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章 祖墳的青煙
    溫葉笑了好一會兒, 見徐玉宣一臉的小委屈,便讓金桔去端了一碟甜漬梅子過來。

    梅子是去過核的,溫葉給徐玉宣一手一個, 然後道:“吃吧。”

    希望這短暫的快樂能麻痹他一時的悲傷。

    溫葉又讓雲枝将溫然拿出來的這摞書收起來。

    還是不要一直這麽刺激小孩兒了。

    徐玉宣見書都被收走, 以為和他沒關系了,自以為無人察覺地耷拉了下小肩膀,旁若無人地吃起手中的梅子。

    這一幕落在常姨娘眼裏,她不禁同溫葉道:“宣哥兒看着真乖巧。”

    溫葉:“他就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屁孩。”

    常姨娘卻不覺得, 俗話說三歲看老,雖說徐玉宣還沒有三歲, 但很多道理都是通的。

    “他既願意親近你, 你也要真心待他。”常姨娘細細敦囑,“不管日後如何, 起碼現在他把你當成了親生母親。”

    溫葉不置可否。

    她怎麽覺得徐玉宣更多是把她當成了玩伴呢?

    常姨娘見她不說話, 再次語重心長道:“等你将來有了自己的孩子,難免會有偏心之處, 可也一定不能忘了宣哥兒。”

    溫葉知道常姨娘說這些話,并不是她對宣哥兒的感情有多深, 一切都是為了她能在國公府過得好而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溫葉都明白, 是以道:“姨娘, 我記住了。”

    常姨娘沒有想要求溫葉把繼子當成親生兒子對待,人心都是偏的,就算都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十個指頭也會有長短。

    只是好日子都是要經營着過的,沒有感情沒關系, 起碼要有個好的态度。

    聽到溫葉的應答,常姨娘高興地哎了一聲, 随後視線定格在徐玉宣身上,心裏琢磨着這回見到了人,正好能目測一下穿衣尺寸,回頭用好料子做一件春裳。

    國公府小公子穿一個妾氏做的衣裳傳出去肯定不行,好在還有沈氏,到時候能以她的名義送。

    常姨娘絲毫沒有想過沈氏萬一不同意怎麽辦,在她心裏,沈氏是最好的主母了。

    她不知道別家妾氏的生活是怎樣的,她只知道自己這二十多年過得很好。

    在常姨娘心裏,沈氏的分量比溫父重多了。

    溫然聽了自家姨娘和姐姐的話,也開始深思起來,目光不由得落向專心吃梅子的徐玉宣身上。

    如果四姐要把他當親兒子對待,那她也要把他當親外甥相處。

    溫然心想着,看來以後每門課結束之後,但凡做過筆注的都要好好保存,不能再借給澄哥兒的那個小表哥了。

    他每次還書回來,書都會變得破破髒髒。

    溫然不喜歡澄哥兒的小表哥,現在她有親外甥了,那些書以後都是留給她親外甥的。

    徐玉宣吃完兩顆梅子,忽然感覺肩膀重重的。

    溫然見他吃完了,貼心地拿出手帕幫他擦手心殘留的糖霜。

    有人幫忙擦手,徐玉宣朝溫然露了個笑,一排小米牙整整齊齊。

    溫然見小外甥朝自己笑,心也軟了軟。

    甜食好像真能治愈人,溫葉心想,看徐玉宣就知道,他現在的樣子仿佛已經将方才那摞書給忘了。

    在溫府用過午膳,又要離開了。

    溫葉離開前摸了摸柳氏的肚子,問:“是不是還有四個多月,它就要出來了?”

    柳氏滿臉柔情道:“是啊,自從有了胎動後,它腳勁可大了。”

    溫葉心底計算了下時間道:“真快啊。”

    柳氏以為溫葉是羨慕了,趕緊道:“其實也不算快,我進門都快一年了。”

    算算日子,小姑子嫁入國公府也有三個月了。

    柳氏怕溫葉會因為遲遲沒有孩子一事,變得多憂多思,孩子的事也是講究緣法的,就像她母親在生完大哥後,足足過了五年才再有了二哥。

    溫葉不知道柳氏誤會了,她想的是等柳氏生了後,洗三、滿月還有百日,她一定不能缺席。

    這些可都是見姨娘和小妹的機會。

    回國公府的路上,溫葉當着徐月嘉的面打開了自家小妹贈送的一箱話本。

    這一次沒有誰給她定書單,箱子裏基本都是些志怪小說。

    不過也不是随便挑的,溫葉随手拿出來一本,大致翻看了幾頁,是她喜歡的類型。

    溫葉感嘆一句:“還是親妹妹貼心。”

    “姨?”一旁的徐玉宣,嘴裏突然冒出這個詞。

    溫葉非常詫異,“這麽快就會喊‘姨’了?”

    話落後想到什麽,又擡手拍了拍他的腦袋瓜說了句:“真聰明,下回讓你小姨給你多留些書。”

    徐玉宣頭搖成撥浪鼓式樣拒絕。

    “不要!”

    徐玉宣這個年紀,哪能理解這些‘書’代表的真正含義是什麽,只是下意識打心眼裏排斥它們而已。

    溫葉覺得,就像後世生物圈學裏,食物鏈上的某些天敵一樣。

    她想到什麽,又擡頭看了一眼徐月嘉。

    狀元的兒子抵觸讀書,果然應了那句:祖墳不可能一直冒青煙。

    “你還喜歡這些?”

    徐月嘉見她望過來,視線随之往書箱中一掃,瞥到幾本熟悉的,于是出聲問道。

    溫葉聽着不太對味:“郎君此言何意?”

    徐月嘉移開目光:“其中有幾本,我也看過。”

    溫葉不怎麽相信:“是嗎?”

    他給她的感覺不太像是會看志怪小說的人。

    徐月嘉道:“就在書架上,我看過的基本都做了注解,你可以随時翻看。”

    看志怪小說還寫什麽注解啊,溫葉無法理解,這不禁讓她想起後世那些‘春游寫游後感’、‘看電影寫觀後感’等等。

    但她還是應了句:“好的,郎君。”

    聽出了她話裏的敷衍。

    徐月嘉:“......”

    初三,國公府的一幹親戚們齊聚國公府。

    有溫葉熟悉的昌南侯府徐姑母一家,也有只在敬茶那日匆匆打過照面的幾位長輩,更多的還是從未見過的平輩或晚輩。

    溫葉一一見過禮後,只剩下一個感受,好多人頭。

    徐玉宣外祖家已經沒人了。

    而徐月嘉祖父膝下嫡出只有兩子兩女,庶出倒有不少,在京的有四家。

    徐月嘉的父親和嫡親四叔都去世了,親近的只剩徐姑母和大姑太太兩位姑母。

    庶出的叔伯和姑母關系有近有疏,陸氏之前都與她反複講過。

    雖然國公府的長輩們去世多年,但這些個人裏從來沒有哪年缺席過,都想和國公府維持好關系。

    溫葉被陸氏帶着見了和她關系不錯的兩位庶嬸嬸,至于其他幾位,不用陸氏介紹,她們會主動湊過來的。

    陸氏道:“這是你五嬸和七嬸。”

    溫葉朝她們恭順一禮,七嬸于氏柔聲道:“不用多禮,都是一家人。”

    五嬸郭氏更為爽朗些,她道:“你七嬸說得對,一家人不講虛禮。”

    溫葉記得陸氏說過,除了那位嫡親四叔外,庶出裏,老國公與五叔關系最好,大概是有都是武将的緣由在裏頭。

    這位五嬸家世不高,是五叔在邊關時遇到的,老百戶的女兒。

    至于這位瞧着溫柔好說話的七嬸,是陸氏出嫁前的閨中好友之一。

    沒辦法,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兄弟之間有差七八歲也有差上二十歲的。

    已逝的老國公就比最小的弟弟大二十一歲。

    徐月嘉的七叔只比大侄子徐國公年長三歲。

    而于氏身體不好,大夫說很難有孕,嫁人這些年,只得了一個女兒還差點大出血沒了命,後來是從庶出裏選了一個姨娘已經不在的庶子記在名下。

    郭氏的孩子比較多,兒子女兒共有六個,徐家五叔沒有妾氏,六個孩子都是郭氏一人所生。

    不過徐家五叔成親稍晚,膝下最大的孩子也才十四。

    溫葉方才都見過了,都是眼神清明的少男少女。

    真好。

    也難怪這些長輩裏,除了兩位嫡親姑母外,陸氏只和于氏還有郭氏交好。

    見完了一衆長輩們,離午膳還有一會兒,溫葉尋了個角落躲懶喝茶。

    雖然大多數都是好相處的,但人也實在太多了些。

    桃枝從廚房端了一碟酥過來,道:“夫人先墊墊,方才說了不少話呢。”

    溫葉咬了口酥道:“幸好一年只有這麽一次。”

    咽下嘴裏的酥,又喝了口花茶,溫葉微微眯眼瞧着遠處游刃有餘,卻始終無法脫身的陸氏。

    忽然間,溫葉就感覺沒那麽累了。

    果然有些快樂是需要對比才能有的。

    晚間,西院。

    漫長的熱鬧總算是結束了。

    溫葉傳了膳,吃飽後,同徐月嘉感嘆:“這些年,嫂嫂真是辛苦了。”

    徐月嘉抿了口茶,不動聲色道:“你可以選擇幫忙分擔。”

    溫葉聽了,立馬直起身子道:“其實我覺得嫂嫂還有餘力,我看好她。”

    嘴上心疼,她在行。

    行動上幫忙還是算了。

    不過白日裏來的長輩大多是女人,不知道是不是溫葉想太多,國公府的男人好像都不怎麽......長壽。

    她有些不道德的在心底算了算,老國公去世快有十年了,如果活到今時也就五十多一點。

    徐月嘉的二叔、四叔還有六叔也都是正值壯年的時候沒了。

    活着的幾位叔伯,七叔同七嬸一樣,身體不太健朗,三叔在老家,身體也一般,只有在京的五叔以及外放做官的八叔尚且堅.挺。

    不過這兩位如今都還年輕。

    雖然突如其來的這個想法很危險且極其不地道,但溫葉的目光還是不可抑制地瞥向徐月嘉。

    并流露出一股深切的疑似擔憂的神情。

    溫葉會拒絕,徐月嘉一點不意外。

    可她這突然轉變的眼神是什麽意思?

    徐月嘉讀懂了其中的‘擔憂’,可似乎并不止于此。

    至于更深層次的,徐月嘉下意識裏、莫名的,并不太想知道。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