啥要把药材的事说出去?”卫兰兰不解,平时这等好事,从没见哪个村往外说的。

    要是其他村挖了药材,卖得比她们便宜咋整?

    “当然是为了咱们村好。”

    卫兰兰似懂非懂,但是看李文清淡然的神情,觉得不懂也无所谓,总之跟着嫂子不会有事的。

    李文清没有圣母心,虽然想要通过做好事得到声望和积分,但天底下没有白给的道理。

    别的村想要确切的药材单子,就得去村长家过个明路,必须得认了东杨村的这份人情。

    至于薛宏会不会跟别的村,趁机交换点什么,索要什么好处。

    他能换多少是他自己的本事,李文清不在乎。

    不过半个时辰,好几个村的村长都带着人找来了。

    薛宏提早得了信,等在家里。

    他平日里的习惯是早晚要去田里看看的,本来他心里还有点疑惑,药材图画也不用他来画,到底让他等在家里忙啥?

    看到几个邻村的村长一脸热切,薛宏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有求于人了。

    东杨村是新村子,人少又穷,没有根基。

    往日没少受各个村的排挤和嘲讽,即使薛宏祖上做过大官,这些村官小吏也不曾把他放到过眼里。

    “薛村长,薛老,我们这次来,是专程来感谢你的啊。”为首的是跟东杨村有一村之隔的常家村的村长,名叫常进。

    其他是附近成杨村、槐家村、广平村的村长。

    跟东杨村比邻的村子全来了,以前见了这些人就心烦,但薛宏这回底气足,一点也不烦躁。

    “说什么感谢呢,我们村不过是先一步知道了镇上收药材的消息。我压根就没管这个事,让村民自己看着办,卖了钱冬日里还能多喝两碗热汤不是?”

    薛宏仰着下巴,脸上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有些欠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