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四章 《教战守策》
    “哈哈,苏轼的这篇《教战守策》简直是为今天的题目量身定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以诗词为大家所熟知。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但其实他在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他的文章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文中属于一流水平。

    宋仁宗嘉祐时期,北宋积贫积弱,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内部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外部有辽和西夏的威胁,可是当时全国上下却是一片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苏轼对此忧心忡忡,于嘉祐六年借参加制科考试的机会,写下了这篇政论文章。

    梁泽回忆起《教战守策》的内容,苏轼在文章首先提出国家管理中不能“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接着叙述先王知军备的重要与好处,但是后来的帝王听从迂腐儒生的建议,废除军备,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曾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然后以百姓和王公贵人为例,对比论述应当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有备无患,批驳了反对军备的谬论;最后指出国家要崇尚武勇,讲习兵法,操练武艺,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同时要打击骄兵悍将,使社会得到安定。

    这篇文章引用了唐代安史之乱的典故,这个时空并没有出现唐代,所以也并无安史之乱。不过安史之乱虽不能引用,却可以用其他的典故替代,不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论述效果。梁泽考虑一番,决定用这个时空中的永嘉之乱来代替安史之乱。永嘉之乱是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匈奴军队击败西晋京师的守军,攻陷首都并大肆抢掠杀戮,并且俘掳了晋怀帝等王公大臣的一场乱事,此次事变导致了西晋的灭亡,致使中国再次走向分裂。

    永嘉之乱带来的沉重后果与安史之乱相差无几,用来代替安史之乱做为论据正好合适,希望也能借此唤醒诸公对异族的警惕之心。

    他又在心中默默重温了一次《教战守策》,重新梳理了文章脉络,把纸展开在桌案上,开始提笔写作: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梁泽越写越投入,洋洋洒洒写完了几千字,把毛笔放下,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伸个懒腰:“终于写完了,比预想中多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呀,还是不习惯用毛笔写字。”

    保险起见,梁泽拿起答卷,准备从头到尾再审阅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疏漏。不多时,他便仔细检查了一遍,题答得都没什么问题,便安心放下了试卷。

    不过望着自己那潦草的字迹,他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心:“我的毛笔字写的真是不忍直视,我自己都觉得有碍于观瞻。这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对书法都有着比较高的追求,有一首好字能为自己加分不少,相反,字写的差可能会先给人留下坏印象。只能祈祷我的考试成绩不要被这糟糕的字体拖累。”

    “等到安定下来之后,我一定要好好练习毛笔字。”

    梁泽前世己经习惯于用电脑和手机打字,虽然还没有退化到提笔忘字的地步,但是正常情况下一年也握不了多少次笔,而且就算用笔写字用的也是中性笔,毛笔早已成了家里的摆设。

    好在虽然梁泽本身的艺术修养有限,但是出于自身的爱好和研究历史文化的需要,他对古代的书法、画作、音律等在理论上都有一定得研究,下一些苦工去练习还是可以有明显地进步。

    根据原身的记忆来看,大章现在通行的字体就是楷书。梁泽觉得练习楷书的难度比行书和草书要低一些,运气还不错。

    中国有楷书四大家,分别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赵体)。而这其中,梁泽最喜欢也最为了解的当属于赵孟頫,《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赵孟頫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他的《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

    梁泽做出了决定:“赵孟頫的行楷用笔精到,结字严谨,适合我用来学习。以后我可按照他的《三门记》勤加临摹练习,定能有所收获。”

    等待考试结束的那段时间总是让人觉得又漫长又无聊,梁泽思索过七七八八的事,又闭目养神一段时间,可算是将考试剩余的时间打发过去。

    太阳已经靠近了西边,申时已到,也到了收卷的时候。

    三声锣响过后,一个个小吏穿梭于一个个考棚号舍之间,将每位考生的答卷密封,集中送到指定的屋中由人负责抄写,然后将副本送到大殿供各位考官统一批阅。其实在糊名制下,考官根本见不到原来的试卷,梁泽本次关于自己卷面的担心是多余的。

    梁泽这边交过试卷,起身收拾好考篮,快步走到了门口,没有发现李应的身影,想着他可能动作慢一些还未走出门,于是便走到一旁的路边等候。

    走在路上,梁泽听到有其他考生在议论本次考试的内容,大意也都是什么自己没准备好,题目有些难,估计自己拿不到什么好成绩之类的抱怨。梁泽听到这类熟悉的话语,也联想到了以前自己在学校读书考试时的事情,嘴角浮现出了笑容。

    但意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因为考试期间一切顺利,还入了格物境,梁泽心情有些激动,走路的时候也神游物外。突然,他被路上石板间的一个坑洞绊了一下,脚下的石板撅了起来,身子也跟着向前一个趔趄,趴倒下去。

    好巧不巧的是,梁泽撞到了前方的一位锦衣公子,那人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在惯性的作用下,二人一齐向下倒去。梁泽压倒在了前者的身上,两人几乎贴在了一起,梁泽的头埋在了前者后肩处,鼻尖传来一股淡雅的幽香。觉着这人还有一点臭美,身上用香料熏过。

    梁泽很快回过神来,急忙道歉:“兄台,对不起。”身下传来低沉却纯净的声音,压抑着怒气回应道:“那还不快起来!”梁泽闻言急忙撑起身体,但刚才右手磕了一下,一使劲右手吃痛,胳膊下意识向下一沉,正巧按在了身下之人的臀部之上,手掌间传来了柔软的触感。

    还没等反应过来,梁泽就感觉到一股力量将自己向上托起,然后一股剧痛从自己胸膛传来。只见被压倒的那位公子以不可思议的角度转身,一脚将自己飞踹而出,然后涨红了脸,怒目圆睁,指着梁泽斥责到:“你个登徒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为您推荐